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喜遮蔽
-
2 # 追求卓越900
現在年輕人的婚戀觀變了。原來的適齡青年,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現在的適齡青年,男大不當婚,女大不當嫁。大齡青年就更不想婚嫁了。據我觀察,談戀愛的年齡在小學高段、初中、高中,小學高段是好奇,初中階段是早戀,高中階段是來真的。而大學是試婚,(或者叫好朋友、同居友等)絕對不談結婚,因為那是羈絆,是麻煩,是責任。畢業以後,則是忙於找工作,拼事業,求穩定,戀愛婚姻靠邊站。
不知不覺中,三十而立了,四十不惑了。我聽說的同事中的大齡女兒成了“剩女”。一個同事的女兒,三十出頭,研究生畢業,在廣州某大公司工作,年薪三四十萬。一個同事的女兒,三十大幾,本科畢業,在北京工作,有房有車。一個同事的女兒,快四十了,研究生畢業,在廈門工作,收入不菲。閒談起來,家長的著急溢於言表,就讓其他同事給拉關係,找合適的,牽線搭橋。於是這些同事發動關係,發掘資源,把在北京、廣州、廈門的認為合適的大齡男青年介紹給“剩女”。但是介紹歸介紹,卻沒有成功牽手的,那些剩女依然走在單身的路上,他們的父母依然著急上火。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優秀的女生,曾經的學霸,家庭工作也不錯,為什麼成了“剩女”?
第一,錯過談戀愛的最佳時機。談戀愛的最佳時機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即二十到二十五歲之間,這也是農村、城鎮大部分青年男女成婚的時間。過了這個時間,這些地區的青年男女就被稱之為大齡青年了,顯然這些地區的剩男剩女比較少。反觀大城市,特別是一線二線城市,由於上學、工作的緣故,青年男女過了三十歲成婚的大有人在,而且已經很正常了。就上面的例子來看,接近四十的女子確實年齡大了,另兩個三十出頭的女子,父母一和他們說找物件,他們就說不著急,早著呢,不用你們管。看來大城市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時間推遲了。
第二,沒時間談戀愛。辛辛苦苦上大學,讀研,讀博,找工作,奔波生活。工作雖然穩定了,但是每天忙於工作,出勤,加班,任務,業績,加薪,升職,哪一項都得全力以赴。家裡催找物件,單位有合適的就找,別人給撮合就看,要不就見個面,吃個飯,加個微信,以後呢?沒有以後,沒有下文。要不再聯絡,再見面,再吃飯,要不看電影,逛公園……媽媽,別說了,沒時間,你再說我就玩失蹤。行了,不說了,你是祖宗。媽媽撂下電話。
第三,遇不到合適的。要說這些大齡青年也肯定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上學的時候忙於學業,沒有顧得找,或者已經錯過了,現在工作了,單位倒是有個男青年,三十多歲,看上去油膩膩的,像箇中年大叔,首先人就相不中,就不用問人家的其他情況了,總之就是不合適。這些剩女眼光高著呢,你給她說個二十四五歲的男青年,她又嫌人家學歷低,性格浮躁,啃老等。當親戚朋友介紹過幾個之後,該女青年一直相不中,談不上,之後別人介紹得就少了,因為那個合適的不知道在哪裡。
第四,適應了單身生活。也許你會說,這些女子就不能降低點標準,找物件挑一頭,湊合著過就行了。這個觀點如果讓女子聽到,人家立即反駁,那是你們無知年代幼稚婚戀觀,結婚就是為了完成父母心願,成家,生孩子,不合適也能過一輩子。到了我們這一代可不是這樣,不光看長相外表,還要看家境資產、工作住房,還要看志趣相投、三觀符合,還要考察真愛寬容、生活有趣,還要搭配學歷學識、身體基因等。說白了,不降低標準,不遷就自己,更不委屈自己,否則,寧可單身,寧可自由自在。久而久之,有工作,有錢,有房,有車,有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所謂“成就一雙兒女事,了卻兩家父母心”,子女年紀大了,至今還單身,父母不急嗎?急有用嗎?沒用!父母只能給他們講講道理,催催他們有這回事,有“線”了給牽一牽。至於成不成,什麼成,都不是父母能夠掌控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孩子突然神秘地對你說,我有男朋友了,我有女朋友了,當父母的該是多麼高興啊!
-
3 # 犛牛615
急過,現在釋懷了。我大女兒今年34了,從她大學畢業,工作穩定後就催,也幫著張羅,她就是不願,堅決不談,宣佈終生不婚,既不是腦子有問題,也不是曾受過傷害,就是”毒雞湯”灌的,自私自利,沒有責任心。自己宣稱:有一套房,一部手機這輩子就夠了;工作就夠煩了,不想再做”老媽子”。耐心勸導過,也罵過,沒用!現在我也不管了,她的人生她作主,活成啥樣與我何干?權當沒這個女兒,大號費了,咱再整個小號,這不,二女兒都小學了,心思撂這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也有想過。家裡有一個91年的姑娘,本科畢業(西南政法),經濟獨立,長相端正,身高165,不管軟體或者硬體指標都能過得去,可就是沒看到她身邊有男朋友。她奶奶見到我的時候就催促我說要管管她的婚姻大事,我說她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我催促沒用。在她年滿十八歲那年,我就很鄭重其事地告訴她說: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成年人,有公民權利,可以談戀愛了!可是要保護好自己,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先保護好自己!我也算是開明的父母了吧,可是他們這代人對婚姻自有解讀,不需要做父母的高壓催促。歐美國家的人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婚姻方面的壓力,每一個人都要先管理好自己,再去考慮婚姻問題,遇到適合的才去結婚,沒遇到就不結婚,這樣不好嗎?我尊重她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