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封的淚32344153
-
2 # 青萍微末
因為項羽過於自信了,僅此而已!
按照項羽的計劃,他應該可以鑿穿漢軍的中軍大陣,即便不能生擒劉邦,也可以迫使漢軍後撤,這時楚軍可以趁勢掩殺,一舉奪得勝利!
但是,項羽不知道的是,這是韓信給他佈下的一個假象,韓信對30萬齊軍同樣很自信!相信他們能頂住項羽的鑿穿戰術,像蛛網纏住飛蛾那樣,纏住項羽!只要將項羽的攻勢擋下,項羽就輸了。30萬齊軍和灌嬰的騎兵部隊,會死死咬住項羽的楚軍,讓他們無法脫身!
事實證明,這個戰術非常有效,在項羽最擅長的領域,打敗他,這嚴重的挫敗了項羽的信心,也動搖了楚軍的信心。所以當四周響起楚歌的時候,項羽和他的部隊徹底垮了!
項羽,驚慌失措之下,只帶800餘人突圍而出,楚軍大部分還被圍在城中呢!最後,項羽在烏江邊自殺身亡,可能也是心中有愧吧!畢竟這不像他英雄一世的項羽能幹出來的事,反而像他所不齒的劉邦的所作所為!
-
3 # 立志成蟲
楚漢相爭的落幕戰“垓下之圍”的性質劉邦和項羽應該都很清楚,這是你死我活奪天下的戰役。垓下之戰以前項羽的盟友們紛紛叛離,被劉邦開出的大價碼給拉攏過去了,英布和彭越等人轉過身來參加了對項羽的進攻,項羽陷入了戰略大包圍。剛開始的時候項羽的楚軍面對劉邦的漢軍及其盟友們的進攻並沒有落在下風,個人覺得項羽清楚這是生死之戰,必須擊敗劉邦才有生路,所以就沒打算撤退。張良打心理戰,以“四面楚歌”把原本疲憊沮喪厭戰對前途茫然失望的楚軍士兵的軍心士氣徹底擊垮了,加速了楚軍的崩潰瓦解。楚軍士兵們藉著夜色紛紛逃跑,項羽陷入了寡不敵眾的困境,韓信等人才逐漸完成了戰場上對項羽的戰術包圍。但是項羽帶著少數親信部下仍然能夠趁著夜色突圍到了烏江岸邊,可惜大勢已去,項羽最終自刎於烏江岸邊,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在此終結,一個新的漢朝時代來臨了
-
4 # 謝峰聊影視
問題不在於項羽是不是能跳出包圍圈,而是項羽跳出包圍圈又能去哪裡?
項羽不能向西突圍,那是他剛剛退下來的戰場,重返回去還是過不了滎陽,在平原地區無法防守,更何況他面臨的是四面八方合圍過來的漢軍。
項羽也回不去東面的首都彭城。因為韓信從山東由東向西,已經佔領了彭城和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如果項羽想和韓信決戰奪取彭城,幾乎是不現實的。項羽的10萬疲憊之師,如果要和韓信的30萬生力軍決戰,項羽還真沒什麼把握取勝,更何況還有像狗皮膏藥緊緊粘住他的劉邦,始終在他附近襲擾。
項羽也不可能向北突圍,他計程車兵都是楚華人,向北只會讓軍心動搖甚至崩潰,而且北方都已經被漢軍佔領,項羽沒有根據地,也就沒有兵源和糧草供給。
唯一可行的就是向南突圍,那是楚國腹地,和項羽還是有感情聯絡的。所以項羽在垓下突圍後,也是奔向南邊的烏江。但是南邊早已經屬於漢軍了,劉賈和英布、周殷就是從南邊殺過來,包圍和攻擊項羽的。
西楚大勢已去,項羽孤立無援,他實在沒有地方可以立足了。
-
5 # 腳踏一枝梅
因為兵仙韓信!
過去項羽用三萬鐵騎,在彭城突襲擊破劉邦指揮的五十萬大軍!因劉邦非項羽敵手。核下之戰,漢軍的總指揮是韓信 ,項非韓敵手 。韓先用詐敗之計,將楚軍主力誘到埋伏處,重創之。隨即打心理戰,以四面楚歌渙散楚軍鬥志。再以十面埋伏之計侯項羽突圍,已是天羅地網,無論項羽往哪路突,都已是絕路一條。千古神勇第一的霸王,拼死殺出尚餘十三騎勇士,那不是吹的,可在韓的“謀”面前,項的“勇“就是小兒科了。如果劉邦逞能總指揮,項羽也許尚有贏的可能,但這次是兵仙節制,項羽一點機會都沒有,看看韓的排兵佈陣和用謀方略即知。既生項,何生韓?這是老天要項亡的節奏啊!你能逆天嗎?
-
6 # 涼生小七
謝謝邀請。前面幾個大哥說的都是決定性因素。差不多回答盡了。除了這些,軍糧也是一個問題。游擊戰發明者彭越出了很大力氣。其實我在想軍心可能也不穩了。你看他帶二十八人突圍之後,一直說,我不是不行,只是天不佑我之類的話。就算是他突圍了,兵力差距太過懸殊。天下之大卻有他容身之所。然稱霸天下已然痴人說夢。項羽可以接受幾次兵敗,但接受不了寄人籬下苟延殘喘。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首先你得明白垓下之戰是怎麼打的?項羽又是如何失敗的?
垓下之戰的起因是劉邦在陳平和張良的建議下,撕毀雙方剛剛簽定的"鴻溝和議",背盟偷襲項羽,項羽當時在撤退回楚地的途中,項羽平時不是很能打嗎?為什麼要簽定和平協議撤軍呢?
有兩個原因:一是項羽糧食不多了,且後勤補給經常被襲擾;二是當時在滎陽雙方打成消耗戰,在對峙,項羽遠離楚地 ,耗不起。而滎陽離劉邦的地盤近,補給足。
項羽撤軍後,劉邦就來追,一邊追,一邊下令韓信、彭越來參戰,追到固陵這個地方時,結果韓信、彭越都沒來,劉邦被項羽擊敗,反而被包圍,然後劉邦就向韓信、彭越許以封地,韓信和彭越出發一齊合擊項羽,同時劉賈和英布也從淮地率軍北上,劉邦、韓信、彭越、劉賈、英布五路大軍合擊項羽。
項羽迫於形勢,向東南撤退,退至垓下時 ,項羽不再撤退,築營整軍,準備應戰。劉邦親率五路大軍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包圍項羽軍,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前鋒,孔將軍為左翼,費將軍為右翼,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雙方開始交戰,過程是這樣的:
韓信軍先出擊,被項羽擊敗,漢軍後退,楚軍準備追擊,然後漢軍左右兩翼迂迴包抄夾擊楚軍,楚軍戰敗,退回垓下城,然後垓下就被漢軍四面包圍。
本來一場戰役失敗對項羽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可以接著再戰,誰知當天晚上,垓下四周響起楚歌,項羽計程車兵絕大部分都是楚人,聽到楚歌,以為楚地都被漢軍佔領,於是士氣崩潰,無心再戰,就連主帥項羽也這麼認為,士氣一旦崩潰,想要再次提高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包括項羽在內,此時最想幹的事,就是回到楚地,看看自已的家鄉和親人,當天晚上,項羽就決定率800騎兵突圍,不戰而逃。
項羽之所以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天下大勢盡歸劉邦。項羽是孤軍奮戰,沒有後備軍,沒有支援,地盤也極度萎縮,楚都彭城被韓信佔了,只剩下魯地和江東之地,糧食也快沒了,也許偶爾能打贏一二場戰鬥,但長期來看,仍然是要失敗的。
二、劉邦是出其不意。劉邦是在雙方簽定和平協議後,再次發動戰爭的,屬於背盟偷襲,讓項羽完全沒有想到,也沒有進行一系列的戰爭準備,之後劉邦便是進行戰略大決戰,沒有給項羽一點機會。
三、項羽敗於心理戰。兩軍交戰,勇者勝,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士氣最重要,如果僅僅是一場戰鬥失敗,項羽完全不至於全盤皆輸,漢軍利用楚歌瓦解了楚軍的鬥志,一支沒有鬥志的軍隊,必敗。
項羽失敗的原因,同時也是項羽為什麼不先集中主力擊破漢軍一路,跳出漢軍的包圍的原因。
再說一句,就算項羽跳出漢軍的包圍圈,又能去哪裡,整個天下盡是劉邦的地盤和盟友,項羽只剩魯地和江東一地,無法再與漢軍對抗,失敗已成定局。
回覆列表
因為大勢已經沒有了 按當時的兵力來說集中一路的話無異於是全軍覆沒 一旦出不去就會成合圍 這樣就是自尋死路 分開就像遊擊一樣 興許可以成功 但我們知道霸王不會逃跑 就算戰死也不會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