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窯院,是古代人們穴居生存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約2000年的歷史。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儲存較好,特別是陝縣西張村鎮的廟上村,據說有“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奇妙景象,其中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歷史,住了六代人。 黃土高坡孕育的穴居文化 塬,這種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區並不多見,它原指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中間平坦。在陝縣,這種地貌十分平常,它們由厚為50米~150米的黃土構成。而黃土則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積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構成,土質結構十分緊密,具有抗壓、抗震等作用,為挖掘地坑院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開啟陝縣地圖可以發現,一個這樣的塬可以覆蓋一個鄉鎮,甚至覆蓋兩個鄉鎮。陝縣近百個村落的近萬座地坑院,就集中分佈在東凡塬、張村塬和張汴塬三大塬區上。 這三大塬區,正處在仰韶文化遺址上,在這些塬上的人馬寨、廟上村、窯頭等地,都有仰韶文化遺蹟發現。而仰韶文化時期,正是人類穴居文化的成熟階段。
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窯院,是古代人們穴居生存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約2000年的歷史。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儲存較好,特別是陝縣西張村鎮的廟上村,據說有“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奇妙景象,其中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歷史,住了六代人。 黃土高坡孕育的穴居文化 塬,這種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區並不多見,它原指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中間平坦。在陝縣,這種地貌十分平常,它們由厚為50米~150米的黃土構成。而黃土則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積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構成,土質結構十分緊密,具有抗壓、抗震等作用,為挖掘地坑院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開啟陝縣地圖可以發現,一個這樣的塬可以覆蓋一個鄉鎮,甚至覆蓋兩個鄉鎮。陝縣近百個村落的近萬座地坑院,就集中分佈在東凡塬、張村塬和張汴塬三大塬區上。 這三大塬區,正處在仰韶文化遺址上,在這些塬上的人馬寨、廟上村、窯頭等地,都有仰韶文化遺蹟發現。而仰韶文化時期,正是人類穴居文化的成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