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門三姥爺
-
2 # 老無歷史觀
老無來給你回答這個問題。
腰斬從周朝就開始有,那時候死刑有車裂、斬和殺三種,其中斬就是指的腰斬。
腰斬,顧名思義,把犯人從腰部斬為兩截。
由於被斬之人不會立馬死,所以在古代一直唄視為酷刑,也是皇上對於他們認為最該殺的人處以的一種痛苦折磨。
最初腰斬的刑具是斧或鉞,後來鐵器廣泛使用,刀和鍘刀漸漸替代前者。
行刑時犯人脫去上衣,露出腰部,躺在砧板或者鍘床下。
腰斬是一種死刑,既然是死刑,為什麼還會有犯人或者家屬向劊子手行賄呢?
腰斬雖然必死,卻不會立馬死。因為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遭受腰斬的人,會感覺到無比的疼痛,但一時半會還死不了,有些人甚至意識一直清醒。
囚犯或者其家屬為了讓囚犯在刑場少受點苦,會提前給劊子手行賄,這樣在行刑時,劊子手會把到往上半身多砍些,囚犯就會立刻斷氣。
否則劊子手把刀偏下砍,再在傷口處塗上桐油,則哀嚎幾個小時都不斷氣也是有可能的。
同樣犯人在碟刑前(即千刀萬剮,凌遲),也會給劊子手行賄,這樣劊子手第一刀就會捅向心髒,直接斃命。
不然則可以讓囚犯被剮三天三夜才死,據說明朝大太監劉瑾就被凌遲了上千刀才死。
所以行賄給劊子手,是為了速死,少遭點罪。
-
3 # 情義無價品歷史
序言:
好死不如賴活著。可是,已經被判定不可更改的死刑,特別是判定十大酷刑之一腰斬的人,唯有求得死得更快,減少痛苦,這是死刑犯賄賂劊子手的根本原因。
第一、八大普通刑罰。
1.髡(kūn)。髡又稱髡首,一種較輕刑罰,是用刀剃去犯人頭髮的刑罰。三國期間,曹操曾割發代首,與此類似。
4.笞。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種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罰。隋代把它定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5.杖。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種用大荊條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興發。隋代把它定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7.棄市。棄市是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並將屍體暴露在街頭的一種刑罰。秦、漢、、魏、晉各代,這種刑罰極為流行。隋唐兩代以後,雖然沒有列為刑罰種類,但是執行死刑,一般都用棄市。
8.梟首。梟首,將斬下的首級懸於高處示眾。
1.凌遲。是古代零割碎剮的一種酷刑,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共需3600刀,並且要在最後一刀處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自五代開始,在刑法外設立。宋代凡是犯“大逆”及“逆倫”等罪多用此刑,元代將凌遲正式列入刑法之內,明清兩代沿用。
2.車裂。也稱“轅裂”,俗稱“五馬分屍”,是將人頭、四肢分別拴在五輛馬車上,同時分馳,撕裂肢體。戰國時期,秦國丞相商鞅就是受此刑而死的。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後被義父晉王李克用懷疑遭受此刑而死。
5.俱五刑。就是傳說中的大卸八塊,指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合一。劉邦死後,呂后用此刑罰,把劉邦寵妃戚夫人使用了此刑,變成了人彘。
7.宮刑。破壞人的生殖功能的一種酷刑。《史記》作者司馬遷就遭此滅酷刑。
8.湯鑊,也叫烹煮。就是將犯人投入裝有沸水、熱油的大鼎中煮或炸。當年,商紂王用此刑對待了周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並讓文王吃下自己兒子的肉。
10.梳洗。為朱元璋發明的一種酷刑。是用鐵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梳子一梳子的刷下來,直到人徹底死亡。
1.歷史上,第一個被判腰斬的人,是秦朝李斯。
2.欺騙漢武帝的術士,被判腰斬。
漢武時期,有個叫欒大的人,也遭受此刑。他本是一個無能術士,卻欺騙君主有通神本領,並娶了公主。最終,被發現真相後,受到腰斬。
3.與高陽公主私通的辯機和尚被判腰斬。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房玄齡兒子房遺愛的老婆)去進香,看上了辯機。在高陽公主的各種手段下,兩個人暗中偷情了九年,並生了辯機的孩子。
4.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被腰斬之人。
雍正年間,俞鴻圖負責河南省的文化教育事業,同時也負責河南的舉人考試。當時,他與一些富家子弟串通作弊,貪汙受賄萬兩白銀。
後來,事情敗露,遭到了河南巡撫彈劾。事情查證後,雍正勃然大怒,判處了俞鴻圖腰斬立決。
腰斬的用刀,是在腰部以下,當時犯人不會很快死去,只是短暫地昏迷過去。醒來後,犯人的心和頭腦都還清醒,當看著自己身體上的血,慢慢流乾,忍受著無以言表的痛,還一時半會死不了,可想會多難受。
受刑者,為了減少痛苦折磨,都想在受刑後立刻死亡,所以在行刑前要賄賂劊子手,給他送錢。
得了錢的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機會把刀口上移,斬斷犯人的重要器官,讓他速死,少受痛苦。
結語:古代是野蠻生長的時代,在懲罰犯人時,是完全不會考慮人性和文明的,當政者為了洩恨和震懾他人,是能多殘酷就用多殘酷的辦法!
社會不斷進步,古今中外的刑罰也在不斷改進,在懲治犯罪的時候,也更加重視文明和人性化!
-
4 # 愛新覺羅家的小薇
腰斬:古代十大酷刑之一,也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法,它直接將人從中間分成了兩半,別說將會被行刑的犯人,就算是觀刑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會“膽戰心驚”。
腰斬這種刑罰在歷史上延續的時間比較長,據說早在商王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啦,歷經兩千多年,直到雍正皇帝繼位後,才廢除此刑法。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
這也就是為什麼,知道自己被判了腰斬刑,犯人家屬還要“笑著”打點劊子手,這個“笑著”估計也是苦笑吧!出了這樣的事誰也高興不起來。但願出點錢能減少犯人的痛苦。
其次:從犯人自己身上來講,被判腰斬之刑必定是活不成啦,但是過程的痛苦程度有大有小,如果劊子手坎在了腰部以下的位置,即便是身體分成了兩半,但是,還會活上一段時間,光是聽聽都不寒而慄,更何況要被施刑的人呢!
所以,犯人們給劊子手兜裡塞錢,完全是不想承受因為腰斬過後直到死亡那段時間的痛苦。
-
5 # 汗青正浩
看電視劇《步步驚心》的時候,與若曦稱為好姐妹的玉檀,在四爺上臺之後,因犯下大錯而被當眾蒸了……這個刑罰不僅讓觀者不適,更讓現代人畏懼古代,甚至直呼:軍閥時期的老虎凳、辣椒水等相比古刑也絕對是小巫見大巫。確實如此,古代有太多刑罰恐怕是你只聽一聽就會汗毛直立的,比如腰斬。
腰斬之刑的起源腰斬,這是一種什麼刑罰?見字生意,就是將犯人攔腰截斷。這說起來是極方便快捷的,但真正施刑起來,那可能就是生不如死了。
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呢?這就要追述到相對久遠一些的時代,比如殷、商、周等朝代,那時最為利害的兵器通常來自於青銅製造。限於原材料密度不大的問題,做出來的兵器是並不鋒利,攔腰砍人的過程可謂漫長,被砍者幾乎就是求生不能,欲生不得。
這時就有人奇怪了,既然沒有好利器,幹嘛要發明腰斬之酷刑呢?問的好,就是讓你好受!事實上也可以理解古人的苦衷,人家這已經是升級版本的刑罰了好嗎?因為在腰斬還沒有出現之前,最極致的刑罰更可怖,比如醢、脯、炮、鑊烹等。
這是些什麼刑罰不知道吧?簡言之:剁肉泥,做肉乾,活人烤熟,放進鍋內蒸熟!這感覺怎麼那麼像對待動物呢?還真就是這樣,古人當時科技不高,讓他們的想象力受到限制,烹煮蒸烤就都上陣了。
一直到了周代時期,這些動不動將活人烤熟的刑罰開始被“昇華”起來了。應運而生的就是斬刑、車裂、殺頭刑罰,其中車裂大家都知道,最著名的案例當數商鞅。而殺頭則是直接將頭砍下來,斬刑便是腰斬之刑了。
不過,這等刑罰被稱為極刑,不是普通一個人犯錯就施以如此之重刑的。其中賣國的、背叛的、謀逆的等往往會被判這樣的大刑。另外它多數不會針對普通百姓,反而更是那些高官厚祿之人,出了錯常會是大錯,這些重刑就會用在他們身上了。
腰斬者多選擇行賄通常,被施以腰斬之刑的犯人,自己心裡是有數的,所以多半會選擇給劊子手送點禮,為的就是速戰速決,痛快一點送他們歸西。
說起來腰斬也不過是處死,只要劊子手手法夠熟練,一刀下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但這個前提是取決於劊子手的心態。假如有人吝嗇,想一毛不拔,這就會惹惱劊子手:死都要死了,還留著錢幹什麼!於是,他們左一刀右一刀,反正就是砍不死你,讓你慢慢疼死。
說到這裡,野史記載過一個受腰斬之刑最慘烈的案例。這個人叫方孝孺,原本是明朝忠臣一枚,號稱天下第一大儒。
可惜朱允炆被朱棣給滅了,朱棣便讓方孝孺寫一道召告天下的降文,說他自願降伏,效忠朱棣 。誰知道方孝孺當朝大罵朱棣,說他篡位。這下惹惱了朱棣,讓人割裂方孝孺的嘴,且拍著桌子大叫:我要誅你九族!
滿嘴流血的方孝孺真是文心硬骨,回嘴說:誅十族又怎麼樣?你就是燕賊篡位!這下朱棣忍不下去了,真的誅了方孝孺十族,且判其腰斬之刑。
方孝孺事件嚴重,別說他來不及行賄,估計真的送禮劊子手也不敢收。結果就是被斬完了卻沒死,他竟然撐著上半身,用自己的鮮血寫下十二個半的“篡”字。然後連疼帶血盡,才在憤怒中死去。
當然,這只是野史,沒有證據,不足以為信。但從中卻可以看出一個事實:腰斬之刑不到位,後面簡直讓人活受呀。為了死個痛快,還是快送點錢吧,花錢買個好死。
腰斬酷刑的廢除雖然說送禮可以死的快點,也是為了自己感受上的利索乾淨,但想來怎麼都讓人不爽吧?天下還有為著快點死去而花錢買死的事嗎?
這就不得不說古人的行業之操守問題了,殺人這件事其實並不是劊子手們很情願的,如果有飯吃,能掙錢,誰沒事會去殺人呢?畢竟殺多了晚上睡覺時也有點心虛。
但身在其位就不自由了,為了活著,只好“殺”死別人。既然就是為了活,當然他們就要開發在殺人這一行業上的“發家”潛力,或者說是規矩:送禮的人死的就輕巧多了,一刀下去身斷兩截,瞬間斃命;不送禮,絕對不介意多施點惡意,讓你死的更難受一些。
這也就說明一個事實:至兵器到了鐵時代時,主刑讓人難過的就不再是死亡本身了,而是手握利刃卻讓你欲死不能的劊子手。
有資料顯示,面對不送禮的犯人,劊子手往往在身體下半段動手剁下去,在傷不到臟腑的情況下,人是不那麼容易死去的,就是疼。有的甚至還會將已經剁掉了下半身的犯人放置於桐油板上,這樣犯人不會出大血,從而在疼痛中慢慢煎熬至死。
據說在清朝雍正時期,有一個高官叫俞鴻圖,因為營私舞弊,收受賄賂,被雍正判了腰斬,立即執行。這下劊子手沒辦法收禮了,只好讓這個貪官慢慢的活受。
於是,俞鴻圖被斬斷下半身之後,一直不能嚥氣,自己在地上用血寫下了七個“慘”字,然後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這件事傳到了雍正的耳朵裡,雍正很不是滋味,《正說清朝三百年》中記載:雍正帝亦惻然不忍,遂宣佈廢除腰斬刑。
雖然說這段記載並沒有在正史中出現過,但從清朝的記錄來說,這之後是沒有腰斬的人犯了。而俞鴻圖也算為以後的犯人帶來了福利,讓自己成為了最後一個受腰斬之刑的人。
就古代刑罰而言,腰斬這樣的酷刑到底有沒有威懾力呢?想來是讓膽小的人真心害怕的。但若是針對那些常常置於死地而後生的人來講,卻又真的沒什麼用途。畢竟刑罰再殘酷,犯罪的事從來沒有間斷過不是嗎?
-
6 # 夏目歷史君
說到中國古代的刑法,那可真的是數不勝數,而腰斬就是其中之一,這種刑法非常殘忍,它直接將人從中間分成了兩半,別說將會被行刑的犯人了,就算是在周圍圍觀的老百姓們看到這一幕之後難免也會覺得“膽戰心驚”。
腰斬這種刑罰在歷史上延續了很長時間,傳聞早在商王朝的時候就已經被髮明出來了,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一直被沿用到了清王朝,清朝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沿用,直到雍正皇帝上位後,才將其廢除。
而雍正皇帝廢除這種刑罰的理由也非常簡單,因為被行刑人實在是讓人看了於心不忍,雍正自己就曾經親眼目睹了俞鴻圖被腰斬的情景,畫面實在讓他不忍直視。
這種刑罰除了對死刑犯和圍觀者有巨大的威懾力之外,那麼,對於那些行刑的劊子手們呢?
其實,給犯人施腰斬之刑也是那些劊子手們的“硬傷”,行刑前不是隨便挑選劊子手上去行刑的,而是讓他們自願接下這個活兒,這要求劊子手們必須要具有很高的心理素質才行。
古代做劊子手的大多數都是比較凶狠的,殺個人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在腰斬卻依舊讓很多劊子手為難,這也足以見得這種刑法的殘忍。
劊子手在古代是個容易為自己拉仇恨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的收入非常高,正因為很少有人願意做這個工作,朝廷給他們開出了不菲的薪水。
至於他們接受的“賄賂”錢,這些賄賂大多數來自於那些被行刑犯人的家屬們,同時這也是死刑犯們的意願。
首先從犯人們的家屬來講,買通了劊子手,雖然不能從他們的手中救下犯人的命,但是,他們更希望劊子手們在讓他們的家人死的痛快一點,死後還要留個全屍。
其次就是從犯人自己身上來講,被施以腰斬肯定是活不成了,但是那個過程的痛苦程度有大有小,如果劊子手坎在了腰部以下的位置,即便是身體分成了兩半,但是,他們仍舊會活一段時間,那段時間的痛苦程度我們誰也想象不到,只有被行刑的人才有所體會。
所以,犯人們給劊子手兜裡塞錢,完全是不想承受因為腰斬過後直到死亡那段時間的痛苦。
除此之外,出於劊子手自己的心理原因,他們冒著很大的風險接下來這個活計,也是希望那些刑犯給他們塞錢的,這種心理不難猜測。
如果犯人和他的家人在行刑之前什麼都沒做的話,那這個犯人只能祈禱劊子手在行刑之時手下留情了。
-
7 # 舊時樓臺月
古代統治者為了懲罰犯了錯誤的人,制定了非常嚴厲的處罰機制。在這些處罰機制中,不得不提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處死刑罰。
第一:請劊子手行刑的時候,動作快一點。商周時期,刑具主要是由青銅器製成的,而青銅器質地比較軟,就必須做成斧子。儘管這樣,青銅器製成的刑具還是不容易操作的,因為刑具比較鈍,如果劊子手技術不好或者是動作比較慢,犯人就必須承受更大的痛苦。
第二:行刑的時候能夠砍腰腹以上位置。人體的大多數器官都是在腰腹以上的位置,從腰部中間砍斷並不會導致人立刻死亡。這樣一來,那些死刑犯被砍成兩段之後還活著,還有意識,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身體被砍成兩段,血流成河。
為了能夠讓自己死前不要受那麼大的罪,那些被判處腰斬的人的家屬都會在行刑之前賄賂執行刑罰的劊子手,希望他們可以從腰腹以上位置斬斷犯人,這樣的話就可以傷到器官,加快死亡,減少痛苦。不得不說,腰斬是一項極其嚴酷的刑罰,行刑之前賄賂劊子手讓犯人“好過”一點已經是一種潛規則了。
當時的他用手沾著自己的血在地上寫了好幾個慘字,只想要自己能夠快一點死去,非常殘忍。雍正皇帝在知道情況之後,覺得這項刑罰實在是太過於殘酷,連性格剛烈的他聽著都不忍心,於是下令廢除了這項刑罰。
-
8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不單單是腰斬,砍頭,剁手跺腳,都需要賄賂劊子手。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花了點錢賄賂劊子手,那麼劊子手一下就能把你的頭砍下來,甚至死之前你還有一點意識,但這點意識並不是疼痛的意識。
再之後再賄賂一下刑場上的官人,等到臨行之後趕緊把屍體帶下來,經過簡單的包紮,保不起還能活兩天。當然關於這一點有待存疑,並不是說不相信古人的智慧,實在是傷口感染是個大問題。
賄賂劊子手的必然性劊子手沒有啥特權,簡而言之,劊子手無非就是聽從上級的命令,該剁誰就剁誰唄。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簡單有效的命令,卻讓劊子手在無形之中獲取了一些利潤,因為你剁誰或者不剁誰已經無法選擇,但是你剁她的時候讓她疼或者不疼卻有著很大的話語權。
而古代又非常注重人死後的事情,簡言之,人死時如果有太多的折磨的話,對於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孫後代是很不好的。
就是不給錢怎麼辦?如果碰上硬茬子,人家就是不給錢,讓你看著來就好了,那劊子手怎麼辦呢?
大家也沒有必要懷疑這個技術性,就跟庖丁解牛一樣,這是人家一輩子的職業,只要拿捏的到位,只要練習的久了,多少也會有一些技巧。
-
9 # 小墨史觀
腰斬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方被廢除。
腰斬在行刑時,犯人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來,伏在鍘床或木、鐵的 砧板上,正是 刀俎之間“我為魚肉”的架勢。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 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犯人的家屬往往會打點一下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可以使犯人死快點;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點罪,就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真是殘忍至極。
腰斬這一刑法有人認為是在 雍正朝被廢,當時 雍正皇帝對 俞鴻圖實行腰斬的刑罰, 俞鴻圖被腰斬後在地上用自己的血連寫七個“慘”字方自氣絕身亡, 雍正聽說之後便覺殘忍,命令廢除這一刑罰。但是根據《 清史稿·世宗本紀》及《 清史編年》等史籍記載, 俞鴻圖因納賄營私被誅殺,時判 斬立決而並非 腰斬。而且也沒有關於 雍正皇帝廢除 腰斬的記載。關於 俞鴻圖 腰斬的說法,有現代人 林濤的歷史通俗讀物《正說清朝三百年》。書中聲稱, 俞鴻圖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 腰斬的政府官員,由於行刑時形狀甚為悽慘, 雍正帝亦惻然不忍,遂宣佈廢除腰斬刑。
腰斬之慘,不堪入目!
-
10 # 中華通史五千年
古代的酷刑有很多,腰斬就是其中一種。顧名思義,腰斬就是從腰部將身體斬為兩段。歷史上有很多名人被判處腰斬,例如李斯、晁錯等。人體的腰部靠上一點的地方有很多器官,如肝、膽、腎等。在腰斬的時候,如果直接斬斷這些器官,犯人就會死得快一些,可以明顯的減少痛苦。而人體的腰部靠下一些沒有重要的器官,因此,在腰斬的時候,如果劊子手斬的靠下一些,犯人會掙扎很久才會痛苦的死去。
腰斬俗稱一刀兩斷,是先秦時代的法定刑罰,就是從人的腰部把人砍為兩段,上部分集中了人體的大量器官,下部分則只有少部分器官,這樣就會讓犯人受刑後十多分鐘才死亡,甚至一兩個小時才徹底斷氣。判了腰斬之刑後,可以通過賄賂劊子手下刀時靠近上部一些,這樣人就會斷氣快一些,受的活罪就少一些。死則死矣,如果死前讓你受許多世間難以想象的痛苦,那麼這種死法就會讓許多的人恐懼。著名的一代丞相李斯死前備受折磨,他的兒子跟他一起上的刑場,且要先處死他的兒子,然後對李斯用了俱五刑的刑罰,最後才一刀兩斷,在地上呻吟了半個時辰才徹底斷氣。 所以,被腰斬的人,賄賂劊子手就是叫他下手利落一點,不要拖拖拉拉。不過,能賄賂劊子手的人,一般是家人去賄賂劊子手,你想想都被腰斬了,身上肯定是沒有錢的。最多,說幾句好話,所以,一般是家人賄賂劊子手,然後罪犯在行刑的時候,讓劊子手刀法利落一點,讓受刑罰的人快點死去,沒有痛苦。總之,劊子手可以讓罪犯慢一點死去,也可以快一點死去,所以罪犯的家人賄賂劊子手,也成為一種常態了。而罪犯被腰斬,雖然身上沒錢,但是也要笑臉相迎,給劊子手說幾句好話,讓其乾淨利落,在沒有任何痛苦中死去,這也成為受刑人賄賂劊子手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劊子手做為一種職業,是可以代代相傳的,多次的腰斬生涯及父輩們的言傳身教,使他們己掌握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來把控罪犯的痛苦程度,他們可以根據自已的意願來主宰罪犯是痛苦地慢死,還是痛快地速死,這取決於罪犯的“認罪態度”和孝敬他們的銀子的多少,如果罪犯“認罪態度”好,就往上半身斬,因為人的許多重要器官都在上身,例如,心臟,膽,腎等,反之,就往下部斬,使罪犯神智心醒地深深痛苦而死。
正是因為劊子手掌握著被腰斬人最終的痛苦程度,因而古代人在被腰斬時還要迎著笑臉賄賂劊子手。 這殺人的事居然也被儈子手做成了生意,錢的威力可真是不簡單,當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很多劊子手也是孤獨終老,也算是對他們殺孽過多的報應。不過作為一個普通人,是徹底不必憂慮的,即使犯了事,也不會被這樣大刑服侍的,能被用這種手法處死的人,一般都不簡單。
回覆列表
看電視劇,裡面的英雄人物就義前,都會滿腔豪氣的說:別廢話,要殺就給個痛快的,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實際上,這三句話裡,第一句是廢話,第三句是賭氣,只有第二句,是暗戳戳的哀求。
因為,要是不給個痛快的死法,那受的罪可就太多了。
在古代,腰斬是比較痛苦的死法,但要比車裂、凌遲、炮烙、剝皮……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但是,如果這一斬沒斬好,那估計痛苦程度也不比那些酷刑差到哪去。
所謂腰斬,就是用巨斧或者鍘刀將人的腰部一分為二。中國有名的一些歷史人物很多死於此刑法,比如秦朝的李斯,明朝的高啟。
據史料記載,由於人體的器官主要在上半身,而且執行的部位是在腰部以下接近大腿根的地方,因此腰斬以後人不會立即就死。犯人往往要徹骨的痛苦幾分鐘後才能死去。但是畢竟傷到了大血管,因此造成的失血可以使犯人昏迷。
所以,腰斬犯人受痛苦的程度,取決於執行的部位準不準,而這就要看儈子手的手藝和態度了。
古代,劊子手的地位其實相當低,而擔任這個職務的人大多都是絕戶,但是在那些死囚家屬的眼裡,這儈子手卻是有著關鍵權力的人,
因為他們雖然不能改變死囚的判罰,但是他們可以決定死囚死的痛不痛苦,
所以,就會出現題主所說的賄賂儈子手,換來的就是死個痛快。
但是否還笑得出來,就真的不好說了。
古代,也有很多儈子手藉此斂財。如果沒錢賄賂,他們可能會用一把鈍刀行刑,讓死者的慘狀對圍觀群眾的造成震懾,更是對家屬一種示威。
而如果死者家屬能夠交上一筆賄賂,那儈子手就會採用一把很鋒利的利刃,這樣就能保證一刀下去,讓犯人當即斃命、沒有絲毫痛苦。
所以,就算死刑犯知道自己要死,也不會在臨死前和這些儈子手過不去吧。
就算笑不出來,也要給自己湊上這筆上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