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虎哥IP俱樂部

    用微積分的理念來對抗未來的不不確定性

    對抗不確定世界的答案

    這個世界給了我們一個圖形?然後說:請你求出面積。可是,這個圖形既不是三角形,也不是矩形,既不是菱形,也不是圓形,我們甚至無法確定它的形狀。面對這種不確定性,以從前累積的所有演算法、公式全部失效,怎麼辦?

    在我看來,對於應對現實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破解世界的複雜性,微積分提出了三個極具現實意義的建議:

    無窮切割:把不規則的不確定的未來,切割成儘可能小的可控單元。

    單元求解:活在當下,把每一個單元都做到最好,無限趨近完美。

    持續累積:不爭一朝一夕,持續累積當下的勢能,美好未來會自然呈現。

    東方講求天人合一,推崇感性和諧,思維的特點是綜合;西方講究理性邏輯,思維特點是分析。那麼什麼是分析呢?就是大事化小。比如一部蘋果手機,攝像頭、電池、晶片會在全世界不同的工廠分開製造,最後在中國組裝。西方的這種理性分析思維,在微積分這裡的得到了極致體驗。微積分,首先是微分,然後是積分。

    微分就是切割,而且是無窮盡的細分切割。

    舉個例子,上面那個你不能確定是什麼形狀的圖形,讓你求面積,怎麼辦?

    所有你學過的歐式幾何的公式都一概用不上。這時候牛頓和萊布尼茲跑出來說,我們有辦法。先把這個不規則的圖形無窮盡的細分切割,記住,不但是細分切割,而且是無窮盡的細分下去,你切的越細,每一個單點陣圖形,就越接近一個矩形(是接近而不是就是),長乘寬,一個矩形的面積就輕易的算出來了。

    積分,就是持續精進,不斷累積勢能。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就是把無數個這些近似矩形的面積加起來,其總和,就是這個不規則圖形的近似面積。

    透過細分,把不確定和不規則的物件,變成可控的、規則的、確定的、容易完成的業務單元,完成每一個單元,然後求和,就是微積分思想的精髓。

    聖人終不為大

    不規則的世界,不確定的未來,企業如何自處?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微積分在200多年前給了我們一個回答:微積分,先微分,再積分。類似的觀點,中國的老子在2000多年前也提倡過: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做小的智慧,做小的世界觀。對於小企業,剛剛起步的創業者來講是指,要善於把不規則世界,不確定的未來,切割成可控的業務單元。去把每一個業務單元做到極致,然後不斷累積自己的勢能。透過做小企業獲得了對不確定未來的掌控感,同時也實現了有限資源的聚焦。

    對於大企業來說,軍團建制的大規模戰爭已經越來越少,現在需要化整為零,把大恐龍拆解成一個個極其靈活的類似美軍海豹突擊隊的小團隊,像任正非所說的,讓聽得見炮聲的人指揮戰鬥、進行決策。稻盛和夫用“阿米巴模式”締造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海爾近幾年也在“大平臺 小公司”方面成效顯著,與此同時韓都衣舍的專案制也在電商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做小企業實現了多元化和靈活性,以此來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 2 # 隨便叫圓吧

    人生幾十年,未來路漫漫。未來到底會怎麼樣呢。這也常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那麼,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這樣你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從滿足感中確定未來的方向。

    其次,珍惜時間,多讀書,多學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可見學習在人生中,是多麼重要。只有你見識廣了,你才能把握未來。

    最後,多和朋友交流,聽聽她們的意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期間宅在家,常常感到焦慮煩躁,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