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木清華鄭帥先生

    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的意思是:寫大字的難在字與子能連密在一起而不顯得有很多的間隙。寫小子難在能寫的很寬綽而且能有間隙。

    關於大字小字的問題宋人論述最多,蘇軾曾言:“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對蘇軾這句話,黃庭堅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東方朔畫像贊》、《樂毅論》、《蘭亭詩敘》”作為“小字”是“寬綽而有餘”的代表,而先秦古器、蝌蚪文字,如《瘞鶴銘》、《中興頌》、《嶧山刻石》等,作為“大字”,堪稱“結密而無間”的典範。同樣是對蘇軾這段話,米芾卻有另外的說法:“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後經生祖述,間有造妙者。大字如小字,未之見也。”米芾認為“小字如大字”者,褚遂良做到了,但“大字”如“小字”者,還沒有人做到過。

  • 2 # 周躍41132362

    “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

    通常寫大字時,以為紙的面積寬闊,可以任意揮灑,結果字型變成了鬆散空闊。

    寫小字則正好相反,因為紙張太小,擔心寫不下就難免盡力局縮,這都是自然極易觸犯的毛病。

  • 3 # 飛鷹94806

    大字在書法中為榜書。其結體、筆順、筆法和小字相同,不管是貼學、牌學其字都以小字為主,臨摹時必須以其原字大小而學之,往往沒有紮實的筆法基礎,字型結構之掌握不精熟,其字放大後就會鬆散。大字的書寫時,其點畫必須清楚,線條提按頓挫筆筆分明到位。字字中宮緊收,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古書者雲“大字以小字寫,小字以大字寫”。所以寫大字容易寫的鬆散,不耐看,失去了觀嘗的美,故而東坡先生總結為“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

    個人見解,因知識有限請諒解

  • 4 # 徽茵kunshan

    “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此語出自唐代歐陽詢(三十六法)。其意是寫大字、小字要注重結構的疏密,即大字宜緊密,小字宜寬疏。大字密,密處不使透風,要密中有密;小字疏,疏處可以走馬,要疏中見疏。

    以“密”,“疏”二字形容點畫的分佈狀態並作為字的結構的基本法則,是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條寶貴經驗。歷來書家都很重視。如王羲之曾說:“大字促之貴小,小字寬之貴大,自然寬狹得所,不失其宜。”先賢們看重結構的疏密關係,全在於書法審美的需要。

    大字結構“密”的效果,源於點畫的密集構置和點畫豐滿、清腴的形態。因這樣的特點而產生了茂密渾圓之氣,茂密之餘,神采躍然紙上。小字結構“疏”的效果,源於點畫布白的空闊和書寫點畫的簡捷筆法。簡捷的用筆,寬綽的布白,給人一種舒展、空曠、簡靜、清新、小中見大的審美感受。

    處理字的結構的疏密關係,首先要深刻理解其含義。應該說,無論字之大小,疏密之法盡在字中。疏與密雖然是技巧的兩種手段,在審美意義上則是一種體格與境界。密是氣凝,疏是氣暢。把握好疏密之法,並非易事。倘諾處理有失,密則導致形臃氣滯,疏則導致形散氣洩。因此,運用疏密之法,當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去“活”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無現金化普及的時代該如何與孩子談論金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