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樵觀史
-
2 # 手機使用者7905388628鄒
明洪武年間的“調北征南"時期,是有"武略將軍"這個職稱的。因為,所謂“調北征南"是指明洪武十四(1381)年九月,朱洪武為了消除西南雲貴高原的元朝殘部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勢力,命原在北方與元殘軍作戰的傅友德、沐英率軍南下雲貴,與先期開戰的藍玉部會合計30多萬兵馬一起做戰,第二年便平定雲貴地區。傅友德、藍玉奉命班師回朝,而留沐英率10餘萬兵將長期駐紮,遍設衛所並屯墾荒野。之後又不斷調兵移民,鞏固明朝對西南地區的統治管理。這就是朱洪武中期開始的"調北征南"部署。這時期是明朝開國後文治武功等一切逐步走向正規的時候,而“武略將軍"是明朝官制中的一個散官階位,虛銜而已,並非實職,且只授予從五品軍官或衛所中的副千戶武官。隨著“調北征南"的長期化和西南雲貴軍地管理建制正規化,實行“武略將軍"職銜制度勢在必行。所以,朱洪武“調北征南"時期是有“武略將軍"職稱的。
李文卿(1319~1379)字孟九,今中和鎮彰佳山村人。少時膽量過人,好習武藝。成年後行俠仗義,打抱不平,深受鄉民愛戴。元末史治腐敗,政局功蕩。至正二十二年(1362)兵亂,為保境安民,文卿率眾起義,佔據縣城,應者雲集,亂賊不敢窺者8年(族譜記為18年)。文卿對戶口進行清理登記,計有主戶20563戶、83782人,客戶6119戶、7459人,為寧遠留下最早的人口統計數字。明洪武元年(1368),楊璟進駐湖南。李文卿識時達務,於三月壬申(初二,1368年3月20日)上表歸降。隨後,率子參加明軍,四處征戰,屢有功勳。朱元璋授文卿鳳陽府金山衛鎮撫,封武略將軍。晚年奉調守禦西蜀,卒於任。太祖賜葬金陵(今南京)聚寶門天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