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苗海榮山
-
2 # G1ONE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所謂的寧遠之戰吧。明朝天啟五年,努爾哈赤糧草緊缺,所以決定進攻明朝掠奪一番用來緩解危機。努爾哈赤率軍13萬強攻寧遠,而袁崇煥率軍1萬守城不出。
實際上明朝接到了後金入侵的訊息,命令袁崇煥率軍民撤回山海關內,袁崇煥不從。得知其抗命後,明朝又命令袁崇煥將寧遠城外覺華島的軍民,物資,糧食等撤到寧遠城內,袁崇煥又一次抗命。
努爾哈赤攻城兩天,袁崇煥守城不出,對覺華島上的軍民不聞不問,最終導致覺華島上的軍民被殺光,物資糧草也被洗劫一空。努爾哈赤洗劫覺華島後,接到報告毛文龍抄襲了他的老巢,所以率軍撤退。於是產生了袁崇煥的寧遠大捷。
-
3 # 桐公館
從歷史必然性來看是可以的,因為明朝的政治已經陷入僵局,東林黨把持朝政排除異己,不管袁崇煥也好方承煥也罷,你不是我的人就一定把你搞倒搞死。崇禎打破了政治平衡,讓東林黨一家獨大,明亡實亡於黨爭。
-
4 # 深海的魚33
有袁崇煥在的時候滿族一直沒有攻破寧錦防線好吧,努爾哈赤都死在城下,後來皇太極是繞過了寧錦防線打到北京城下,而袁崇煥當年是和皇帝誇口五年平遼的,皇帝也拼了老命支援,結果人家都打到北京城下,皇帝才會發飆殺了袁崇煥。
-
5 # 君不見212782047
回答歷史問題不能僅僅只從歷史角度去思考!事實上明朝滅亡是一系列必然和偶然事件綜合的結果!(當然你也可以說沒有偶然)第一,明末正處於小冰河期,連續多年的北方大旱導致農業歉收甚至絕收,流民四起。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完全消化這樣的自然事件。這嚴重削弱了明朝的國力! 第二,崇禎上臺後誅殺魏忠賢,且不論這件事的對錯。但之後取消對江南工商業徵稅而改為加重北方農稅,使得流民問題不得安息反而越演越烈,不但沒有恢復北方的生產,反而使得北方的生產遭受更進一步的破壞!與此同時對流民的圍剿消耗的國力也使得財政雪上加霜。進一步打擊了明朝的國力。 第三,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人黨同伐異,並沒有真正去解決這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不斷打壓甚至誅殺諸多實幹之才,在邊防問題上拖後腿放冷箭,使得文武矛盾激化更甚,前後離心。在這個過程中,東林黨人仍然在不斷的挖這間快要倒塌房子的屋角!第四,崇禎雖有勤勉之功,實無擔當之量,亦無統籌之才。方針飄搖,自毀長城,上下離心!更兼識人不明,袁崇煥至少不像傳說的那樣有才幹!綜合來說,如果上述問題沒有解決,滿清入關不是那麼不能理解的事!事實上,在古代只要中原政權自己不出問題,不自廢武功,遊牧民族都只能被吊打?
-
6 # 我心與明月
努爾哈赤連破大明七十餘城,明軍早已是驚弓之鳥。大明若不是在寧遠出現了第二個于謙,別說是寧遠,就是北京城也會棄之南逃。想當年兩萬瓦剌就曾嚇的大明王朝遷都,而如今明軍是望風潰逃,十餘萬辮子軍更加如狼似虎,此時除了袁崇煥又有誰敢學于謙振臂一呼?
-
7 # 戰塲YOK1942419
沒有袁崇煥,根本不會有寧遠之戰,你說破寧遠是不必,因為當時負責遼東的高第下令撤退,如寧遠不守,後金就可到山海關了。至於擒天啟卻未必,如寧遠失守,他可能會南逃,當時京城很多人都跑了,是一片風聲鶴戾的景象,魏忠賢不像會死守殉國的人吧,所以應是山海關就算失陷,天啟也會在魏保護下南逃。
回覆列表
不可以,因為歷史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雖然沒有袁崇煥,但是有孫承宗,他可以發現李崇煥,劉崇煥等等,讓他們去做同樣的工作。在晚明,可以起到決定性 作用的 ,應該是隻有孫承宗了,只有 他才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孫承宗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這正是歷史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