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兒遊世界
-
2 # 吶喊1971
小時候寒暑假都去農村舅舅家玩,印象裡看過幾種老物件,而且我家以前也有一些可以稱得上老物件的東西。但是那時沒有相機,所以這些東西沒能留在照片上,只能刻畫在記憶中。
第一張照片轉自網路,兒時印象比較深刻的東西,是一種燒炭的熨斗,七八十年代農村愛美女孩互相借用頻率比較高的東西。
第二張照片轉自網路,我家以前也有,是補襪子用的撐子。
第三至最後一張照片都是我以前見到時拍的。第三張是東北人家冬季幾乎家家都有的酸菜缸,儲備整個冬季主要的蔬菜。
第六張照片的場景也幾乎是東北人家的標配了,年畫,鑲照片的鏡框……
最後一個是農村有牲口的人家都有的馬槽,記得兒時玩捉迷藏我經常藏到裡面。
還有好多現在已經看不到的老物件比如我們小時候穿的布鞋,都是自己母親親手做的,夏天母親為我們準備冬天的棉衣棉鞋,冬天準備夏天的,很辛苦!做鞋的時候需要紙質的鞋樣子,類似現在的拓版,按照型號大小也不一樣。
-
3 # 智慧石來隕轉
村頭有個舂,一個石頭挖個坑,安上木頭長長的象個翹翹板。還有個象雙槓的扶手。用腳踩,原本舂米的,有了電夾米不用了。改為舂炭。鐵路邊掃的黑色顆粒,舂成粉和上泥做成球狀。那個就是煤球。不耐燒,一頓飯加幾次煤。
-
4 # 天地遺珍
農老物件很多,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農具類,如犁、耙、水車等。
二是生活類:鍋、碗、瓢、盆等。
三是文化娛器具類: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羅鼓傢什等。
四是紅裝服飾類:姑娘出嫁時坐的轎子、孃家賠送的盒、盆、箱,繡品、頭飾等。
五是木雕類。
六是文房用品類。
還有文玩、燈具、瓷枕等類別,每一類中,都是一個小系列。
我出生在農村,在我老家附近就有一個全國有名的古董市場,每次回老家我總喜歡去逛逛,在市場裡就有很多農村的老物件。
這些老秤砣就是我在古董市場上的一個攤位上看到的,當時看到這些鏽跡斑斑的老秤砣感覺不可思議,誰會買這些東西?可是店主卻說這些舊秤砣價格不菲,有的一個能賣到100元。
這是農村的一些純實木的老門扇,這都是在農村裡收購上來的,然後經過修補洗刷,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據說一些年代久遠的門扇能賣到上萬元。
這是鄰居大哥家的舊縫紉機,大哥說這個縫紉機有年頭了,這臺機子質量非常好。記得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媽媽用縫紉機自己做的,現在農村年輕人有縫紉機的不多了,衣服大都是買著穿了,做的很少很少了,縫紉機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特別流行,也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吧。
這些老式的二八腳踏車60後,70後記憶尤深吧!記得小時候學著騎腳踏車就是這種車子,我屬於很笨的那種,同齡的孩子一天就會騎了,我足足學了一個月,家人在後面扶著我騎的很好,一不扶我就摔倒,學騎車子這件事讓家人笑話了好久。
農村喂牛餵馬的食槽,現在也很值錢了,很多有錢人買了這樣的石槽放在庭院裡作為一景觀。
鐵皮手電筒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每家都有,那時候家裡沒有電燈,晚上漆黑一片,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去廁所,有了手電筒就不那麼害怕了,它的用處可真大!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式樣的手電筒了。
老榆木的木頭門。現在農村蓋新房都是紅色的大鐵門了,木頭門已不見蹤影。這些老榆木木頭門在市場上很值錢,物以稀為貴吧!
五六十年前的實木頸枕,這不止是頸枕,還是一個首飾盒。我很喜歡這種小物件,看著那陳舊的木紋,愛不釋手。
這種椅子見過麼?我感覺這種椅子是農村有錢人家做的椅子,下面的三個抽屜應該是放錢的,很適合生意人用。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搓衣板是以前人們洗衣服用的,和棒槌一起成為以前洗衣的工具,現在被洗衣機代替了。搓衣板有一整塊木板組成,兩端分別有一塊平坦部分,中間由20到30條溝槽組成,精緻的搓衣板溝槽分兩種,一種寬槽用來搓洗粗布厚衣,一種窄槽用來搓洗單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