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和A
-
2 # 一葉輕舟劉青
記得小時候,生產隊時期,每到年底時都有手藝人走村串戶,做裁縫的,彈棉被的,還有木匠做傢俱的,不過印象深刻還是吹鎖吶的,有個好日子想請個好的都得提前幾個月打招呼吹幾下要幾個紅包。
-
3 # 牛裁縫
曾記得當年山區農村的手藝人有幾個大類,都是在當知青時親眼所見的,甚至還請來給我做過…
細回想起來有:木、篾、瓦、石、騸、銅銀、未正式取名的熬香人……
細說他們的專業技藝和趣事:木匠在山區農村很常見,我們這地方全都是住“穿逗”木房,即土家族苗族的民居木頭房屋,有木匠師傅兩、三人一同共事到一主人家做新房或裝板壁或做傢俱,他們每到一處都要做數月的活路才能離開,因鄉親們都備有木料,只要覺得這幾位木匠師傅的做工、手藝還行,總有人來排隊請的。
當地的民俗:主人包師傅們食、宿,講好工錢,活路做完了當時不付工錢,約好在當年年終決算分紅後的 x x時間趕場天在場上 x x 人的家裡等候,付清師傅的工錢,老鄉們很講信譽的,都能按時兌現的,木匠師傅還得交回自己生產隊買工分,好分配口糧。
石匠:山區的玉米是口糧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每家每戸都有石磨才行,生產隊沒給我們準備石磨,我們就去老鄉家推玉米麵,篩好後,玉米糠就送老鄉了。所以石匠也是少不了的手藝人。還有碓窩也是必要的生活工具之一,可以舂米,腳踏式的,比較省力,一人可以完成舂米過程。
有些手藝人也是用同樣的方式結算工錢,如瓦匠、篾匠。
山區的平地很稀少,秋收後曬糧食就是問題,老鄉們很智慧的方法就是請篾匠來打“曬席”曬糧食,每張曬席可曬2擔穀子,約有6個多平方米的面積吧,不用時卷好豎著放不佔地方,曬糧食也好翻動,有暴雨時折過來就可防雨。秋收時提前空出一塊土地作臨時曬壩用,春耕時又還原成耕地,一點不浪費可貴的耕地。
也有做完活路就付工錢的,如:銀匠也稱銅匠,我見過夫妻倆人走鄉間做活的,挑個工具挑子來我們生產隊住下,專給老鄉們打點銀器首飾,銅私章戒子……用手拉風箱燒木炭用細料酒杯為坩鍋,加硼砂就可以化銀水、銅水,鑄成條狀坯料,全憑手工錘打成型。要做十多二十天才能離開。
騸匠也是完工就收錢走人,當地主要是騸牛、豬、雞等。
走鄉串戸的江湖遊醫是治病收現錢,可治人或家畜的毛病。
還有一種專門挖香樟樹爛根蒸餾樟腦油的,須經我們生產隊同意,在山林中挖得些香樟樹的瘸根,就地在乾田邊打個蒸餾鍋灶,利用上面水田的落差用水作冷卻蒸餾香料。
再就是蒸餾一種樹藤果實的香料,好像是叫“木留油”,同樣要經生產隊同意才行。
這些香料半成品當地供銷社都要收購的。
我們生產隊的山林很好,有樹林、楠竹林,還曾請瓦匠來燒過幾窖瓦片分給社員蓋房子。生產隊長知道我會做木工活,特派我給做一副板栗木的磚盒子,可一次成型兩塊磚坯,我與會計倆人做了幾百匹磚坯供燒瓦時用。
我還請過一位黃姓篾匠師傅給我編一挑竹籮筐,春節前挑一擔土特產回重慶市渝中區過年,當時是生活燃料是燒煤球,家中得有籮筐挑煤球,挑生活垃圾去垃圾站倒掉,所以籮筐扁擔是有很用處的。
這些手藝人、匠人長期在外務工,本人的口糧自然就省下來了,每年能省幾佰斤吧,這些手藝人、匠人的家景自然就比普通農民好得多!
注:鳴謝照片拍攝作者!
回覆列表
生產隊時期的副業收入不是全歸自己的,絕大部分是歸生產隊的,那個時候所謂的副業是生產隊按排,要交給生產隊多少錢,然後才是自己的,交給生產隊,再給你記工分,可以分糧食。自己不參加生產隊勞動出去自己搞副業是不允許的。像木工,瓦工,還是開車的駕駛員(汽車,拖拉機)出去乾的,都是經生產隊允許,然後回來交錢買工分才能分到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