-
1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
2 # 桃源居士45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曾經向老子問過禮,可以說是老子的記名弟子,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他把儒家發揚光大了。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一部《道德經》就是一座知識寶庫,諸子百家都可以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莊子是道家的傑出代表,思想是出世的,如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孫子是兵家的代表,雖然自成一家,但和儒家道家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如果把《孫子兵法》和《道德經》對比來看,就會發現它們之間有許多共通之處。司馬遷《史記》把老莊和韓非子的法家合為一傳,可見道家和法家淵源更深。大家可以看一看厚黑教主李宗吾的論先秦思想那篇文章,其中諸子百家與老子之間的關係就非常清楚了。
-
3 # 浮雲流風
老子,孔子,孫子,是同時代的人,老子長於二人。據說(史記上有記載的),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如果你看過孫子兵法的話,或許會覺得孫子受到了老子的影響,我是這麼認為的。
孟子,莊子,基本同時代,各自傳承發展了儒家道家的思想。
孟子師於子思,子思師於曾子。
提問者配了個圖,很有意思,實際上圖中的荀子是韓非子的老師,但韓非子又深受道家的思想影響。而墨子早年師從儒家。
-
4 # 字驛1
孔子、老子、莊子、孫子、孟子之間有什麼關係?我認為:如果要全面系統深入地論證闡述這五子之間的關係,起碼要寫一本十多萬字的著作。。。現在我參閱了一些史料,不自量力地作一個純屬個人淺見的答案。
<一>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一一
據大明一統志載:孔子周遊列國時向老子問禮。。。孔子和弟子們說:“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又說:“孔丘聞之,覺己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釆蜜花叢;覺己為人,求道於老聃。”由此可見,孔子視老子為師,拜老子為師。但孔子不是老子招收的學生,不是去坐在學堂裡,聽老子授課的門生。因此我認定:老子只是孔子的“老師”,不是手把手教孔子的老師。孔子尊敬老子。老子是孔子思想上的老師。
<二>老子和莊子一一
《莊子》載: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認為道產生一切事物(包括鬼神天地)。道瀰漫於整個宇宙而無所不在,貫通於古今而無時不有,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可見,莊子是老子的繼承人。但莊子發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學說。
<三>孫子和孟子一一
孫子是兵家,孟子是儒家,兩子有關係嗎?有!
孫子對於“天”作唯物的解釋:“天者,陰陽、寒署、時制也。”孫子在戰爭中,竭力反對用迷信方法去預測勝負,主張“禁祥去疑”(見《九地》),說“不可取勝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於情者也”(見《用間》)。孫子這種決定戰爭勝負,"必取於人″的哲學思想,與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孫子和孟子,都強調“人和”。
無論時代發生多大的變革和變化,《孫子兵法》揭示的戰爭規律都沒有變。不論古代將領,還是近、現代將領,都把《孫子兵法》當作必修課。《孫子兵法》不僅對從事戰爭指揮的人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對於經商的人、從政的人及其它各界的人,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為孫子揭示的戰爭規律,實際上是競爭的規律。這個競爭規律的真諦,就是孔子孟子提出的“知人”與“人和”。。。
老子是道家,莊子是道家繼承人,孔子尊崇老子,老莊思想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孔孟思想也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孫子的“取於人”的哲學思想,與孟子的“人和”哲學思想高度吻合。故可認定:道家老莊,儒家孔孟,兵家孫子的哲學思想,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可用“一脈相承”來形容。
-
5 # 史海浮沉一月明
老子:名為李聃,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主張親近自然,無為而治。留有《道德經》一書存世。相傳晚年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從此消失於歷史記載中。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視為儒家學派的開山鼻祖。相傳孔子曾問道於老子,回來感嘆說老子就如神龍一般見首不見尾。
莊子:名莊周,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集道家學派之達成。莊子和老子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也許是傳承與被傳承人的關係。
孫子:名孫武,春秋時期著名的兵法家,兵家的最具代表性人物,與題中的另外几子均沒有什麼交集。
孟子:名為孟軻,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而子思又是孔子門人曾子的弟子,因此孟子可以說孔子的傳人,有明顯師承關係。
-
6 # 敏學
歷史上,言論最放開的時候,不過春秋戰國時期,也是文化的巔峰時期!
題主提到先賢們,雖然學派紛呈,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起到提綱挈領的框架作用,後世學者不過是修修補補,難以超越!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他們都是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兩者也有很大不同!
孔子崇尚周禮,所提“仁”太理想化,施政綱領比較簡單原始,強調君主以道德和禮教、禮讓來治理國家。
孟子就現實很多,提倡人本善論,第一次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可誅殺“獨夫”。
儒家還有一位大師荀子,荀子更現實,在人類歷史第一次提出“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化後天的教化的作用,更是提出了,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老子、莊子道家代表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這一學派的始祖。老子主張無為而治,積極入世!
莊子繼承發展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使其延續。莊子也主張主張無為而治,但消極避世!
孫子:兵家代表孫子的軍事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戰略戰術原則也是備受後世推崇的。戰略思想的精髓在於他的“避實擊虛”的觀點,其軍事戰術的立足點在於如何卓有成效地打擊敵人。
-
7 # 平凡2850
還是先說答案吧:
老子所代表的易道思想,是孔子、莊子、孫子思想的源頭,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繼承者。
可見下圖。
天下無二道,所謂的百家爭鳴,是在周王室內亂,王子朝帶著皇家藏書奔楚之後發生的。
王子朝奔楚,王官學術失守,典籍流落民間,以至於後面,社會上私學百出,王官之學,下移庶民,變成諸子之學。
老子,掌管周王室的皇家圖書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我認為,李耳被尊為老子,這個“老”字,指的就是《禮記》所說的“天子之老”,天子的直屬臣子。子,在老子的時代,還只能由周天子所屬的卿才可以使用。所以老子才是老子,而不是李子。
老子所掌管的傳自上古的“道法自然”的正統思想,是後世蘇秦、 張儀 、 鬼谷子;申不害、 韓非; 楊朱; 莊子、 列子;關尹子、 尹文子這老學五派,以及儒家、法家、兵家等諸多流派的思想源泉。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莊子、孔子、孫子、孟子,都是老子思想的傳人。
老子,是天道時代的最後一位聖人。老子之後,再也沒有抱天道不移的聖人出現在世間了。老子,是古典華夏的集大成者。
孔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成為了人道時代的第一位聖人,天道淪喪,必須要為社會重新設立一個錨定,使社會繼續長久的維繫下去,孔子就是幾千年來華人道社會倫理觀念的塑造者,正是有了孔子艱苦卓絕的努力,華夏才沒有徹底同天道這個母體割裂,才沒有像歷史上哪些無道的蠻夷國度一樣煙消雲散,及時歷經治亂迴圈,遭受亡國之難,總是能在文化母體中孕育出不世出的英雄豪傑,帶領華夏重新站立起來。孔子,是現代華夏的集大成者。
莊子,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傳人,透過閱讀《莊子》我們可以知道,莊子,是完全繼承了老子和他傳承下來的華夏天道思想,莊子,天道時代最後一位懂得大道的人,也是人道時代第一位懂得大道的人。
孫子,《孫子兵法》的作者,兵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孫子兵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大道在用兵方面的詳述,閱讀孫子兵法,可以讓人成為一個毫無破綻,百戰百勝的強者。老子所代表的易和道,是孫子兵家思想的總源頭。
孟子: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春秋時期的孔子,提出用周朝沿襲下來的詩書禮藝讓天下恢復秩序,戰國時期的孟子在人頭滾滾的亂世提出了義,希望透過恪守義的底線,來匡扶天下,他和荀子,是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的時代精神的賦予者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老子,孔子、莊子、孫子、孟子的關係是最開始的那張圖。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先聖,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真正象徵。
-
8 # 沿路邊走的人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
大俗!!!——大雅!!!
孔子、老子、孫子、莊子、孟子,皆是另有所指,並非真名!!!
孔子並未見過老子,它只是接觸了老子的思想,頓悟了而已。
所以,孔子才會說——老子是龍。(孔子是龍)
孔子,人稱——孔老二,因為孔子是研究道德倫常的。
春秋時期,諸侯之亂皆因人倫引起!
孔子躬行佈道,宣揚人倫道德,反被人嘲笑、辱罵……
孔子本身就是罵人的詞!在孔子以前,孔家並未有孔姓。就像現代人自稱屌絲一樣,是戲謔自嘲。
——你覺得為什麼論語每句都以“子曰”開頭?
——“子曰”就是做人的道理!!
——孔老二果然不是白叫的!!
孔子不為虛名,一心為民,終成一代聖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
反觀現代人,貪MISTRA利,忘了做人的道理,著實可笑!
老子,只是李耳首先提出的名號而已。
老子是尊稱,沒有錯!但老子指的就是自己,平常別人一說“老子”,我們都覺得他很傲慢,為什麼?
因為他把自己當“老子”,別人會不舒服,會認為他要給別人當“老子”,或者說要給別人當爹。
其實,老子指的是人們要看得起自己,僅此而已!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同時,老子也是一種精神代指——人類智慧共鳴。
——老子!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這三句話本源相通,既是指自己,也是指人類精神體。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
很多人會錯以為,這裡的“父”就是他父親,荒唐!!!
這裡的“父”,是為人父的道理!
父親在,要有志向——自己的想法。
父親不在,要有骨氣,自己當父——自己的想法。
人們常把老師叫做——師父(無論男女),就是這個道理!
孫子,對比老子而言,孫子是一個很謙卑的詞。
人們要像老子做人,孫子一樣做事。
覺悟本心、做自己,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我們一定要自戀!!!
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當老子!!!
我們一定要看得起自己!!!
但是,在別人面前一定要謙卑,像個孫子一樣!!!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子兵法》
其實就一句話——裝孫子,有本事但是不在人前顯擺。這樣本質強硬,外表虛弱,別人以為自己好欺負,貿然來襲,當然打不過自己。這才不是兵法,這是教人——做人的道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誅之。
誅人誅心,魂飛魄散。
執迷不悟,萬劫不復!
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永遠不知道對手到底有多厲害!
然後,看現代人把道理都學反了,人前老子——人後孫子,社會因此變得不和諧。
莊子,莊周。關鍵在一個——莊——字。
莊子是什麼?
人們聚集到一起,形成一個村落,一個穩定的社會群體,這就是莊子!
莊——是——裝!!!
心中裝下什麼,學問就有多大。外面裝下什麼,財富就有多大。
反觀現代人,搞什麼圈子!
這是,豬鼻子插蔥——裝象!沒有德行的體現!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這個圈子,那個圈子,然後封閉起來,自以為高人一等,無恥!
沒有新空氣,圈子也會變臭!
這叫裝老子不成,反倒成了孫子!
美國現在不正是這樣的處境嗎?
原本是蠻夷之地,因為踏實成就了強大,結果因為強大變得浮躁,落得外強中乾的下場,悲哀!!!
孟子,也是別有所指,孟母三遷,主角是孟母!不是嗎?
我看——孟母未必有子嗣。
孟母,用現在的話講,可能是一個出家人,而且是一個女人!
孟母德行高尚,為世道所不容。於是出家,並未有過孩子。但是孟母以身作則,教給人做人的道理,好像自己真的有兒子一樣!
孟,夢也!
世人嘲笑孟母,沒有子嗣,卻裝作有的樣子。其實,孟母懷有一顆愛人之心,把天下蒼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了!
其弟子,以孟(夢)為姓,傳揚孟母的道理!也就有了現在的“孟”姓。
不要被傳統文化束縛大腦,老子、孫子、莊子、孟子、孔子之間,並非傳統倫理關係,分別代表不同的文化體系!!!
人們因為害怕孤獨、害怕迷失、害怕不知所措……
聖人乾脆給凡人指了一條道——拜祖宗,其實大多數人拜了一輩子祖宗,也不知道拜的什麼!
無知啊!!!
實際上,孤獨才是生活的本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只是需要把人凝聚起來就可以了!
每個人心裡裝的都是自己的世界,如此而已。可笑的是,人們總是以為有東西依靠,並且丈量別人。
實際上,我們除了做好自己,誰也管不了。這才是管理的本質!!!
反過來說,你裝得下別人,真心為別人考慮,精神上和別人一體,這就是——仁。
凡人因為制度原因要求別人,聖人因為愛指導別人。
-
9 # 小善大愛Y
“孔子、老子、莊子、孫子、孟子之間有什麼關係?”略略看了大家的回覆,各有各的說法。不管現在還是過去,最難說清楚的就是關係,沒有歷史的考證,不好亂講。那就講一講對列位先賢理論觀點的個人愚見。
先說孫子。孫子畢生所著的《孫子兵法》廣為流傳,中心思想是以戰止戰。西點軍校甚至拿出大把時間來研究。但個人認為《孫子兵法》立於世,不僅是孫子的謀略,更是使用者的智慧。例如《孫子兵法》中有“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講了攻和守的策略,卻沒講攻和守的具體方法,具體方法是使用者根據兵法結合具體情況演化出來的。“紙上談兵”的例子就是說明使用者的智慧更重要些。
孫子在戰爭中反對用迷信的方法來預測結果,說:“不可取勝於鬼神,不可象於事。。。。”這種戰爭勝負“必取於人”的主張,與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張一脈相通,都重點強調了“人和”。
孔子對弟子說:“吾所見老子也,其游龍乎?。。。。老聃,真吾師也。”在思想意識上認為老子是他的老師,但是否真的向老子學習過,這還真不知道,呵呵。。。
從這些來看,道家的老子、莊子,儒家的孔子、孟子和兵家的孫子在哲學思想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
10 # 積極的升級中
先詼諧下啊,一簡化就是,孔老莊孫子——孟。呵呵,孔孫莊老子——孟。一丘之貉啊。都是“猛將”,思想的猛將。
正點些說,其一、
孔子、老子、莊子、孫子、孟子,都是子。諸子百家各是一份子,如此而已。
其二、都是華夏民族的子孫,其都有一番思想見解,都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各成一套的學說,有些相近相互延承,後人自作主張的以自己的見解歸為一類,老莊是一類,孔孟是一路,孫子是兵法,也講仁義也有老子思想的抱陰負陽,奇正相生,兵者不詳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五人中,老子老些,年久威重,人送美譽,老子天下第一,可是這老子,卻說不敢為天下先。讓後人覺得有點名不符實,虛虛偽偽,歪歪哉哉,畢竟,倚老賣老,人已走了,誰又知道老傢伙何意哩,都是後人瞎揣摩的個人之見,知見有間,自然自然,是以,老君說的好啊,道法自然。
嗨嗨,道法自然,只這一句,讓孔丘相形見絀,讓莊周喜出望外,讓孫子自慚形穢,讓孟子無地自容。試想,“自然”這傢伙,自然?自然包括了一切,真是會說啊,還有啥大過自然呢,道不清,說不白,老子俺的道是,無論你咋說都出不了俺的道。於是,孔子,乾脆趕緊向老君問道,結果,這麼平白無故的這倆就成了師徒關係。傳為佳話,二人渭河河邊站著相談甚歡,只見孔子說了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老子回了句,上善如水,善利萬物。
……
丘受益良多,至於當時,腦子裡咋個突然的化學反應不知道呀,總之呢,於是乎,孔丘抱著為天下而抱打不平,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周遊列國,大概他想老子說的好啊,利萬物,為天下蒼生,如此,似乎也是就算做個喪家狗也值了吧,後來呢,老了,那,也別走了,於是教學事業搞的一流,除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厲害了老孔,萬世師表,由此而立。儒家也因此影響巨大。人多勢大呀。呵呵
咦,孫子畢竟是孫子呀,看到孔丘所謂的和平手段,莫湊效,哎呀,結果,你想呀,鬥紅了眼的鬥雞,雞血高漲,這戰國七雄,春秋五霸,正愁勁沒處使哩,各大王聞孔丘之言,難聞呀。可是,民不聊生,生靈塗炭,那還了得,孫子絕不裝縮頭烏龜的孫子,後來證明呀,老子畢竟老了,西出函谷,退休西山安靜養老去了,孫子就汲取了老子的思想、易經、孔丘的仁義等雜糅雜糅,融匯一體,瞞天過海,鐵樹開花,草木皆兵,鬼斧神工,用在戰爭上,起死回生呀,自成一家,了不得呀,孫子兵法,虛虛實實,聲東擊西,合縱連橫,成就了赫赫威名。
莊子是呢,看到老子,咦,挺快活,沒事人,又看到孔子瞎奔波,白忙活了,大概腦電波突然一擊,哎吆我的媽呀,明白了,逍遙去吧,唱著逍遙遊,做著蝴蝶夢,在戰火連綿的歲月裡穿梭……
這孟子呢,相對前幾個風流而出盡風頭的孔老莊孫,他呀,都是晚輩了,歲月也相對平靜些。孟老母是個眼尖耳聰的婦人呀,她知道,近朱赤,近墨黑,孔子弟子都遍天下了,幾乎都是聖人啦,孟母三遷呀,孟母成就了孟子學習聖人文化,功夫不負有心人,名不虛傳呀,孟子從學孔子的孫子子思,老孟努力的養吾浩然之氣養了一生終於把自己搞成了亞聖。所以,孔孟,孔孟,不要想當然的以為孟子是接受孔子當面教誨過,那就特錯大錯了。孟子沒有見過孔子也根本見不上活人,他承於孔子儒家的吾道一以貫之。後人有孔孟之稱如此而已。孟子會罵呢,罵老子的一家的如莊子、楊朱、列子等禽獸;老莊一脈後輩的也回罵呀,曰孔孟是聖人強盜。對著幹。孫子一脈的後人靜觀其變,以靜制動,一旦打起來了,好,孫子兵法最有賣場了。呵呵
其三、無論怎麼說,這幾個像樣的人物幾千年來,搞弄的堂堂中華民族關係三教九流錯綜複雜,他們的共同關係是貢獻巨大。
……
好了
-
11 # 書蟲吐絲
他們都是親戚關係,和我們一樣,最早的直系祖先都是黃帝,只不過這親屬關係有點遠而已。真不是開玩笑,上圖說明。
從這個世系圖中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關係最近,其次是孟子,他們三個都是帝嚳的後裔,而莊子和孫子則是顓頊的後代。
我也看了其它的回答,大家答的都很精彩,但總感覺有點跑題了,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符合題目要求?
回答完畢。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諸子百家這個概念。什麼是諸子百家呢?其實就是先秦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文化高峰時代。
比如我們所知道的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縱橫家、兵家等等學派統稱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比如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莊子,兵家孫子、縱橫家鬼谷子都是諸子百家學派的鼻祖或傑出代表。
雖然是諸子百家名字列在一起,但是它們分別屬於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比如孔子、老子、孫子是屬於春秋時代,莊子和孟子是屬於戰國時代。他們都是中國古典哲學的傑出代表。
諸子百家起源於春秋末期,當時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許多學派紛呈,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諸子百家的關係既矛盾又統一,每一個學派都有自己的核心命題。但相互之間又有一些傳承關係。比如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法家的韓非子的核心思想源於道家,但是韓非子的老師卻是儒家。雖然學派不同,但是學派之間既有爭論,又有協作,相互博採眾長,取長補短,這才形成了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