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現代·何其芳
今宵準有銀色的夢了,
如白鴿展開沐浴的雙翅,
如素蓮從水影裡墜下的花瓣,
如從琉璃似的梧桐葉
流到積霜的瓦上的秋聲。
但眉眉,你那裡也有這銀色的月波嗎?
即有,怕也結成玲瓏的冰了。
夢縱如一隻順風的船,
能駛到凍結的夜裡去嗎?
何其芳,現代詩人,散文家等,現代詩是何其芳比較喜愛和運用的一種文學方式。他的早期作品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他看不慣現實的醜惡,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走;他很嚮往美好生活,但同時缺乏激情。所以很多作品都在寫懷念、憧憬、夢幻,最後留下的只能是寂寞和憂鬱。
在詩歌方面,當初他很講究完整的形式、嚴謹的韻律、和諧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意境來。所以他的詩很有細膩感和純美感。
這首詩開篇透過冷色的格調把情景和人帶入了清冷的氛圍中。這個夢不是其他顏色,是銀色,以景寓情,晚上萬籟俱寂,浩瀚太虛中月色皎潔已經是深秋了,所以晚上很清冷。古人把月亮比喻成銀盤,所以發出來的光也應該是銀色。同時這個夢也如皎潔的月光一樣純美。
第二句用白鴿和沐浴的翅膀,更加鮮明的說明這個夢很純潔,這份思念很純潔。鬥轉極下就想馬上飛過去與心愛的人相遇,白鴿本來已經很白,又加上沐浴後的翅膀,這表夢和愛情都很純真。白鴿是傳遞資訊的使者,這表思念至深急切。
第三句用素蓮表達對愛情至真至純,素表貞潔,蓮表戀。蓮在古代也表示愛情,示愛的意思。而蓮又出淤泥而不染,表純真高潔的情感。後面用墜下的花瓣表對情人的這種思戀已經到了深如似海的地步了。也表示這段感情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了。
第四句用梧桐葉表達對愛情的悲傷和無奈,以及孤獨憂傷。古代用梧桐葉表達了一種孤獨悲傷的情懷。如宋代的周紫芝的一首詞寫到: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都是在表達離別思苦的情感。作者用梧桐葉也表達對愛情的高貴和專一。因為梧桐樹是鳳凰的專棲之地,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鳳凰高貴,百鳥之王,她所棲之樹也是樹中的貴族。
後面峰迴路轉,如夢初醒,知夢畢竟是假,不能成為現實,所以這後面幾句表達了對離別思念之苦的無奈和憂傷。詩中很多地方都有呼應。“冰”與“月波”相呼應。
“冰”表深秋,冰因為比水寒,暗指愛情冷卻到冰點。“波”如流水。懷念卻無法相見,也沒有人可以傳遞詩人的思念。於是詩人將自己的一片真心託付給流水,讓流水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對方,好讓他感受到來自遠方的思念。詩人用“冰”與“月波”象徵著自己愛而不能得到的情感。
另外,“秋聲”與“凍結的夜”相呼應。“悲秋”是主旋律,如《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中“秋聲”同樣表達著詩人的愁苦與思念。“凍結的夜”是指深秋的夜。當人一到了秋季,自然就會有很多思緒和傷感,這是景對人的一種影響眷顧。
“凍結”與“玲瓏的冰”相對應。“凍結”與“冰”同時寓意著愛情冷卻到冰點。即使“夢”是一艘順風順水的船,料想也到達不了伊人的心裡。
整篇格調低沉清冷,但富有想象力,用古典悽美的詞牌與現代夢幻般手法結合,使整篇跌宕起伏,運用前後相呼應的形式使詩整體上顯得比較嚴謹。結尾比較倉促,有種瞬間被拖拽過來的感覺,使得上下的銜接上失去了活力。可能是作者一瞬間的想法,也是瞬間的希望,用船表示如果還有希望的話那該多好呀。不過總體上這篇詩歌的韻味不錯。
《月下》
現代·何其芳
今宵準有銀色的夢了,
如白鴿展開沐浴的雙翅,
如素蓮從水影裡墜下的花瓣,
如從琉璃似的梧桐葉
流到積霜的瓦上的秋聲。
但眉眉,你那裡也有這銀色的月波嗎?
即有,怕也結成玲瓏的冰了。
夢縱如一隻順風的船,
能駛到凍結的夜裡去嗎?
何其芳,現代詩人,散文家等,現代詩是何其芳比較喜愛和運用的一種文學方式。他的早期作品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他看不慣現實的醜惡,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走;他很嚮往美好生活,但同時缺乏激情。所以很多作品都在寫懷念、憧憬、夢幻,最後留下的只能是寂寞和憂鬱。
在詩歌方面,當初他很講究完整的形式、嚴謹的韻律、和諧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意境來。所以他的詩很有細膩感和純美感。
這首詩開篇透過冷色的格調把情景和人帶入了清冷的氛圍中。這個夢不是其他顏色,是銀色,以景寓情,晚上萬籟俱寂,浩瀚太虛中月色皎潔已經是深秋了,所以晚上很清冷。古人把月亮比喻成銀盤,所以發出來的光也應該是銀色。同時這個夢也如皎潔的月光一樣純美。
第二句用白鴿和沐浴的翅膀,更加鮮明的說明這個夢很純潔,這份思念很純潔。鬥轉極下就想馬上飛過去與心愛的人相遇,白鴿本來已經很白,又加上沐浴後的翅膀,這表夢和愛情都很純真。白鴿是傳遞資訊的使者,這表思念至深急切。
第三句用素蓮表達對愛情至真至純,素表貞潔,蓮表戀。蓮在古代也表示愛情,示愛的意思。而蓮又出淤泥而不染,表純真高潔的情感。後面用墜下的花瓣表對情人的這種思戀已經到了深如似海的地步了。也表示這段感情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了。
第四句用梧桐葉表達對愛情的悲傷和無奈,以及孤獨憂傷。古代用梧桐葉表達了一種孤獨悲傷的情懷。如宋代的周紫芝的一首詞寫到: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都是在表達離別思苦的情感。作者用梧桐葉也表達對愛情的高貴和專一。因為梧桐樹是鳳凰的專棲之地,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鳳凰高貴,百鳥之王,她所棲之樹也是樹中的貴族。
後面峰迴路轉,如夢初醒,知夢畢竟是假,不能成為現實,所以這後面幾句表達了對離別思念之苦的無奈和憂傷。詩中很多地方都有呼應。“冰”與“月波”相呼應。
“冰”表深秋,冰因為比水寒,暗指愛情冷卻到冰點。“波”如流水。懷念卻無法相見,也沒有人可以傳遞詩人的思念。於是詩人將自己的一片真心託付給流水,讓流水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對方,好讓他感受到來自遠方的思念。詩人用“冰”與“月波”象徵著自己愛而不能得到的情感。
另外,“秋聲”與“凍結的夜”相呼應。“悲秋”是主旋律,如《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中“秋聲”同樣表達著詩人的愁苦與思念。“凍結的夜”是指深秋的夜。當人一到了秋季,自然就會有很多思緒和傷感,這是景對人的一種影響眷顧。
“凍結”與“玲瓏的冰”相對應。“凍結”與“冰”同時寓意著愛情冷卻到冰點。即使“夢”是一艘順風順水的船,料想也到達不了伊人的心裡。
整篇格調低沉清冷,但富有想象力,用古典悽美的詞牌與現代夢幻般手法結合,使整篇跌宕起伏,運用前後相呼應的形式使詩整體上顯得比較嚴謹。結尾比較倉促,有種瞬間被拖拽過來的感覺,使得上下的銜接上失去了活力。可能是作者一瞬間的想法,也是瞬間的希望,用船表示如果還有希望的話那該多好呀。不過總體上這篇詩歌的韻味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