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子笑
-
2 # 淡墨如印
君子並無絕對的標準,君子是中國文化中對人的一種特別的稱呼,並不見於實際運用。三代以前沒有見過君子的稱呼,甚至在春秋時期都很少見。
中國上古文化中稱呼的發展大概如下:三皇五帝時稱“聖賢”;三代時稱“聖人”、“賢人”;戰國時期稱“君子”。“聖賢”是道德雙全之人;“聖人”是遵道而行的人;“賢人”是遵道而得的人。這三類稱呼的人有一共性,他們都遵道。“君子”則與前三者不同,君子是遵人道而得的人。
從文化層面來講,所謂的“聖賢”、“聖人”、“賢人”是王官時代對上位者的稱呼。“君子”則是包含了平民學者在內的稱呼。可見,君子是知識民間化後的稱呼,是能守人道精神的人。
首先,謙謙君子,謙不只是謙虛,而是易經中的地山謙卦。這是君子性格所在。
其次,儒家還有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君子志向所在。
第三,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君子不器,君子不爭。這是君子取捨所在。
君子不是貶義詞,是從內外修身,到克己復禮,從謹言慎行,到格物致知,真正的君子,是學問和人格多重的優秀,是讀書人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