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柯

    太平天國存在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前前後後一共封王兩千七百多人,創下歷朝歷代的紀錄。

    天王洪秀全自然是天王老大,這個不用說,其餘諸王分為五等。

    一等王執掌朝綱:東王楊秀清九千歲、西王蕭潮貴八千歲、南王馮雲山七千歲、北王韋昌輝六千歲、翼王石達開、黑神王劉陸然、燕王秦日綱。其中諸王皆受東王節制。

    二等王執掌兵權: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等。

    三等王能領善戰:康王洪瑭元、堵王黃文金、聽王陳炳文等。

    四等王:恤王洪仁正、信王洪仁發、勇王洪仁達等。

    五等王:其餘諸王皆稱列王。

    太平天國從拜上帝教的理論認知,只有上帝才是帝,所有人最高只能稱王,所以就算是洪秀全自己也只能稱天王。太平天國時期濫封王爵,破壞了論功行賞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朝政紊亂。

  • 2 # 西安—豐鎬遺子

    中國的爵位分為六級:王,公,候,伯,子,男 可見王爵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爵位。王,下天子一等,一般只有最至親的皇族才能得到,比如皇帝的兒子和兄弟,這是同姓封王的情況;自古歷朝歷代,只分封嫡系宗親為王,除少數特例外,異姓不得封王,大多異姓都是死後追封為王。像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封王的大印都磨得沒有了稜角,也捨不得封王,相反無賴劉邦就大方的多,成就了數百年大漢江山。

    雖然歷朝封王的沒有幾人,但是太平天國特立獨行,常言人人平等,封王毫不吝嗇。太平天國除了開始的開國五王還有一些含金量意外,越到後期就如通貨貶值一般大量發行,越來越不之前,最後超出了歷史上任何朝代的王爵,短短14年,封了近3000個王,比中國從古到今封的王爵加在一起還多。不說別的,到了後期洪秀全單單封自己洪家人王爵的就高達20人,除了幹王洪仁玕 ,信王 洪仁發,勇王 洪仁達 以外其餘皆是庸碌無為之輩。

    剛開始建國的時期,太平天國分封東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後又增添了燕王和豫王共七王。這是太平天國最初的王,稱一等王。

    後期天京事變,分封主要將領,英王、甘王、燕王、遵王、扶王、忠王。這是太平天國中期的王,稱二等王。

    後期凡團練武裝。山寨頭目,義軍首領,只要跟太平天國走的皆封王,如寧王、對望、比王。稱之為三等王。

    後面更是出現了榮譽稱號式的四等王,五等王,就像現在的“三好學生”一般 ,只要表現好,都能封王。

    按照太平天國早期的制度,王印是用純金製成的,侯爵、國宗的印用銀,但凡封王便要授予金印。但太平天國封的王實在太多,以至於作金印的金子都有些緊張,無奈之下狗尾續貂,拿銀子、和銅做起了王印,更有甚者,到了後期竟然出現了用鐵和木頭作印,真是前古未聞之事。王爺氾濫的時候,能弄個木頭的就不錯了。史載:昭王黃文英癸開十三年(1863年)七月三十日就封王,卻到第二年二月二十二日才領到一枚木頭官印。可見就算是木印,能按時發放,也算是燒高香了。

    為了便於區分,那些拿金印的王,便被稱之為“金王”,拿銀印的人便被稱之為“銀王”,後面的“銅王”、“鐵王”、以至於“木頭王”統統出現了。更有甚者,甚至出現了只有一紙任命,任何福利沒有的“紙王”。到了最後,太平天國即將關門大吉的時候,連幾個字也懶得寫了,只是口頭傳一句話了事,這種王被稱為“口頭王”。太平天國覆滅後,曾國藩湘軍進入南京,四處搜尋王冠、王印。王印除了發現洪秀全一個金印以外,剩下的就是一堆刷了金粉的木頭大印。王冠除了李秀成的一頂是金子做的以外,其餘王冠竟然全是竹扎紙糊而成的金冠。我們的曾國藩大帥,當時肯定失望透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現在正從事小時候夢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