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之意
-
2 # 四季文史
古有妹喜嗜血殘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又有蘇妲己禍亂蒼生,歷史上類似的女人,她們仗著君王的寵信,有的禍亂宮闈,有的胡亂干政,做出了泯滅人性,令人髮指的無道之事,留下了千古罵名。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上官婉兒,她可不是什麼狐媚妖女,她可是一位難得的“巾幗女相”。
上官婉兒的才華、膽識和睿智,在當時是譽滿唐廷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武則天能在廟堂之上呼風喚雨,少不了上官婉兒這位幕後軍師的。那麼這麼優秀的女人,為何會一生未嫁呢,至於是不是武則天阻止她婚嫁的,已無從考證,我們只能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上官婉兒為何會選擇單身一世。
首先,從“認賊作父”到掖廷為婢:婉兒初露鋒芒上官婉兒出身名門,自幼熟讀詩書,聰慧過人,因其祖父上官儀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與其父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隨即被武則天帶入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由於母親的悉心栽培,加上上官婉兒的聰慧好學,婉兒漸漸變得懂事且溫潤。上官婉兒在掖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因為婉兒的母親並沒有告訴婉兒關於武則天殺父之事。
公元677年,武則天第一次召見上官婉兒,此時婉兒只有13歲。初見婉兒,武則天就很喜歡,在一番出題考校之後,婉兒都能對答如流,而且文思縝密,讓武則天十分欣賞。隨後,武則天免其奴婢身份(墓誌銘記錄13歲的婉兒為“才人”),讓其掌管宮中詔命。唐中宗時期,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武則天稱帝以後,婉兒已經成為““內舍人”,朝廷很多詔敕多出其手。由於武則天是女皇稱帝,所以宮廷內外免不了有很多女官,而此時的上官婉兒更是譽滿唐廷的“巾幗宰相”。
既遇明主是人生一大幸事。得到武則天的賞識,並讓自己的才華得到足夠展示,這無疑是最完美的呈現,婉兒也開始了她智囊相助的人生。
其次,身在兵位,胸為帥謀:婉兒不嫁另有原因也許是太優秀,也許是宮廷業務太繁忙,以致於到了婉兒談婚論嫁的年齡,她身邊的優秀男子卻寥寥無幾。在婉兒的身邊,不是太監,就是清一色的女官,不是三妻四妾的大臣,就是貴族官宦子弟,所以婉兒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能與之比肩的青年才俊。
不難想象,上官婉兒是武則天面前的紅人,有才華,又俊美,經常忙於政事,即便身邊有異性接觸,估計也會無暇顧及。由於自己的文學造詣和政治抱負,可以猜想婉兒不想婚嫁也不無可能,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單身貴族”型的女強人、女漢子。而婉兒也會覺得,能得到女皇的重用,也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嫁不嫁人,當然是拋之腦後的事情。
另外,也許正如題主所猜想的一樣,婉兒不嫁,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武則天的私心,不想讓她嫁人。武則天有著和婉兒類似的遭遇,在宮中看慣世態炎涼和廟堂險惡,所以她會認為婉兒是自己最值得信賴的人之一,加上她的優秀和才學,在這一點上,武則天又充分利用婉兒的“較真”,把她拿捏的死死的。所以,武則天從內心深處是十分寵信上官婉兒的,不想她嫁為人婦。
第三,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超然物外”的絕代才女做最真的自己巾幗不讓鬚眉,上官婉兒的功過雖有爭議,但不得不說,婉兒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即便是她知道武則天是自己的殺父仇人,估計多年以後,她也能釋懷,因為武則天的再造,使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得以展現,所以婉兒仍然會默默地支援著武則天。後來我們知道,主僕兩人相處長達27年,這也是典型的“黃金搭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官婉兒永遠都是那個不會因為世俗眼光而改變自己的女人,更不會因為自己的私生活而動搖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有自己的節奏和把控,有自己的情緒和體驗,誰能說這不是婉兒的“超然物外”呢。
歷代名人口中和筆下的上官婉兒又是怎樣的女子呢,瞭解一下:
唐中宗《起復上官氏為婕妤制》:而賢明之業,經濟之才,素風逾邁,清輝益遠。
呂溫: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
袁枚: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至今頭白衡文者,若個聰明似女兒?
-
3 # 曉今鯉娛
肯定是才女啊,妖女之說從何得來?
上官婉兒不到一歲因為爺爺上官儀和武則天的敵對關係,被髮配到後宮做苦役。當時,爺爺爸爸都被武則天殺了,媽媽帶著她進入掖庭。她在媽媽的教導下,文學才藝逐漸顯現。
後來被武則天發現其才能並招用。她的才華更是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替武則天起草詔書,再比如引領當時一眾文人比賽詩文。要知道,當時詩人詩文寫得好不好,上官婉兒看不看的上就是其中一項評價標準。
所以上官婉兒是地地道道的才女。
至於她為什麼不報殺父之仇?
一是她沒有殺武則天的能力,難道有人會覺得上官婉兒能把武則天殺了?這是看不起武則天還是太高看上官婉兒了,婉兒是文人,不是文武雙全。
二是武則天對她有知遇之恩,上官婉兒如果不報知遇之恩,反而將其殺了,那她去哪兒發揮才能?後來不也是嗎?武則天死沒多久,她就被殺了。所以,上官婉兒和武則天是一體的,武則天活不了,上官婉兒豈能保命?
總有人覺的上官婉兒不報爺爺和父親的仇是不孝的,擺脫!你們男人尚且對有知遇之恩的人捨身報答的,比如諸葛亮,為了劉備的知遇之恩,甚至拱手把天下送了。咋滴,你們非得讓人家婉兒死上一次啊。不要太慷他人之慨哦!
三是上官婉兒與武則天惺惺相惜,不願意報殺父之仇。上官婉兒是才女,武則天也不賴啊!不然武則天能當上女皇?上官婉兒不嫉妒武則天,反而是愛慕欣賞武則天的才能,這不是更好嗎?有的人就是自己心裡太狹隘,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才惡意揣度評價上官婉兒。只能說:你!不配!
-
4 # 丫丫說史
上官婉兒有才是毋庸置疑的,上官婉兒的才華可以說是影響的當時的盛唐文化,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的左膀右臂,幫助武則天處理各種政事,其實權力也很大的,相當於女丞相的。
所以為何上官婉兒終身未婚,應該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最瞭解武則天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左膀右臂,所以也是平常和武則天接觸最多的人,所以是最瞭解武則天的,如果武則天讓上官婉兒出嫁,那麼相當於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別人看了,所以武則天不讓上官婉兒出嫁,留在自己身邊是最安全的。
二、家仇舊恨
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是獲罪被殺的,所以上官婉兒和武則天是有家仇的,但是後來武則天重用上官婉兒,由原來的仇人變成了上下級的關係,這樣一來,武則天雖然給了上官婉兒很大的權力,但是肯定是害怕上官婉兒會聯手別人來複仇的,加上上官婉兒如果嫁人肯定不會低嫁的,所以武則天會有所忌憚,不如不要嫁人更安全呀!
所以,上官婉兒是才女,讓盛唐文化更加文明,讓武則天統治時代經濟繁榮,至於說是妖女,那是後世為了貶低女子治理國家才會亂傳的,不可信。
-
5 # 平兒聊歷史
上官婉兒是才女,不是妖女,沒有終身未婚。
1、上官婉兒是才女!首先,武則天正是因為惜才,才沒有殺掉上官婉兒。
由此可見,女皇對她的才華是認可的。
其次,別人的文章寫得好不好,需要上官婉兒來做裁判。
比如說,有一次沈佺期和宋之問的詩高下難定,婉兒看後,判道:“二詩功力悉敵。沈詩落句雲:‘微臣雕朽質,羞賭豫章材’,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陡健舉。”以此表明宋之問更勝一籌。
宋之問,即名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作者。
因此可以推斷,婉兒必然眼光犀利,文學功底深厚。
此外,有一本《唐昭容上官氏文集》,是在開元年間唐玄宗令人彙集而成。
只可惜,該文集已經遺失,只有它的序言保留在了《唐文粹》裡。序言對於上官婉兒,讚美之詞溢於言表:
“才華絕代,敏識聰聽。”
“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嬪,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最後,婉兒之才,不僅體現在詩文方面,還體現在政治方面。
她曾經勸中宗擴建書館,選拔人才,對於大唐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正面意義。
《新唐書》也說:“當時屬辭者,大抵雖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觀,婉兒力也。”
2、上官婉兒是妖女?至少我心裡不這麼認為。
說上官婉兒是妖女的人,可能是覺得她的私生活比較混亂吧。然而,很多香豔之事已經不可考證了,很有可能是後人抹黑,故意將婉兒說成紅顏禍水。
就好像小說《倚天屠龍記》裡很多人說趙敏是妖女,但是她明明是張無忌的小仙女呀!
要說妖女,我覺得應該是像美杜莎那樣的才是。
3、上官婉兒終身未婚?武則天應該沒有讓她終身未婚吧,上官婉兒是唐中宗李顯的昭容,是地位比較高的後宮嬪妃。
中宗的皇后是韋皇后,他倆的女兒是安樂公主。
韋后和安樂公主為了奪取皇權,不惜毒殺中宗。
後來,李隆基政變成功,他殺死了惡毒的母女倆,卻也沒有饒過上官婉兒。
一代才女,芳魂消逝。
-
6 # 歷史蘿
針對題主問的兩個問題做如下解答:
問:上官婉兒是才女還是妖女?
答:毋庸置疑的是才女
問:武則天為何讓其終身未婚?
答:武則天沒有讓其終身未婚,上官婉兒先後為唐高宗和唐中宗的妃子。
上官婉兒出生於初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本是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奈何命運多舛。她出生不久後其祖父上官儀因幫唐高宗起草廢后的詔書被武則天得知而慘遭報復。祖父和父親上官廷芝都被處死,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和母親一起入宮為奴。
從小在宮中長大的上官婉兒在母親的教育下不僅懂得讀書識字還是一屆才女,十四歲時因得武則天賞識,被留在身邊草擬詔書。為方便上官婉兒的幫助武則天處理政務,做些文字工作,上官婉兒成為了唐高宗的才人,雖品級較低但卻不容忽視。
神龍之變在武則天晚年,唐中宗李顯上位,上官婉兒不但沒有在這場政變中消香玉損反而成為了唐中宗的昭儀。後人發現的其”墓誌志蓋,清楚地寫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也”就是說歷史上的上官婉兒並非終身不嫁反而有了兩任丈夫。
關於上官婉兒的風流故事也不少,據說上官婉兒私生活糜爛和武三思、太子李賢都有過私情。唐朝時期社會風俗相對開放,歷代皇帝又常做些違背倫理的事,比如唐太宗和弟媳,武則天和李治等,此等上樑不正下樑歪也就不足為奇。
-
7 # 夕陽下的晚楓
2013年6月,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上官婉兒的墓葬,使得這一傳奇女性得以重現被世人認識,尤其是墓誌的發現,更進一步確認了她的身份和經歷。可以肯定,上官婉兒死時,是以唐中宗昭儀的身份安葬的,因而題主所講的終身未婚之說,是不準確的。
如果要講述唐朝前期歷史,有許多大事都繞不開上官這一複姓。上官儀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和宰相,因得罪武則天而獲罪下獄,與兒子上官廷芝一同被殺。上官婉兒,便是上官儀的孫女,後來受武則天賞識,成為著名的女官。
可以非常肯定地講,上官婉兒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才女。否則,原本被收為官奴的她,也不會被特赦和重用。在武則天當政時,上官婉兒一直負責草擬詔書,是一位有機會接觸國家高層決策的人物,因而也深受各方勢力的重視。
歷史上上官婉兒的私生活確實比較混亂,按照有學者考證,她曾與太子李賢有過一段情史,後來又與武三思不清不楚。不過,由於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加之連同武則天等人也不拘泥這些內容,故而上官婉兒也絕非就是個難嫁的剩女。
在前些年的考古工作中,所出上官婉兒墓誌志蓋,清楚地寫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而根據墓誌可知,上官婉兒是以唐中宗昭儀的身份安葬的。只不過,由於當時上官婉兒參與韋后、安樂公主等人的某亂,又被太平公主、李隆基發動政變時處死,因而未能葬入皇陵。
因此,身為唐代第一才女的上官婉兒,並非終身未嫁,而且貴為唐中宗昭儀,只是在權力鬥爭中失勢而被誅,並被李隆基等人所醜化,所以才有人稱其為“妖女”。
-
8 # 有書博物館
上官婉兒絕對是個才女,她是個連武則天都不得不佩服和重用的女子。用“妖女”來形容上官婉兒未免有失偏頗,而武則天也沒有讓其終身未婚。
上官婉兒能被後人譽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宰相”(有實無名),她的才能和修為絕不是一般女子所能望其項背的。
1、上官婉兒特殊的身世身份上官婉兒出身高貴,卻身份低賤。她是當朝宰相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反對武則天執政,武則天則先下手為強,將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和父親都處死。
當時的婉兒尚在襁褓之中,而後她跟著罰為宮奴的母親鄭氏艱難生存。
雖是宮奴的女兒,卻因天生麗質,加上貴族出身,上官家族的智慧被婉兒傳承,這個女孩被母親鄭氏調教後,出落成一代奇女子。
不僅容貌出眾,風華絕代,且腹有詩書,文采斐然,堪比班昭。
婉兒在14歲時被武則天看中並重用。既是女皇仇家又是女皇左右手的她,必將會成就一段傳奇。
2、上官婉兒的成就婉兒在宮中掌管制誥多年,頗受武則天器重,並有“內舍人”之名。 她為武則天擔任女官27年,成了武則天的心腹之人。
唐中宗時期,婉兒被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上官婉兒在這期間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並曾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中收其遺作32首。
所以說,上官婉兒作為一代才女,不僅在政治上大展巨集圖,還利用自己的職位,大力興文,成為一代文壇領袖,確實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奇女子。
3、上官婉兒的情史婚史上官婉兒幾乎位極人臣,但她必須對武則天唯命是從,她一路辛辛苦苦,雖先後被武則天安排嫁給唐高宗和唐中宗,但她一直不曾擁有自己真正的愛情。
可是她在男女關係上卻又特別混亂,也正應了“髒唐臭漢”的說法。這算是她人生的一個敗筆吧。
一開始,剛剛青春萌動的上官婉兒是唐高宗的才人,但她跟高宗之間應該沒有發生過什麼,而是一度和當時的太子李弘情愫暗生。
後來,李弘被廢。在武則天寵幸張昌宗兄弟期間,上官婉兒又和張昌宗眉來眼去。被武則天發現並打傷了,婉兒的額頭上從此留下了一個疤痕。
同為武則天寵幸的人,上官婉兒和張昌宗之間暗送秋波,也許帶有一些政治因素,相互結盟,為日後作打算。
武則天死後,中宗復位。上官婉兒又投入中宗懷抱,成為中宗的昭容。
作為一個長期在帝王身邊工作的女子,她見到太多的朝不保夕,以這樣的方式給自己尋求庇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吧?
4、上官婉兒的最終下場自古紅顏多薄命。上官婉兒作為一個在武則天的世界裡一起折騰過的奇女子,最後的她卻仍沒有逃脫皇權的制裁。
婉兒太聰明,為了讓自己不像祖父那樣慘遭冤殺,她在政治上自作聰明,一心依附她認為最可靠的當權者,利用自己的智慧遊走在各大勢力之間。
在武則天時期為武則天服務,韋后和武三思奪取大權之後又站在韋后一邊,韋后失權之後又去歸附太平公主。
唐中宗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死了,最後婉兒在李隆基的“唐隆政變”中與韋后同時被殺。那一年,婉兒47歲。
這樣一位奇女子,本是宰相之孫女,卻不幸淪為女奴,又因勤奮加武則天慧眼識珠,竟轟轟烈烈了一輩子。
在政治能力上,她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她用她的智慧換來了一生的榮華和富貴,最後卻因自己玩弄權術,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她47年的生命中,她努力過、抗爭過、風光過、榮耀過,雖然她曾精心為自己鋪設一條最為華麗的人生之路,但最終仍只能成為皇權鬥爭的犧牲品,讓人唏噓不已。
在古代,一個女子的命運是由不得自己來掌舵的。上官婉兒的人生之所以能夠七彩紛呈、大起大落、傳奇而複雜,應該是有原因的。
首先,因為婉兒自身的優秀和美麗才有資格擁有這樣絢爛多姿的人生;
其次,在武則天時代,由於女性的地位相對提高,婉兒才會被武則天重用,才會在政治舞臺上有如此優秀的表現;
再次,因為這個不一樣的時代,女性才敢於表現自我,敢於為自己的人生掌舵。
然而,女性執政的時期終究是曇花一現,當最終武則天不得不把權柄重新交回到男性的手裡,婉兒的命運從此風雲變幻,無法控制。
聰穎如她,一直在為自己找一個最安全的去處,無奈的是,婉兒無論依附哪個當權者,都沒能讓她的生命獲得真正的安全。
在當權者頻繁更替的時期,婉兒的命運只能是沉浮不定,一代女官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沒能善終。
-
9 # 大江東去187548464
上官婉兒無疑是才女,其父上官庭之,祖父上官儀曾在朝中為官後被殺…上官婉兒十四歲隨母進宮,因才華出眾被武則天欣賞重用,被譽巾幗宰相之稱,但武則天並沒有阻止上官婉兒的婚事,針對當時的亂世風流,沒有成婚是上官婉兒自己的選擇。最後被唐玄宗亂棒打死。
-
10 # 迷萌樂
她和武則天開始是仇人,是從仇人變成上下級關係的,她是靠自己的政治能力,而成為武則天的紅人的。 實際上,在武則天后期的時候,那些想恢復李唐江山的人發動了政變,想立李顯為皇帝。最後李家人奪取政權後,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最重要的幫手,都沒有被殺掉,反而被封為了中宗的昭儀,正式成為了唐中宗的妃子。
後來,朝廷又給她平反了,肯定了她為唐朝所作的貢獻。不管怎麼說,後人還是很欽佩她的才能的。
回覆列表
結合史料與墓誌銘,可以得出結論,她是很有政治才能的。政治家就是指運用國家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來治理人民和教化人民,實現社會安定祥和的狀態的人。上官婉兒輔佐武則天開創了盛世,足見她的政治才能。
上官婉兒是才女還是妖女?上官婉兒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宰相,一生輔佐女後武則天,作為武則天的得力助手,相傳上官婉兒長得十分美麗,所以在權力的階級裡起起伏伏。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詩人、皇妃。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三門峽)人,上官儀孫女,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武則天對她寵信有加,即使忤旨當斬,也只是黥其面頰而已,卻由此造就了唐代最流行的妝容--花鈿。上官婉兒亦在眉間貼以花鈿,卻是用來掩飾臉上被黥點的傷痕。別樣的美麗,引來了宮中女人的競相效仿,遂為風氣之先。手握權柄的上官婉兒開始構建她的理想王國,實現她的文化夢想。,婉兒一人同時替帝后及二位公主代筆,亦遊刃有餘,所作詩篇均為人們傳誦。一時文學風氣之盛,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婉兒的弘揚。
上官婉兒終身未嫁是為什麼?關於上官婉兒終身未嫁這個問題,其實在民間有許多傳聞,很多種說法。
上官婉兒是一個很有才能很優秀的人,在上官婉兒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被武則天重用,武則天便認命其掌管宮中制誥,展示了她自己的才能,於是上官婉兒便有了“巾幗宰相”之名。到後來唐中宗時期,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權勢比武則天時期更加大,她不僅在文學是重量級人物,在政治上有著顯要地位,深得唐中宗信賴,此後便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其實還有一個說法:武則天覺得上官婉兒的才能實在不錯,而且幫助自己做了很多事出了很多主意,並且在武則天在位是也有不少人不甘心,武則天也沒有幾個值得信賴的人,她與上官婉兒同為女性再加上上官婉兒的忠心耿耿和優秀才能,便不願意把上官婉兒嫁出去。
上官婉兒之死之後唐中宗李顯上位後,也非常的欣賞上官婉兒的才華。時常和上官婉兒吟詩作樂,遊玩唱和。李顯非常重視上官婉兒,大臣所作詩歌都交於上官婉兒進行評價判定。在詩歌榜上名列第一者,通常會得到金爵賞賜,十分貴重。這也使得朝廷內外吟詩作文的氛圍日漸濃厚,“上官體”也在社會流行起來。”但是在景龍4年,唐中宗李顯突然與世長辭,韋后便把自己的黨羽安排在重職之上,其中便包括上官婉兒。得知此訊息的臨淄王李隆基憤憤不滿,便與太平公主強強聯手,決定推翻呂后一黨。李隆基帶兵進入皇宮之後,上官婉兒便拿出和太平公主所擬昭書,但上官婉兒殊不知太平公主已和李隆基祕密互通,她只是一個外人,最終被李隆基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