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與美文欣賞
-
2 # 夫子姓王
這首詩是李白50歲左右隱居廬山時所寫。李白之前遊歷大江南北,也曾做過翰林待詔,名滿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順利,後來和夫人宗煜隱居廬山。
這首詩寫的就是廬山香爐峰的情景。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
是的,第一句寫煙霧繚繞的香爐峰,遠遠望去,Sunny照在香爐峰上,給人的感覺是升起紫色的煙霧,可謂謂為壯觀。
第二句寫瀑布從山上垂直流下了壯觀景象,一個“掛”生動形象,寫出了瀑布給人的視覺上的感受。
第三季寫瀑布飛流直下3000尺,有了誇張的修辭,寫出了瀑布的長,從中也能看出瀑布飛流直下的磅礴氣勢。
最後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作者發揮充分的想象,把飛流直下的瀑布想象成九天而下的銀河,可謂生動傳神,作者的浪漫主義風格可窺一斑。
作者此時隱居廬山,心中鬱郁不得志,心情難免低落,但作者並沒一味的消沉,從這首詩中仍然能看出作者的開闊的胸襟,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李白不愧為“詩仙”。
-
3 # 詩詞悅讀君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詩一向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被譽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首《望廬山瀑布》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具有典型的李詩特點,運思奇特,富有想象,堪稱千古名篇。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即香爐峰,香爐峰上瀑布飛洩,水汽蒸騰,在太陽的照射下如紫煙般冉冉升起。開篇即不俗,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為我們描繪出一副雄奇瑰麗的山水畫,使讀者腦中立馬閃現出香爐峰的概貌,同時也為下句寫瀑布作了極好的鋪墊。
接著,詩人將視線聚焦到山壁上傾瀉而下的瀑布,由全貌而至區域性,如電影畫面切換一般。“遙看瀑布掛前川”,遠遠看見一簾瀑布掛在前面的山川上。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營造出一種無聲無息的奇特氛圍,與後面“飛流直下”和“落九天”的雄壯氣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瞬間吸引了讀者的眼球。
“飛流直下三千尺”,那瀑布如一股飛流從三千尺的高空奔騰直下,一瀉千里。鏡頭突然拉近,來了一個大大的特寫,氛圍也由極靜變為極動,讓讀者感覺像坐過山車般從高空迅速墜落,耳旁更是充斥一股巨響,如萬馬奔騰。
至此詩人仍覺意猶未盡,於是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順勢而出。詩人望著眼前的瀑布,思緒突然飄到了九霄雲外,這飛流直下的瀑布讓人疑惑是九天之上的銀河從雲端傾瀉了下來。一個極富想象力的比喻,為全詩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短短的四句話,卻構建出一幅由遠至近,由靜至動,由現實而至縹緲的奇異景象。不得不讓人感嘆詩人想象之豐富,思緒之奔放,筆力之雄健,無愧為“詩仙”之稱號。
回覆列表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定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髮出來的。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