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蘇勒YQ
-
2 # 粉墨讀書
先說結果:公平。
制度是工作進行的保障,是對參與工作者的要求,在制度的約束下完成任務。
職稱是對參與工作者完成任務的認可和肯定。一名教師參加工作十幾年,仍然是初級職稱,只能說明他的工作完成度是很差的,最起碼不優秀,不是出類拔萃的,沒有得到制度體系和同事的認可,沒有取得相應的榮譽。而職稱評審,憑的就是各種榮譽證書。這種因果關係的邏輯層次很清晰,不用多言。
至於爭議,往往存在於證書的取得是否公平公正,存在於職稱評審是否公平公正。這兩個過程中出現的質疑,讓人傾向於對這樣一個工作十幾年還沒晉級的教師給予同情,實際上這更好地體現出制度的公正。榮譽證書的取得途徑在一個單位如果毫無公平公正可言,那這個單位是個怎樣的存在,其可能性有多大?工作十幾年還沒有拿到榮譽證書,其工作能力和態度又是多麼平庸!
不能過分懷疑評審過程,公開嚴格的評審過程,其公平也是應該肯定的,至於操作起來的細節,並沒有傷害到整個制度的嚴肅性。
聯想到焦作姚豔豔老師的情況,我們關注的是姚老師的表態,這個學校對於事件的處理是被動的,是被輿論挾裹的,其反應是愚蠢的。但是我們不妨假設,這個學校評審是不是針對姚老師的,是不是從學校到教師,從區教體局到市教體局都是錯誤的,就姚老師是委屈的,是受了不公平待遇的?姚老師很優秀,是不是就說明其他老師不優秀?一線教師可以評審,是不是從事其他工作的老師就不可以?
還是那句話,姚老師是優秀的,從沒有否定過質疑過,但站在一個人的角度而質疑整個過程,甚至質疑制度體系的不合理,顯然是偏激的。
但目前教育部門對於網路體現出的情緒傾向,有一種屈從性。
這種妥協影響了職能部門的公信力。
拿延時服務費來說吧,這種提法來自網路媒體,當時其勢洶洶,也讓人感覺是個好主意,教育主管部門採納了,執行了,結果呢,另一部分人跳出來反對了,其勢還是洶洶,教育主管部門懵了,當時怎麼沒人反對?接下來怎麼整?無所適從!這就體現出來民意的分裂性,在表達一種情緒的時候,另一種情緒是靜默狀態的,而另一種情緒訴求也是報團兒的,也是以群體的狀態表現的,而兩個甚至多個群體的碰撞才是這個世界的完整構成。想想西方國家所謂的民主選舉,是多麼可怕吧,他們的思想割裂,社會割裂是多麼的嚴重!
回到話題上來,一個老師工作十幾年還沒晉級,我們只能從這名老師的工作態度和能力方面來評說,如果轉過頭來懷疑評審工作,甚至質疑制度的合理性,我感覺是不合適的,是因果倒置的。拿一個乞討者的存在來質疑社會制度體系,你說是不是反動的?
回覆列表
不公平又如何呢?
中國很好,但國情完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當下全民總體素養真的不高,人情大國,行業熟悉者早已經將潛規則摸了個透底。
就拿我而言,1999年師範畢業。當時有熟悉潛規則者,早已提前絞盡腦汁籌謀留城,後來甚至不惜以身試險用“婚姻”做墊腳石“入圍”。而我呢就是個異類,明明在有看重我的老師讓我留城的條件下,卻申請回到了生我養我的農村小學。
從教伊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卻是關係戶晉級、職稱、優拿到手軟。因為我不明所以,只知道教書育人,不知道當了老師後也是要各方面發展和競爭的。
哈,蠢吧?
所以,21年後才得到了一級,專技10技。有門道者卻早已是高階。
故,以後做什麼工作前,最好是將其瞭解透徹再下手最好。當然,前提是你把這個工作當成謀生手段。
如我般傻傻呼呼以為是人類之責任的就免談了哈,潛規則無所謂,問心無愧最重要。到頭來,夢想實現不了,還被人踩在腳下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