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奮鬥的小綿羊
-
2 # egfdr3380
這是那些垃圾頁遊的廣告,不是遊戲。它的遊戲本身可能是任意一款仙俠類或策略類的網頁遊戲。不去管它就行了。我喜歡看電視劇,那也是每集都會放這些廣告,無視即可。
這是那些垃圾頁遊的廣告,不是遊戲。它的遊戲本身可能是任意一款仙俠類或策略類的網頁遊戲。不去管它就行了。我喜歡看電視劇,那也是每集都會放這些廣告,無視即可。
那麼,這種咱們平時看都不看一眼的垃圾頁遊,到底是哪些人在玩呢(此文不針對所有頁遊,針對的是什麼大家都懂的)。
首先需要一提的是,在現在這個年代,頁遊是否還掙錢,這點需要明確,否則後面說的就毫無意義。
答案明顯是:掙錢,而且是暴利
第一種:上班族
也許有些人看到這個不太理解,自己平時也上班,沒看到誰誰誰玩頁遊啊,這得分情況,一來別人上班玩遊戲肯定不會讓你知道,二來中國本身人口體量太大了,上班族內玩頁遊的可能是極小的一部分,但這一部分擴大到全國則不可忽視,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本身工作無聊,這種情況會更多。
但這一部分並不是遊戲公司的主要使用者群體,這個群體主要為薅羊毛型,賺個首充就很不錯了,能拿個月卡已是預料之外,本身上班族玩這個遊戲也只是打發時間和休息用的,沒有誰會往裡充個幾千上萬。
第二種:缺乏精神世界的土豪們
由上圖資料可以看出,頁遊的人群主要還是集中在30-39歲,40-49歲也不少,這一部分中不乏一些暴發戶們,他們玩遊戲追求的是什麼,就一個字,爽。爽了什麼都好說,你說玩騰訊網易的遊戲爽嗎,也爽,但爽的有限度,有些遊戲廠家也會稍微克制下付費玩家和非付費玩家間的差距,同時相應也需要花精力去打理。
頁遊手遊就不一樣啦,尤其是頁遊,花錢充充充,等級分分鐘,滿地裝備亂撿,那種快感,或許只有親自試著玩下才能知道,而這一部分,也是遊戲公司重點挖掘物件,各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辦法,就為了讓土豪充錢的事,太多了,網上新聞搜搜就能看到。
第三種:受明星效益而又涉網不深的人
我們一直很難理解,為什麼oppo和VIVO可以賣得比小米更好,這裡不是在黑紅藍大廠,只是舉例說明一下,大家玩法和策略明顯就不一樣,oppo和VIVO就是盯著那些瘋狂追星的以及三四線城市的人,而偏偏這才是中國體量最大的一群人,或許這點我們很難理解,筆者有幸去過西北某城,講真,一個稍具規模的城市,真的是走幾步就是一個VIVO或者OPPO,巨幅的廣告就在街上立著,實在難以置信。
能上網且看到這文章的,想來都不能真正算是他們的目標使用者,和oppo和VIVO相同的是,網頁遊戲也是走了這條路線,看看某月出的各種遊戲,哪個不是明星來撐場,他們就定位在三四線,五六線城市,而那邊有很多剛接觸網路的人,就被吸引過來,
中國其實不缺腦殘並且有錢的粉絲,更不乏看到張靚穎,范冰冰然後就頭腦一熱就想往裡充錢覺得就能接近所謂女神的人。(其實,看到陳小春,林子聰,張家輝那些人出來代言這些遊戲,還是有些心疼。)
第四種:想在裡面賺錢的人
這一部分並不指工作室,而是單純的個體玩家,他們對網路瞭解並沒有多深,時代變得太快,更多的,他們才應該是被可憐的一群人,拼命想追趕時代,想方設法的賺錢,偏偏這種心理被遊戲廠家給利用,這也是為什麼資料顯示三四線城市中青年玩家佔大部分的原因。
這一點,其實從遊戲廠商在各大平臺打出的廣告詞就能看出,不過是利用了人們想一夜暴富的心理。
猶記當年,《傳奇》問世一戰成名,世人為之瘋狂,彼時的少年,在回憶中漸漸成長為當今支撐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消費能力也大大提高,忙碌之餘,忽然想起曾經和朋友們血戰沙巴克的情景,忽然想起第一次爆出極品裝備的心情,頓時感慨萬千,想再開遊戲溫存,又懶得下客戶端,網頁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這也是為什麼頁遊裡,傳奇類遊戲始終居高不下的原因。
或者他們只是想著消費一筆,滿足一下那個曾經的少年徹夜刷怪都拿不到的裝備,而這,又被遊戲商活活賺一筆。
這一部分,自然不必說,有些是公司強制要求的,有些是託,總之,這些人都是在頁遊這個產業鏈下,透過玩遊戲而為數不多還能夠受益的人吧。
今天說的挺多,迴歸到話題,頁遊,該不該存在?
應該,但以什麼樣的形式賺錢以及存在,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野蠻生長的時代,該結束了。
製作遊戲的人,應該是熱愛遊戲的,玩遊戲的人,應該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