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廚娘夏拉

    我以前高中教師,很多年高三衝刺的時候觀察的結果跟你聊聊。

    跟這個問題相關有三種孩子。

    第一種。不幹家務聽話。家長會覺得自己孩子笨。每天坐那裡學習甚至很晚但是不出成績。我多次接觸這些孩子發現,放空機率高,身體懶得動,大腦經常一片空白,跟人聊天時間稍微長點就跑毛了,也沒想別的事,就是發呆。這樣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數都不幹家務,不許幹家務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遊戲不許出去玩在家裡學習,不許聽歌不許玩手機專心學習....就看著書發呆,家長不檢驗學習效果,最後養成了習慣,發呆,就是好好學習,成績不出,家長覺得自己笨,也不會怎樣。這樣的孩子,通常很難有出息。

    第二種,不幹家務不學習。這樣的孩子喜歡出去玩,家長一般快樂教育,要麼不管要麼也管不住,很多也有深厚的家底。在學校能陪著一起玩的,大多也是家底深厚的家庭。在學校開始,這些孩子就慢慢聚在了一起,社交,或是有個自己喜歡玩的愛好家長也支援。一般很不聽話,學習很多還比第一種孩子要好些。因為要麼不學,學起來很快。我個人理解,雖然沒幹家務,但這些孩子愛玩家裡也允許出去玩,在為了自由和家長鬥智鬥勇還有外出社交的時候,大腦形成了快速思考的能力,腦子勤快。只要忽然一天明白了,高三衝刺的時候優勢是有的。而且這些孩子中懂道理會說話會辦事情商智商雙高的還很多。畢業了也還會經常來看老師。

    第三種,幹家務也愛學習。這是家長引導的很好的孩子。很多家長一方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比較懶,還一方特別勤快。孩子收到了言傳身教,從小幹家務是日常習慣。這樣的孩子閒不住,責任感也很強,該自己乾的事情就自己去幹好。每天的任務會和幹家務一樣去完成。不拖延是學習最好的習慣。這樣的孩子根本不用操心,學習的時候也是,看哪髒就趕緊去擦了,沒什麼矛盾掙扎。

    綜合一下,根本不是幹不幹家務的問題,還是在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上。當然幹家務會增強孩子責任意識擺脫拖延症,但也要看家長言傳身教,家長做不到就千萬彆強迫孩子,也不要一天喋喋不休的叨叨然後自己去幹了。要對學習好,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從小一直忙活起來,不要幹什麼你都不讓,發呆久了就傻了,要麼就變成陽奉陰違的娃了。

  • 2 # 國權演講社

    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多的干預孩子的成長。

    家長要做的是陪伴孩子的成長。

    透過觀察來了解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孩子愛動手多鼓勵他去探索、嘗試、創新,讓孩子學會思考。家長呢要象孩子一樣可以跪著,也可以躺在客廳地板上看著孩子玩,做孩子的鐵桿粉絲,讓孩子樂在其中,找到成就感。孩子小時候覺得家長是最厲害的,如果在動手方面超過父母了,試想一下他會有多自信啊!會思考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用擔心。

    到了上學年齡,培養孩子第一個習慣,先完成作業才能玩,包括動手製作等。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責任,是基礎。

  • 3 # Jelly30

    個人認為,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培養他的動手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不能讓孩子陷入死讀書,讀死書的迴圈。

    適當的培養他的動手能力,有助於提高大腦思維以及協調能力,對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習成績是有幫助的。

    未來的社會競爭,不只是要求學歷,而是要求人才有全面的綜合素質。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社會需要更多有動手能力,有實踐經驗的高技能人才。

  • 4 # 你們滴老大

    先說一下兩者之間的關係!學習成績好不一定動手能力強;動手能力強可以對提升學習成績有輔助功能。

    具體來說:學習成績好代表著這一學期知識掌握紮實。小學有美術課、中學有實驗,要是僅靠著這些提高動手能力,有些難度。動手能力強是從小到達一直不斷的、有意識的培養出來的能力。還比如會提高孩子空間思維、想象和邏輯(樂高、積木、七巧板等)。

    就我來說,我動手能力比較強,但是成績並沒沒多突出。也是心思沒有在學習上,大學期間也不知道個人喜歡的專業,還是厚積薄發。成績還算不錯,但是實驗方面由於動手能力比較強,老師發表結果都是我們小組。以至於我那時走向科研道路的可能性很大!

    對於孩子來說,德智體全面發展是最好的。學習成績不一定能一直都好,但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日積月累都是有益的。

    而且學習和動手能力培養並沒有衝突,平時專攻學習,週末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玩些遊戲,開闊眼界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影響幸福指數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