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清之韻
-
2 # 庭蔭囀鶯
究竟什麼重要?這要看當時的環境,看具體的情況。
人們都知道遼瀋戰役打長春的時候,因為長春是偽滿日本侵略者的首都,一切防範設施都相當完善,所以我軍採取的是圍困辦法。過去說小亂住城,大亂住鄉。同時,長春城內的有錢人都往城外跑。當時外圍有我們共產黨的解放軍在圍困國民黨軍隊,防備他們逃出包圍圈內外夾擊。裡面的國民黨軍隊死守,他怕共產黨的軍人混進去。於是兩軍中間形成一個夾層。當時有一個叫關性純的女的,是寧安糧貨商人關祥的女兒,是長春城內通官府的一個富戶人家媳婦,他和另一家的一個媳婦同時出逃,隨身帶了些個金銀細軟。
在被圍困在中間的日子,因為沒有吃的,餓死不少人。和關性純她們困在一起的,有父子二人,好像是給軍隊餵馬的,隨身帶一些用馬料高粱做的乾飯,那個女伴用隨身的金子換了一些飯吃,關性純沒捨得,結果餓得不行的時候,那個女伴喂他高梁飯,實在是難以下嚥,他餓死了。女伴感謝那個馬伕父子, 把關性純的錢也給了那父子倆。
這是我老媽經歷的實事。我老媽和關性純是同學。
這個事實說明,在糧食充足,環境好的情況下,應該是錢重要。如果真的沒有糧食的時候,再多的錢也沒用。
-
3 # 使用者671125288359
糧食重要還是錢重要,這要看什麼年帶,當今社會我認為錢重要,只要有了錢,一切都能解決,但是要在饑荒年那就是糧食重要啦,聽說過金瓜的故事嗎,我們山東有一種瓜叫金瓜,為什麼叫金瓜呢,話說,有一年發大水兩個人被衝到一棵大樹上,一個窮人抱著個瓜,他餓了就背幾口,而另一個財主抱著個金元寶,一連幾天餓的不得了,他看到窮人餓了就吃瓜,心想我抱著金元寶早晚會餓死的,所以就問窮人,你的瓜讓我吃幾口,行嗎?以後我的金元寶分給你一半,窮人說我不要你的元寶,又不能吃,後來財主餓壞啦,就說我把金元寶全經你,讓我吃幾口總可以吧。窮人還是沒同意。時間長啦財主抱著抱金元寶活活餓死,而窮人有瓜吃著沒事,等大水落後,這個窮人就抱著金元寶回家去啦,以後就得名金瓜。所以說在特殊年份有錢不一定能買到糧食,特殊情況下糧食比什麼都重要。
-
4 # 新農志
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也沒必要去比較,在特定的場景下糧食重要,錢也很重要,單純的將兩個詞彙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客觀的。
迴歸到原始社會,錢根本不值錢,在那個以物易物的年代,想要獲取別人的資源那就必須用自己的資源去換取。在當時的生存環境下,當時的人們還沒有錢這個概念,如果用現代的錢去換取他們的糧食,搞不好還要挨頓揍。所以,在那個社會體系里根本不重要。
中國解放初期,很多賣貨郎挑著擔子去農村換貨,其實就是近代以物換物的典型,比如糖人、線、針、膠水等,老百姓可以用雞蛋、玉米、小麥、廢銅爛鐵、頭髮等東西與其交換。最近又出現了舊手機換臉盆,其實都是類似的意思。
只不過隨著社會體系的演變,以物換物逐漸被替代了,像最初的替代品貝殼、銅錢、銀錠等,也是“物品”範疇,只不過相對而言更加稀少珍貴,人們便賦予其價值,變成了貨幣,也就是錢。
後來,人們習慣用錢來衡量一個人的財富,比如腰纏萬貫,所以此時的社會體系當中,錢還是比較重要的。
(這些銅幣其實也是物品,糧食也是物品,用銅幣可以換糧食,糧食也可以換銅幣)
再回歸到古代或現代,以中國為例,起初用於交易的“流通代幣”叫銅錢、銀錠、黃金等貴重物品,因為朝代的更替,各國使用的“代幣”也是不一樣的。像貝殼、銅錢、刀幣、方孔錢、銀票等,這都是代替“物品”與物品進行交換,但是這種“代幣”並非可以無限量或者誰都可以發行,它是需要有一定的信用背書的。
在古代,只有官方有鑄造錢幣的權利,大家也經常看電視劇,裡面的銀票實際上就是為了方便交易的一種產物,在古代交易使用的大多是銅錢和銀錠之類的東西,但是銅錢和銀錠攜帶又不方便,所以只能將自己的錢財存在錢莊了,錢莊開具票據,即銀票。
說的直白些,就是我們將錢存在錢莊,錢莊給你票據,這個票據是不記名的,不管是誰擁有了這個票據都可以去這家錢莊的任意一家換成錢。
(像雞毛一樣飛裡面,雞毛就可以換糖,同樣雞毛也可以換糧食, 糖也可以換糧食)
可能很多人認為我說的這些與問題沒有關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糧食是“物品”,而錢是“物品”演變而來的,在近代社會體系中,錢其實就是物品,糧食的本質也是物品,所以糧食其實跟錢是一回事,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收穫了糧食可以換錢,然後用錢去購買其他物品,同樣其他人也可以生產其他物品賣掉換錢,然後再購買糧食,這就是一個消費迴圈。
而其中為了便於管理、方便統一,“錢”就是某種物品的替代品,目前各個國家標榜的就是“黃金”,每個國家按照其國家信用、黃金儲量來控制國內貨幣的多寡。
所以,如果單純的問我糧食和錢哪個重要,我只能回答都重要,因為在非極端環境下,兩者本質一樣。但對於一個餓了三天的人來說,給他錢他雖然會要,但絕對沒有一碗飯來的實際;同樣,我們看中一輛汽車,用糧食雖然也能換來,但還是沒有直接用金錢購買來的直接。
所以,不能直接、單純的判斷哪個重要,因為在非極端環境下,沒有糧食吃我們會餓死,沒有錢花我們將寸步難行。
-
5 # 如義齋人
錢重要?還是糧食重要?這是一個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的古老話題!
“狀元榜眼,不如半碗稀飯 ;文魁武魁,不如半斤鍋盔(乾糧)”。這是傳統戲曲《教學》中,那位“三天沒見過五穀的面”的何為貴先生在飢餓窮困中走投無路心境的真實寫照。
從記事時候起,每當遇有“浪費糧食”的現象,老年人總會說起過去人們捱餓沒飯吃的饑荒時期…… 說起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的陝西年饉,有一個現象最奇異,餓死人自不必說,還有,飢餓的老鼠能把裝糧食的大瓷缸咬個洞,豈不知糧缸也是空的……
對於生活在和平時期的現代人來說,很難體會到真正的飢餓滋味,所以,也就根本無法體會到“糧食”的重要性, 於是,“有錢就有一切”似乎就成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的確,有一句說的好,“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在商品社會尤其如此。有錢就有一切,沒錢寸步難行,死路一條……但是,此話的前邊還有一句,就是“錢不是萬能的”,這在饑荒和動盪年代的教訓尤其深刻!
說起錢的重要,我們有些朋友很是可愛:“非常時期,有錢人可以屯糧,到時候可以換來更多的錢財……”看似千真萬確,但是,正是在這樣的“非常時期”,許許多多的有錢人卻正是守著萬貫金銀財寶的家產活活餓死的……
在古代,“錢”,還有一個別稱叫“鄧通”。鄧通其人,是漢代景帝的寵臣,因相士稱其要被餓死,皇帝特賜其一個銅山,還有鑄幣的權力,但儘管如此,鄧通的最後,仍然難逃餓死的厄運……
“寧作太平犬,不作戰時人”,“寧叫死爹孃,不叫改朝換帝王”…… 這些古老的諺語在今天再被提起,似乎已很遙遠,也太過危言聳聽了。其實,本意無他,只是希望今天的我們: 格外的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倍加珍惜那看似很不值錢的每一口飯、每一粒糧食!
居安思危,最顛撲不破的真理
-
6 # 田地間92792765335
從前有個皇帝給一個老農打賭,
皇帝說:金子重要。他認為有金子可換錢,有錢沒什麼買不到。
老農說:糧食重要,餓了我可弄來吃,沒有錢可把糧食賣成錢,那我就什麼都有了。
皇帝心想:整個天下都是我的,我什麼也不缺。
老農想:你有錢我糧食不賣給你,你的錢填不飽肚皮。皇帝索性就給老農打賭:兩人約定出去走一程,老農說:行,我們往大山上走。答成協議後,皇帝帶著許多的錢。老農把糧食加工乾糧,另外帶點水。第二天一早兩人便在約定地點同時出發,走啊走,終於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大山,不知不覺以到響午時分,皇帝說:累了,我們歇會再走吧,老農說:行。兩人分別就坐下來,老農覺得有點餓了,便拿出自備的乾糧在一旁得意的吃起來,時而喝一口水。皇帝見老農吃得真香,赿看趆心慌,自已又只帶了許多錢故不能吃。便說:哎老農,我把我這所有的錢給你,你把你的乾糧賣點給我,我實在有些餓了,很想吃點東西,行不?老農很為難地說:賣給你了我吃什麼?最後皇帝知道什麼重要了。
相信劇友們也知道什麼重要了?只有那些不顧農民收益,又怕土地荒廢的理論專家們才不知道,只知整錢,腦子裡從不把全國各行各業超個農民收入的差距拿來晒一晒,不就知道農民為什麼拋荒土地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嗎?
-
7 # 無憂174343621
糧食?錢?那個重要,重要的是看要那個。
“民以食為天”,食是糧食做成的,糧食是維持生命生存的唯一物質。當飢餓殃及生命的時候,自然是糧食重要,唯一的只有糧食能解決飢餓問題。
糧食固然重要,但是有錢也可以買到,不過是貴與賤而已,就象眼前的豬肉一樣,有錢照樣能吃的起,只不過是漲價,怎麼都是無謂,可你沒錢,漲與不漲都是吃不起,除非自己產下。如果疾病危及生命的時候,你縱有糧食在收費處交糧食有人要嗎?能換來拯救生命的藥嗎?
現在在有錢就有糧的情況下談糧和錢那個重要只是白磨嘴皮子,各自都有理,大家都在拚了命的掙錢,農民拋下了生產糧食的土地都跑到城裡,生產一天手機,生產一天汽車電動車或建一天樓掙的錢是生產糧食一月的收入,一月的收入賣的糧夠一個人三年吃,怕餓肚子嗎?有錢你生產好在那放好由我挑選。
到底那糧食重要或是錢重要?如果有一天糧食就象眼下的豬肉一樣,一天幾漲,見漲就翻幾倍,那時大家的看法或許有70%的相同。
-
8 # 分貝民
錢,古""泉""也,也就是水。渴時如甘露,人人離不了。但,凡事皆有度。超了限度,物極必反。珍寶也會成為累贅。錢水太深,波浪滔天,一不小心,就會淹死自己。正所謂: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
俗語云:錢是膽,衣是毛。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說明錢極其重要。但,糧食更是命根子。民以食為天。家裡有糧,心中不慌。備戰備荒為人民,永遠不會錯,永遠是經典名言。錢,有用的時候,人人追逐,視若珍寶;無用的時候,就是廢紙,如同垃圾。
偏僻、閉塞、窮苦山溝裡的老農民,一年從頭到尾,不花一分錢,自力更生,勤勞節儉,自耕自食,不會窮死。大城市裡的百億富豪,一年不讓吃飯,天天躺在世界頂級醫院裡,享受教授專家最優質的療養服務,能活多長時間?!
兵荒馬亂、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的時代,窮人不會坐等餓死,必然會吃大戶——冒險搶糧!
但,能夠成功搶到糧食,活下來的窮苦人,極少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武器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有武器、有實力,才能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才能守住自己的勞動成果。沒有武器和實力,一切豐碩業績,都會付之東流。
一句話:金錢、糧食、經濟、利益,永遠在大炮和導彈的射程之內。
-
9 # 周永根1
當然糧食重要!"民以食為天",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市埸,這個國家就沒有安全感。假如遇到災荒年或是戰爭,那更不得了,這個國家一定大亂。所以每個國家都會儲備大量的糧食,來應對突然其來的情況。有人說我們國家有大量的農田荒蕪,無人耕種,那是在胡說,是不切合實際的說法。當然也不是說沒有,除了有些退耕還林的,還有一些不適合種糧食作物的,也有一些山田,由於搬遷或是農民務工,造成荒廢這是有的。總體上說,中國所有農田都種糧食也不夠供應市埸大半年的。所以進口糧食就成了大頭。是的,糧價不漲會應響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如果糧價上漲我們國家在進口糧食上化得更多,這是一個兩難的決擇。
-
10 # 一食之間
錢,是財富的象徵。糧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比錢重要,是肯定的,不論哪裡人,都要吃飯。不論什麼時候,糧食永遠是最重要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如今社會 錢能買到一切的物質需求 糧食只是物質需求的一類 所以錢重要 但在特定的狀況下 錢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或處在惡劣的條件下 那又是糧食重要 民以食為天 有錢又不能當飯吃 所以我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古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糧食成為延續華夏燦然文明的基石,雖然如今的社會已經發展的不錯,但是如果要說是糧食重要還是錢重要這個話題就要認真說一下了,雖然在許多人眼裡錢是萬能的,但如果避開進口不說,隨著土地資源的越來越少,一旦鬧糧荒你,怕是有錢也難解決溫飽。正是由於我們如今溫飽不愁,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實現自我價值,正是因為最重要的糧食承載著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是被大家認為理所應當的事了,如果從非洲幾個貧窮國家看,糧食才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許對於一部分富豪來講可以選擇移民,但是離開了自己的故土真的會過得舒服麼?社會不論發展到什麼階段,糧食永遠與我們密不可分,作為農民我們應該該感到自豪,沒有農民朋友辛苦勞作,如何支撐起社會的穩定發展,農民是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同時珍惜我們碗裡的每一粒糧食。可曾記得學過的那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質發達的社會,為人父母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讓他們知道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家庭傳統教育不可少啊。從大層面上講,糧食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基礎,國家有大型的儲備糧倉,曾幾何時還記得電影有句經典臺詞是“家有餘糧心不慌”,這就充分說明了糧食的重要性,對於這個話題,農村一位大爺說過:錢固然重要,到那時如果到來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的時候,再多的錢也就路一堆廢紙一樣。
回覆列表
戰亂年代發生這樣一個故事:民國軍閥混戰時期的河南某地,烽火陡起人們為了逃避戰火;舉家遷徙流離,人們帶上生活必須品踏上逃生之路。有兩個窮兄弟家裡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帶,帶上僅有的兩口袋地瓜片跟著逃亂大軍上路。而同村的一家財主,家裡東西太多也不可能全部帶上,老財主心想:只要帶上金銀財寶何愁買不到東西,所以逃亂時只帶金銀不帶其他!
逃亂不只一日,走了兩天老財主拿著錢去買食物;沿途卻不見有人賣吃的,全家人餓得頭昏腦漲。逃亂的人流中就是有糧食也沒人賣,因為此時糧食就是命根子所以就是拿著錢也不到吃的。
正在老財主唉聲嘆氣的時候,抬頭看到路邊坐著的兩兄弟身邊放著兩大口袋地瓜片,遂上前詢問地瓜片賣不賣?兩兄弟抬頭看到是同村的財主,平時沒少吃財主的虧,見財主要買他們的地瓜片,心想:你也有求我的時候!我就是賣也要狠狠敲一竹槓。便沒好氣地說:你買我們的糧食出得起價錢嗎?老財主連聲說:你要多少錢我給多少!見此情景老大答應賣一口袋。兩二因平時窮怕了,此時看到老財主捨得出錢。心想我何不兩口袋都賣給他,狠狠敲一筆轉眼我就是有錢人了,所以不顧老大反對把兩口袋地瓜片全部賣給老財主,老財主也幾乎掏光全部家當。老財主家人問老財主為什麼出那麼多錢只買兩口袋地瓜片?老財主說:此時有吃的才有命在,有命在以後太平了就能賺得到錢,沒有吃的命也沒有了,錢又不吃就沒有什麼用!家人一聽恍然大悟。
賣地瓜片的兩兄弟抱著賣地瓜片的錢,陶醉在當有錢人的喜悅當中。短暫的喜悅過後,肚子咕咕叫,這時他們才意識到要吃東西,可是他們身上卻沒有可吃的東西了!遂拿錢到處買吃的,可是什麼也買不到,回頭拿錢找老財主希望買回自己賣出的地瓜片,老財主說什麼也不賣!最後兩兄弟什麼也沒買到,最後活活餓死在逃亂的路上。
而聰明的老財主一家靠兩口袋地瓜片,走過逃亂的路途,最後回到家鄉重振家業,過上財主的富足生活!
朋友們,通過以上的故事你們說:糧食重要?還是錢重要?
當今農村普遍出現撂荒現象,已經沒有多少人種糧食了,假如世界出現大動盪,中國現在大量進口糧食,到時別人卡中國的脖子,不賣糧食給中國,你就是拿錢也買不到糧食,這是可怕的景象!可以說在和平時期,有錢能辦很多事但不是有錢能買一切,而糧食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活命的唯一!
現在我說糧食比錢重要,很多人會嗤之以鼻!認為我是腦殘。我是經歷過飢餓的人,深知:寧救飢人一口,不施飽人一斗!和平時代也許錢能買到一切。但特殊環境下金山也換不來一頓飯!誰也不敢擔保不會遇上這種特殊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