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陸柏熺

    理論上的儲存量從大到小:

    磁帶,光碟,HDD硬碟,SSD硬碟。

    理論上儲存時間最久:

    磁帶,光碟,HDD硬碟,SSD硬碟。

    資料安全方面同樣也是這個順序,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對勁,越是老的怎麼反而各方面都變得更好了,我真的沒有弄錯!在實際的使用由於我們的工具(讀取介質的媒介)發生了變化,所以老的東西慢慢的被淘汰了,慢慢的沒人用了,現在我們使用的硬碟功能最多,可以儲存圖片、視訊、文字等,實際上是很容易壞的,壞了資料找回來也不容易,而想磁帶光碟儲存的時間更久,由於他們儲存資料的方式均不一樣,磁帶比較單純,而硬碟就複雜多了。

    既然理論上越老的東西各方面都越好乾嘛不用磁帶和光碟,用行動硬碟豈不是浪費?原因是我們使用電腦,又不使用錄音機或者宮放了,不方便,而且需要儲存視訊圖片等需要經常瀏覽,而且行動硬碟攜帶方便,所以不用以前的老古董了。

    有一些放了幾十年解密的歷史檔案,都是磁帶儲存的,其實現在有些人為了儲存重要資料不被丟失,將軟體、視訊、圖片等刻錄成光碟來存放的大有人在,而不是放在硬盤裡面;買硬碟然後硬碟壞了丟失資料的情況也應該不少。

    需要注意的是HDD是機械硬碟,SSD是固態硬碟,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是SSD固態硬碟執行速度更快。

    除了行動硬碟,其實現在還有云盤也是我們很熟悉的儲存工具,如百度網盤、115雲盤、藍奏雲等,雲盤比行動硬碟更方便,但是安全性並不是最好的,儲存時間也不是最長的,比如曾經的360雲盤關閉,估計也有人的資料丟失過吧。

  • 2 # 小志的一天

    HDD硬碟、SSD硬碟、光碟、磁帶,哪種儲存容量最大?哪種裝置的資料儲存時間最久?

    毫無疑問是HDD,雖然在消費市場SSD吊打HDD但不可否認,它的優點依舊顯明,相比SSD它更穩定,光碟易劃傷盤面,磁帶目前使用極少,

    一、技術成熟,不易失性。與SSD比較,SSD如果損壞了那麼存在裡面的資料同時也就丟失了,而HDD損壞了,可以修復,同時裡面的資料還存在裡面。

    二、價格便宜容量大,相比SSD ,機械硬碟有著更低的價格,更大的容量。目前西部資料收購的日立硬碟公司推出的氦氣機械硬碟容量達到14G,但價格卻比固態硬碟便宜許多。

    三、夠穩定,舉個例子:如果我們需要記住一千個客戶的電話號碼,我們如果記在電話本里,我們或許會擔心電話本遺失,受潮被水浸泡,翻看次數過多導致電話本損壞等因素。而如果我們把這一千個號碼刻在金屬塊上,我們不用擔心會遺失,被水浸泡,甚至翻看過多損壞。

    即使是個人使用者,其價效比也是不可否認的,很多家用NAS都使用機械硬碟搭建,來用儲存電影、視訊、音訊、圖片等個人檔案。

    而其它如光碟磁帶等都是過時的儲存技術,在安全性和耐用性上早已無法與HDD或者SSD相比。磁帶目前還有公司在用來儲存但,雖不說過時但也有它的優勢。

    最後:隨著SSD固態硬碟技術的更新,早晚有一天價格和穩定性方面會取代現在的機械硬碟,這也是時代的必然,就是光碟被硬碟淘汰一樣。目前SSD容量已達到100TB,是HDD的數倍。

  • 3 # 何以解愁唯有學習

    這幾種儲存方式以磁帶容量最大,機械硬碟次之,再就是固態硬碟,最後是光碟了,按照資料儲存時間來說,和上面的順序也是一樣的,不過磁帶雖然容量和儲存時效以及穩定性上比其它的有優勢,但個人使用者基本用不到,都是面向企業作為長期儲存資料的儲存媒介。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每一種儲存的特點。1,機械硬碟(HDD)是電腦的主要儲存媒介之一,儲存介質為磁性材料,可以通過改變電流來改變磁性,所以可以讀寫,一般讀寫速度在200M/s以下,而且容量較大,即使壞了也可以修復,儲存時效大概有十幾年吧。2,固態硬碟(SSD)現已普及到DIY市場,也是電腦的主要儲存媒介之一,儲存介質大多為快閃記憶體晶片,和機械硬碟比較有不少優點,讀寫速度快,抗震,不存在馬達和風扇等機械部件,但價格太貴,雖然現在的固態容量可以達到很高,但是價格卻高的離譜。儲存時間按照正常來講,應該要比機械硬碟更長,但取決於快閃記憶體顆粒,SLC最好,可以安全儲存10年以上,現在的低價產品就不敢保證了。3,光碟現在很少有人在用,普通的CD和DVD光碟受溫溼度的影響,老化速度很快,一般3至5年就不能讀取了。不過現在的藍光光碟還是比較靠譜的,儲存時間能達到10年甚至更高,但需要價高質好的支撐。4,儲存磁帶磁帶儲存應該是最早的儲存方式之一了,現在的個體消費者已經沒有人用了,但對於企業來講,可以將不頻繁使用的資料放入磁帶,滿足客戶對一些大資料儲存的需要。價格方面相較於其他更加低廉,並且介質穩定,很容易實現長期儲存,時間可達30至50年。

  • 4 # 多屏共享

    最近幾年聽說磁帶有1tb的出現,忘記是否是索尼搗鼓的還有其他單位。本人對於這個東西比較敏感,八十年代錄音磁帶非常多本人1995年就收藏最多收藏到3500個左右。由於質量不能太保證而且磁帶容易損壞,所以後來900多個錄音磁帶我讓tm壓縮變成600多個了。以前比較喜歡這些東西可惜都沒有上傳分享,現在也是這些東西和淘汰了差不多。您提到的磁帶我覺得不可能是錄音磁帶更不是錄影磁帶,有可能是資料儲存的磁帶這樣的東西應該非常少。錄音磁帶的儲存容量比錄影磁帶小,最大容量的錄音磁帶按照時間計算120分鐘質量不好因為磁帶薄了很多。磁帶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攪帶,這樣還需要拆卸修理影響使用。磁帶也容易腐蝕遇到汙染容易變質產生噪音。光碟反而容易收藏但是佔用空間特別大,如果按照百度網盤2tb容量的計算,DVD-ROM 這個4.7gb的光碟可能需要很大的空間因為需要很多個光碟。以前的光碟容量更小像CD光碟700mb以下的也是收藏太多,由於貨幣太少肯定不會購買容量更大的。比光碟更好的應該是USB快閃記憶體卡和USB快閃記憶體盤,可以使用電腦和夠檔次的手機讀取也是優點。軟盤已經可有可無了,但是如果硬碟電腦啟動檔案刪除了以前也可以使用軟盤啟動電腦。至於硬碟還備份了幾個因為兩三個電腦幾年了,只能適合那些東西包括軟盤驅動器和光碟驅動器。軟盤更容易損壞,我還有幾個可以讀取的。而且我還有備份的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還有兩個相關功能的電腦。可惜的是1.44mb的儲存容量,幾乎是可有可無了。但是他說的磁帶說的價格比較低,我我想到了我收藏的1000多的錄音磁帶幾乎都變質了。錄影磁帶也是覺得內容容易損壞,不如光碟。

    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是的,錄音磁帶聲音變質了但是也可以聽到。但是沒有保護太好所以1998年前後買的太多錄音磁帶,2014年前後就幾乎噪音大了特別汙染磁頭。錄音磁帶錄影磁帶而且受潮更不好,特別是灰塵多那些東西20年壽命太長了。光碟也是收藏太多大部分還可以讀取,因為光碟拷貝到硬碟比磁帶容易太多而且幾乎不變質。電腦使用幾年了,發現有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功能的,還沒有看到有磁帶讀取錄音功能的。以前土豆網太多錄音磁帶上傳分享的,我只在2014年前後上傳了一部分有的備份到百度網盤了。我覺得人民辛辛苦苦上傳到土豆網的太多錄音磁帶聲音,如果沒有備份到其他位置幾乎是全軍覆沒了。

    現在敏感的的話題不是磁帶和光碟那個使用更長壽因為沒有什麼意義,我覺得複製拷貝使用方便還是光碟,本人收藏的光碟幾乎都是讀取複製一兩次就儲存在床底下了所以感覺比磁帶質量好。有人說光碟容易劃傷那個是其他人使用,本人收藏的那些東西還是大部分沒有上傳所以如果損壞了也就沒有了。太多東西網路是不能找到的,轉讓了幾個沒有備份就沒有了。

  • 5 # 夢中的神仙689

    08年買的mp4,一直壓箱子,前幾天拿出來試試把裡面照片拷貝出來,9年沒通電,裡面資料完好,好開心,我覺得每隔十年備份一次,也不是什麼難事,可以接受。

  • 6 # 八二年老玩童

    磁帶的容量現在是最高的,而且還在持續發展,儲存壽命的話,不知道大家聽說過一種叫做MO磁光碟沒有,這種光碟的理論壽命據說可達幾萬年。

  • 7 # 靈魂編碼

    儲存容量最大,從大到小排序依次如下:

    玻璃盤>磁帶>機械硬碟>混合硬碟>固態硬碟>光碟>磁碟

    儲存時間最長,從長到短排序依次如下:

    玻璃盤>磁帶>光碟>機械硬碟>混合硬碟>固態硬碟>磁碟

  • 8 # 危笑刺容

    磁帶的容量無疑是最大的。而檔案級光碟的儲存時間可以達到上百年。壽命來說是光碟-磁帶-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固態硬碟的問題是需要加電才能維持資料,而且工藝越新的盤壽命水平越差。

  • 9 # DKink

    儲存容量按照技術發展最大的應該是SSD,光碟和磁帶已經淘汰。

    HDD在容量和價格比上要比SSD好,所以能和SSD僵持,不過最終還是要被SSD淘汰的。

  • 10 # 藍鳥啃蘋果

    以前看過一篇評測,大致如下:

    HDD硬碟(防靜電包裝恆溫10年)、SSD硬碟或sd卡(防靜電包裝恆溫30年,每年需要通電一次檢查)、光碟(最好的10年一般的3年)、磁帶儲存(專用儲存櫃恆溫儲存35年)

    HDD硬碟的碟片壽命很長,主要是電機長期存放會有問題。

    SSD硬碟或sd卡長期儲存不過電可能會出問題

    光碟的背面的圖層磨損和氧化問題嚴重,而且儲存環境要求高,建議光碟正反面都不要物理接觸,而且溫度溼度都要求很高

    專業的磁帶儲存反倒是因為裝置和包裝都很到位,只要儲存環境達標,那麼是很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頻路由器的2.4G和5G兩個Wi-Fi如何合併成一個名稱使用?這樣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