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雞曉讀

    其實這是一種農村人的無奈,農村人辦喜事圖的是熱鬧,辦白事講的是莊重,可是要達到這些效果都需要人,不管紅事白事,首先是要忙人吧,可現在到村裡看一看,除了老的就是小的,年輕力壯的一年不回來一次,紅事還好說,把日子都定在過春節前後,在外面的人返回來的時候,還算能找到人,那白事可不是日子的事,什麼時候老人去世了那可不好說。

    現在到農村看一看,辦喜事就是春節和幾個重要的節假日前後,其他時間非常少,就是因為既沒有辦事的人手,也沒有親戚朋友能親自參加。而白事也一樣,白事的禮儀比紅事還繁瑣,各種儀式都需要忙人參與,更別說最重要的打坑抬棺這些最重要的人手了。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以前都是在家裡支鍋做飯吃大席,那就要需要大量的人,可那時候人基本上都是村裡,不會說找不到人手。

    要是以前某個村民家有結婚的,首先就是忙活家裡大桌席的事,需要的人手包括支鍋做飯的,搭棚的,搬桌子搬板凳的,端碟子碗的,然後就是去接親的,像以前沒有車接,全靠人抬嫁壯,從這個村抬到那個村,少則一二公里,多的有十來公里,現在既沒有人手去做這些,更沒有那個體力。

    就是因為沒有幫忙的人,所以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村辦紅白事,基本上都是找專業辦事的人做,紅事方面的婚車,包桌,白事上靈棚租賃,挖機打坑運棺等 ,基本上重的活,要人手多的活,現在都能達到“一條龍”的要求,這也是農村的現實決定的。

    至於說“一條龍”的服務是不是代表著農村沒有人情味了,這個我倒是覺得跟人情味沒有關係,還是時代的發展造成的,不管是以前我們看見的農村辦事的場景,還是現在影視劇裡的情節,世上的事也不可能一成不變,這也是農村的新現象。

    時代在發展,農村的紅白事的辦事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都知道“一條龍”服務其實就是一種生意,但是這種生意還是得做,因為農村年輕壯力少的現實在那兒,不去這樣做可能還真難辦成事,這和“人情味”沒有什麼關係的。

  • 2 # 食為天老林

    一、現在農村定居人員的情況是:以中老年人力主,特別是老年人居多。而真正40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都在外打工!而紅白喜事,對於每個家庭都是大事,也是”煩”事,家人需要處理事情頭緒太多,根本就忙不過來。而從外地匆匆忙忙趕回的親朋好友,也一時無從下手。不管是需要的工具,廠地都無法順利理順!耽誤操辦紅白喜事是板上釘釘!所以也就誕生了承包紅白喜事一條龍這樣的組織隊伍,把”瑣事”都承攬過去,而家人只考慮紅白喜事的主要事情就可以了!

    二,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人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經濟思想!很早的時候,家裡遇到事情,都找左鄰右舍幫忙解決,包括像蓋房這樣的大事,也是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齊上陣,不給工錢,只管飯!而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付出勞動就要有回報,從而也就誕生農村承包建築隊,有組織的種植勞務隊等!而承辦”紅白喜事一條龍的組織隊伍”,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既是有頭腦朋友的一條不錯的創業之路,也能很大程度解決”喜主”家裡的”煩事”!一方付出勞動,一方付點費用,對雙方都好,何樂而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期中考試得了第一名,我在家長會要發言,怎麼發言效果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