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矛盾大叔UncleFu
-
2 # 江南蓮女
舉個真實的例子,春節前我婆婆熬了一鍋肉皮凍。家裡人多,看外形,有人說顏色好看,有人說太白了,應再加點醬油。品味道,有人說味淡,有人說合適,有人說鹹了。哈哈,同樣的肉凍兒,出來的見解大不同。
再說新版紅樓夢,依我看,寶玉太小了,黛玉太俗了,王熙鳳太溫柔了,表演不細膩,與86版紅樓無法比擬。尤其那頭髮造型,以為《白蛇傳》。
其實聽說《紅樓夢》新拍就不理解,已經有一個經典了,如何超越。拍出效果我不喜歡,但不代表沒有受眾人群,可能有的人就喜歡,不可同日而語。
拍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在給不同的食客做肉皮凍:說顏色淺的,我給你多加點醬油,做一盤;說味道淡的,多加鹽,做一盤;說味道鹹的,再少擱鹽做一盤……
再有,人總要給自己找點兒事幹。別人拍了經典,我認為我可以這樣拍,那就拍了。
人做事總有自己的理由。我們不想看的、看不慣的,不看就是。
因為有太多爛觀眾,觀眾的品味和需求,決定了市場的基本面。有些觀眾就需要低俗的作品,喝慣了劣質小燒,你就是給他茅臺還喝不慣呢!抽慣了旱菸,中華煙嫌沒勁。就像羅胖跨年演講裡提到的小鎮青年,成就了戰狼。製片人就是企業裡的營銷總監,根據觀眾胃口定方向,導演就是產品總監,把東西按市場需求儘量做好,演員嗎?就是外包裝,尤其是偶像派,就是過度包裝的月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