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鶯的歌聲
-
2 # 先生靖波
如果說"做自己",那是要看你做一個什麼樣的"自己"。世間有很多人都在"做自己",然而有的人是做狹隘的"自己",有的人是在做偉大的"自己"。
"做自己"有高尚與低俗之分,有偉大與渺小之分。一個普通的"自己"也要有點品味,也要有點風尚,否則,連你最親的人都會看起你。有低俗者崇尚自私,缺少社會公德,這就是當今社會上出現的不良風氣。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如果人人卻自私到只講"自己"那麼希望在哪裡?自己和自私一樣,並不需要提醒,只有大公無私才需要提倡與宣傳。樹立社會公德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需要,也是一個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的重要表現。
所以′做自己",做一個什麼樣的"自己"是需要輿論督促,正確引導。
-
3 # 二叔公的小姨子
做自己,拆開來看看,邊問邊回答。
先說“自己”,自己是誰?自己是我。那我又是誰?哲學三大問: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第一問就是這個。搞清楚“我”是誰,才能說做自己。“我”到底是誰?無論是神仙佛聖靈、妖魔鬼怪魂、還是花草蟲魚獸、山水石砂物,都要有個論斷,好比如大多數的“我”都是指的“人”。
再看“我”這個“人”,是什麼人,是怎樣的人,實際的年齡、身高、相貌、教育背景、成長環境、職業、品行……自己都要對自己實際情況有個點數。接著還要看“我”這個“人”心目中的理想模樣是怎樣的,排除了改變不了的客觀實際以外,能改變什麼?這就是心裡所追求的“我”。把“實際的我”和“追求的我”相結合,就成為了“完整的我”。可能有人會在這裡提出疑問,為什麼你說只結合“追求的我”,而不談論“摒棄的我”呢?我還有很多地方看不慣自己的啊,我還有很多糟著心卻又拋不開的經歷呢。我只想說,既然看不慣既然糟著心還不如不去想不去看,只需要客觀全面的總結“實際的我”即可。人生在世,三窮三富不到老,再成功的人都鬧心的時候,爹媽基因沒得選,所以珍惜已有的“自己”、把握現有的“自己”,一切向前看。
最後來看怎樣“做”自己。
“做”不是“想”,不是僅僅“看待”了事,“做”需要動手動腦動心,需要行動、需要實踐、需要時時刻刻叮囑“自己”,向著“追求的我”方向,儘量去完善“實際的我”,實現“完整的我”。“做”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有思考有落實,有方向有道路,即便遇到疑惑和彷徨都能想到解決的方向。心有所向,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祝每個自己都能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題外,人的一生扮演了很多角色,有不同的臉殼,但他們都共用一顆心,共用一個身體,祝每個自己都能與彼此握手言和,照顧好共用的“心靈和身體”,人心向善,一腔善心才能讓“自己”走得更加久遠。“做自己”,首先就要保護好“自己”,包括“身體”
和“心靈”,之後再談追求自己、實踐自己、成全自己。
回覆列表
做自己,也許就是追逐自己小時候內心最想變成的那個人。
我們總是做了很多以為能感動到別人的事情,最終發現只是感動了自己。做自己也許就是成就內心最好的那個人,嚮往最美好的生活吧。願你奮鬥前行,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