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不合群的小嫚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姑姑家表妹去找我玩。沒想到她竟然趁我不注意偷偷拿走我的銀行卡,藉口出去,偷偷取走我400塊錢。。那是2006年的事,對於一個窮學生來講也是一筆鉅款了。幸好她還給我卡里留了200。

  • 2 # 大花貓71373869

    1999年7月份,有個領導叫我到他的辦公室。進門之後剛坐下,他就問我:你和市二院的胸外科專家史主任,是什麼關係呀?

    我摸不清他問我有什麼意圖。就回答說我認識這個人。有什麼事兒?領導說,咱們範二鈴,也住了市第二人民醫院啦!聽說是得做手術。昨天上午主任查房時,問了二鈴是那裡人。二鈴就說了咱們這裡。史主任就問二鈴,認識不認識你。聽起來,你和主任的關係,還是蠻好的。因此二鈴專門打回電話來,讓我和你說說。託你去找史主任說說,給她早點兒做了手術。

    我來到這個地方,時間不長。還不到半年。和候二鈴也僅僅是認識。沒有打過什麼交道。主要是聽說她和丈夫離婚了,私生活也比較混亂。經常見不同的男的,騎著機車來接送她。人們對她的風言風語也不少。總之,是一個有話題的女人。

    我就在領導辦公室,用他的座機,給我姑父史主任打了個電話。問了一下候二鈴的病情。看看能不能早點兒把手術做了。

    姑父說,她得的是乳腺癌晚期。這幾天檢查結果顯示,沒有發現轉移。準備安排在下週手術。

    我和姑父商量:能不能早幾天做了手術?二鈴家裡還有個不到三歲的女兒,她和丈夫也離婚了。早點兒做完了手術,就能省幾天住院的錢……

    恰好他們科裡,有一個顱內岀血、需手術引流的病人。家屬害怕手術風險,轉到山大一院去了。於是就佔了他這個空檔,安排給二鈴做了手術。

    手術非常成功。二鈴很快就康復出院了。不久,各種風言風語就傳播開來了。內容就是說我和範二鈴,有不正當的關係。甚至有的人說我和她關係深厚,非同一般:你看人家那個關係!相處的對方有了病,還領著給看病。託人找關係給做了手術!要不是他花錢,用得著專門跑到醫院裡,找他姑父給做手術?又是推著往手術室裡送,又從重症監護室裡接。伺候的屁股底下不漏風。肯定是關係不一般!

    最後,這事兒不但傳到了我老婆的耳朵裡。連我姑父也知道了。我和他們能解釋得通。但是面對社會上那麼多人的指指戳戳,還要考慮到範二鈴的聲譽。我選擇了默不作聲。對於脾氣不好的我來說,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啦!

  • 3 # 小可愛吃魚

    消費者吃了這啞巴虧,難道就要忍氣吞聲?

    在珠寶店買的首飾,3D硬金,七天退換貨之內去退,結果商家說我給弄壞了,如圖二,店家說那個環是圓的說我給掰壞了,我買到手壓根就沒動過,第二天就去我同學那隨禮,回來之後就去退,明明是原樣退換他告訴我我給他弄壞了不給退。你家硬金我徒手就能掰成那樣?投訴無門要怎麼辦?聽說知乎都是大神。樓主瀋陽的,我百度查看了有人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在這家店,我去找店家理論的時候就有一個人在那跟他吵,

    沒人收拾他真是太猖狂了,這樣被欺負的永遠是消費者,每個人都想,哎呀算了又沒多少錢,商家就抓住你這個心裡越來越欺負弱小老百姓。大神來支招。。。

  • 4 # 親切SunnyEt

    九十年代末,單位的一次人事調整,當時我任副職但享受正職待遇,正職調離但尚未宣佈,我也未聽到任何風聲。結果,一天晚歺前正職邀我到一酒店聚會。我去了,發現酒席上已有四人,我都認識,但都是正職的老鄉。喝酒時,正職說他調走了,並指著另一外單位負責人介紹給我,說來接替其職務。我納悶,人事任免程式怎麼了?於是,我對他們說了句,你們聚會不該叫上我的,當然我也理解囉,說完就先離席了。沒想到過了兩天,一上級領導把我叫去,對我大發雷霆,競賴我說那晚喝酒我說過上級領導搞腐敗,而且單位一致要求對我作停職處分。真是無中生有,故意陷害。可是,還真被停職了三個月。

  • 5 # 佳兒念

    在某服務區的加油站被迷迷糊糊地坑了360,付了錢後才反應過來自己是被推銷員忽悠了,最後花360買了一肚子氣,讓我實實在在地吃了個啞巴虧!

    去年快過年時送女友回家的路上吃了個啞巴虧,讓女友埋怨了我一路。

    當時因為女友家離西安比較遠,所以那天我們不到五點就上了高速,按照導航顯示如果不堵車我們晚上八點就能到她家。

    記得當時我們出發時天還沒亮,又正好途經秦嶺高速下起了大霧,接著我開啟霧燈和雙閃然後在慢車道行駛。

    原本一個小時的路程整整開了將近兩個小時,直到天亮霧散後才把速度提了上來。

    接著一口氣又開了兩個多小時才在服務區停下來休息,因為當時我還有少半箱油,所以根本就沒想著去加,上了個廁所休息了一會就又開始啟程了。

    因為那會天也大亮了視線也好了,所以我一口氣又開了三個小時,那時感覺有點累了就看了眼導航,距離我最近的兩個服務區一個有三公里,一個還有二十多公里。

    接著我和女友商量了一下準備在距離二十多公里的這個服務區再休息,可女友說她要上廁所,讓我在三公里後的服務區停。

    俗話說人有三急,雖然我能堅持到二十多公里後,可女友堅持不了,無奈我只能靠右行駛接著進了這個服務區。

    上了廁所後我倆又吃了點東西,休息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回到車上準備出發時我看到油箱還剩三格油了。

    再過兩個服務區肯定是沒有問題,但我當時又想著我們剛剛已經休息過了,短時間內八成不會進服務區了,於是我就直接開到了服務區加油站。

    大老遠就見加油站裡空空蕩蕩沒一個車,我想著不用排隊當時心裡還美滋滋的。

    按照指示停好車後開啟油箱蓋說了句92加滿,接著我就下車準備去結賬順便買瓶玻璃水。

    可就在我剛下車那一刻,一個銷售員伸著手指衝著比劃,嘴裡還唸叨著說“你這車積碳太嚴重了,你看看我手上的黑,全都是你這車的積碳。你這積碳要趕緊清理啊,否則又耗油又傷車啊”

    接著沒等我開口那銷售員又指著一旁一大堆的空瓶子說“你這車要加點發動機清潔劑啊,這是專門除積碳的,我們這賣得很好,平均三個車裡有兩個車都會加的”

    說實話我當時被他這一通說辭搞得腦子都有點懵了,於是我就迷迷糊糊地問他“多少錢一瓶,加這個有用嗎”

    接著他也不知道從哪直接拿來一瓶開瓶開蓋準備給我往油箱裡加,嘴裡唸叨著說“不貴不貴60一瓶,就兩包煙錢而已嘛”

    我想了想60也還能接受,就對他說“行吧,那就加一瓶試試”

    好傢伙我話還沒說完他就已經把那瓶倒完了,接著又不知道從哪拿出一個盒子來,裡面又裝了五瓶和那個一模一樣的。

    接著那銷售又說“這六瓶是一起的,你今天先加三瓶,過幾天再加油時把剩下那三瓶再加進去,我保你兩萬公里車子都不會有積碳”

    說著又拿著那兩瓶往裡面倒,好傢伙我當時算是徹底被他整懵了,最後他把剩的三瓶拿在手裡和我一起去了收銀臺。

    好傢伙一結賬直接360,我說“這不是60嗎”

    那個銷售說“一瓶60,咱這是一套6瓶,360塊錢”

    我說“那你怎麼不提前告訴我,我以為就60塊錢呢,那這樣吧,另外那三瓶我不要了”

    那銷售連忙說“不要可不行啊,你這已經加了三瓶了,另外三瓶要不加的話,前面加那三瓶就浪費了,再說了這是一套,我們都是一整套賣的”

    接著那銷售又在我耳邊說了一大堆,我當時算是真被他忽悠迷糊了,最後我自己都不知道咋的就把這六瓶都買了。

    回到車上和女友說了後,女友差點沒把我罵死,我自己也是後知後覺的才反應了過來,那一刻腸子都悔青了。

    最後女友在網上一查才知道,好傢伙這玩意就是所謂的燃油寶,修車店十來塊錢就能買一瓶的東西,我硬是被那個銷售忽悠的掏60塊錢買了一瓶,而且還一下子買了六瓶。

    這是我吃過最大的啞巴虧、花了高出平常幾倍的價錢買了幾瓶所謂的燃油寶最後還落了一肚子的冤枉氣!

    寫在最後:

    請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特別是在高速加油站裡千萬不可輕信銷售員推薦的東西!

  • 6 # 花山少俠拎壺衝

    現單位一個部門缺懂專業技術的負責人,介紹一個自認為關係很好、人品不錯的前同事(不同部門)來了現單位。原本是奔著那個部門負責人崗位去推薦的,結果經過相關人員和他自己的一頓操作來了莫名其妙成了自己的領導,簡直大跌眼鏡。堵死了自己的出路,自己不得不考慮跳槽了

  • 7 # 熒熒之光通天之亮

    前些年,我在辦公室承擔了大量的工作,除了督查、考核、組織、人事、接待、文字、黨建、紀檢之外,還有一些工作,比如組織捐款等。當時組織部門下發了一個通知,要求我們單位的7位領導和下屬們捐款。領導們是一人600塊錢,科級幹部是300塊錢。我收到通知以後,有點疑惑,因為我們單位的領導是12位,為何只給了7個領導名額呢?

    於是,我就跟組織部門的一個好哥們,私底下感情不錯的那種,打了個電話,哥們說:你從陳某某開始往下數,你看看是不是正好7個?我說:是。接著我又問,那之前的領導呢?我哥們說:之前的領導都是班子成員,不負責捐款給個人,而是幫扶村集體。我聽了以後,豁然開朗,沒想到班子成員不用個人捐款,而是幫扶村。我原本以為這就是正常的工作流程,還能有什麼問題?事實證明,我錯了,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到了捐款的那一天早上,大部隊都已集結完畢,就等出發了。這個時候,恰恰陳某某、張某某兩位女領導還沒來。辦公室分管領導王主任聯絡了這兩位女領導,陳某某說路上堵車,能不能不去捐款了,王主任說不行,都是規定。張某某說很快就到。掛了電話以後,王主任讓我在原地等著她們兩位,自己先帶著大部隊出發。我說好。

    過了大約20分鐘吧,兩位領導到了。一上車,陳某某就問我:誰誰誰和誰誰誰(班子成員們)都出發了?我說:領導,他們不去。陳某某忙問為什麼?我說我問的組織部門,他們是班子成員,幫扶村,不捐款。接著令我沒想到的是,陳某某直接脾氣就上來了,對著我嗷嗷叫,說:憑什麼班子成員們不去捐款,讓我們去捐款?!再說了,難道我不是班子成員嗎?真是豈有此理!

    接著陳某某就逼著我跟我組織部門的好哥們打電話,她非要問問誰規定的,說憑什麼從她先開始捐款,不是欺負人嗎?!我一開始不願意打這個電話,但是架不住兩位領導的逼迫,只好硬著頭皮給我哥們打電話,剛接通,我的手機就被陳某某搶去了。陳某某在電話裡說:你好,我是陳某某,今天我就想問問,為什麼捐款要從我開始,誰說的?誰規定的從我開始?!我要評評理!今天要不給我個答覆,我就找你們去!

    我哥們一聽,估計也蒙圈了吧,立刻說:我們只管分配名額,不管具體誰捐款,這都是你們單位自己定的事。陳某某一聽,說:好的,謝謝,我知道了,那跟你們沒關係。掛了電話,陳某某就對著我去了,說我胡說八道,謊話連篇!說我還說是組織部門定的,其實都是我定的,是我不敢承認罷了。

    陳某某對我說:我真沒想到你竟然如此膽大,連我們捐款都是你自己私自定的!誰給你的職責?!你別以為你是老大帶來的人,你就無法無天,沒個數!平時有些會也不讓我們參加,你到底什麼意思?!你天天嘚瑟得不行,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你以後對我們放尊重點!另外,我告訴你,我是班子成員,誰說我不是班子成員?!你不是明瞪著眼欺負我們女人?!

    我在旁邊是邊開車邊聽著這些訓斥,我真是打碎牙往肚子裡咽啊!我能去得罪我組織部門的好哥們嗎?我能說我好哥們前後言行不一嗎?明明告訴我是先從陳某某開始,後來又不承認了?不能!要不我以後組織工作還怎麼開展?我還得用著人家啊!再說這事,我也有一定的責任啊!我能去跟兩位女領導大吵一架嗎?能說陳某某壓根就不是班子成員嗎?不能!要不不是火上澆油,越來越亂了嗎?再說了,傳出去,也不好啊!畢竟都是同事關係,還是上下屬關係!

    那我怎麼辦?領導說啥就是啥吧,我也不辯解,我也不想辯解,沒意思,兩位領導平時就有怨氣,不好對別人發火,估計正好借這次機會將對別人的怨氣都發洩到我身上罷了。這就是我吃過的最大的啞巴虧。我當時真的感覺自己很委屈、很憋屈、很鬱悶,但是我選擇了隱忍!因為兩邊我都得罪不起!只好自己承擔了!

  • 8 # 我心淡然368

    我的教訓算是給大家提個醒吧!

    那是在2000年的時候,我在生產一線工作,裝置出現故障,機修用角磨機切割的時候,我在一旁配合,不小心火花濺了眼睛。

    當時迅速用清水洗了眼睛,但是眼睛磨得厲害,明顯感覺有異物在裡面,別人幫著翻眼皮,也沒弄出來,最後去了醫院,醫生處理完,開了眼藥水,我還問了醫生一句,以後會不會影響視力,醫生說渣子粘在眼上了,處理後應該多少會影響的。

    醫生說得似乎不是很厲害,我也就沒在意。這不前兩年去配眼鏡,一測視力,一隻眼睛150度,一隻600度還散光,2000年以前我的兩隻眼睛視力都是一樣的,這與當初被傷過不無關係。

    可是時隔二十年了,單位也不承認了,只有自己吃啞巴虧了。

    我想告誡大家的是,工作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好自身的安全,如果發生磕碰,即使當時不是很嚴重,事後也得多觀察,該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得保護,不然時間長了,沒人理你。

  • 9 # 愛評歐冠的小學生

    當年高考估分報志願,沒人指導,自己估低了50分。可以上清華的分只上了一個普通985,上清華是小時候的夢想,一直以為只是個夢,卻沒想就這樣從指間溜了。

  • 10 # 快樂柑桔VI四嫂

    我十多年前去建設銀行,給我媽存一萬塊錢,被銀行的大廳經理忽悠,買了華人壽保險公司五年的分紅保險。

    當時在銀行存錢有利息稅,大廳經理說這個和銀行的利率一樣,到期還不扣利息稅。稀裡糊塗的就簽了單子,拿著合同回家了。五年後合同到期了,我去建行銀行取錢,大堂經理早就換人了,新任的大堂經理看了保險合同,說利息只有一千多塊錢,當時就傻掉了,因為當時存款五年的利率為0.5,五年為2500塊錢,當時又不扣利息稅了。整整虧了一半的錢。沒有辦法只能是吃了個啞巴虧,自己又給添了1000多塊錢給我媽送去了。

    從那之後,再也不想去建行存款了,哪怕是路過建設銀行心裡都不舒服。也不再相信什麼保險,工作人員再怎麼忽悠,利息再高我也不會買的。

  • 11 # 愛的龍貓

    2020年,三四月份吧。科室開會,領導突然來一句,你帶孩子上班,院長都不樂意,很生氣。我都沒好意思說你。我懵了。啥?啥?啥?後來,同事問我,你什麼時候帶孩子來上班讓領導看見了?我都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帶孩子來的。而且到處都是監控,檢視一下,不都一目瞭然嗎?那時候,我沒在意。後來經過一系列問題,我才明白,當領導不滿意你的時候,隨變什麼藉口,理由。所以我被踢出了。

  • 12 # 小六懂一點

    拿了15萬元跟堂哥合夥開木材廠,事先商量了我佔20%的分紅,可當生意賺到錢後,堂哥卻不認賬了,還以堂嫂不同意為由,讓我不要為難他。

    堂哥提出15萬元算是借款,按照每年10%的利息計算,一共5年,給我65000元的利息,而堂嫂則說我不講親情,借錢還要收利息。

    最終,我只拿回了15萬元的本金,不要分紅,也不要利息,就當吃了啞巴虧。

    我堂哥大我10歲,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此後的每年,只有過春節的時候我才會見到他一次。後來,堂哥結婚了,還生了2個小孩,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一家人活得也挺幸福的。

    幾年前,堂哥打了電話給我,說他打算在縣城郊區開一家木材加工廠,挺有前景的,而且銷售渠道也都找好了,只是眼下手裡頭的資金不夠,希望我借10萬元給他。

    我當時有10多萬的存款,也想過湊首付買套房子,所以就問了堂哥,大概需要用多久,堂哥就說一年內就能還給我,我就同意了。

    其實,借錢的時候我也做好了心理準備,即使堂哥一年後不能還錢也沒事,那就晚點考慮買房的事情好了。

    才過了半年多,堂哥又打來了電話,說現在廠裡的生意剛剛起步,沒多少流動資金,之前投入的錢都用來買裝置了,所以那10萬元恐怕短時間內還不上了。因此,他希望我考慮一下,那10萬元就算我投入木材廠的本金,以後賺錢了就給我25%的分紅。

    我考慮了一下就對堂哥說,如果手頭不方便的話就算了,那10萬元以後再還給我,反正我也不著急用的。

    堂哥卻一再堅持說讓我合夥,我只好跟爸媽商量了一下。爸媽就對我說,堂哥的木材廠生意不好,加上手裡沒錢了,所以堂嫂就給堂哥出了這個主意,提出讓我合夥,主要是希望我可以再拿一筆錢出來,然後一起承擔風險。

    說實話,我並不願意這麼做,可是爸媽也勸說,這個時候應該幫幫堂哥,一來是可以緩解堂哥家的經濟壓力,二來呢,從長期來看,木材廠還是可以賺錢的。

    這就樣,我同意了堂哥的建議,那10萬元就算是我投入木材廠的本金了,只不過,我不參與木材廠的具體運作,要是虧了,我也認了,要是賺了錢的話,只需要給我20%的分紅就行了。堂哥聽到後很高興,讓我放心,以後肯定能賺錢的。

    沒過一個月,堂哥就說了,木材廠還要增加一點流動資金,讓我按照20%的分紅份額,再拿5萬元的本金出來。

    為此,我前後一共拿出了15萬元的本金。

    最初的那4年時間裡,木材廠的生意還算一般,賺到的錢勉強夠維持運作的,即使有一點盈餘,也就是幾萬元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去提那20%分紅的事。

    到了第5年的時候,由於縣城開發區規劃出了一個傢俱城,不少外地的傢俱廠都入駐進去了,堂哥的木材廠也因此受益不少,接到了很多的的訂單。

    那一年,除去所有開銷之外,木材廠的純利潤達到了60多萬,我原本以為至少可以拿到12萬元的分紅,心裡很是高興。

    可是在我提出要分紅時,堂哥卻顯得為難了,說之前讓我佔20%分紅這件事,完全是他一個人決定的,沒跟堂嫂商量過。

    現在木材廠的資金都由堂嫂掌管,堂嫂不肯拿出這20%的分紅來,所以他也沒辦法。除此之外,堂嫂還打算轉型開傢俱店,賺錢更快,木材廠已經準備轉手賣給別人了。

    我當時聽到後,心有點涼了,表示無法接受,沒想到盼了5年,好不容易盼來了木材廠生意好轉,可是分紅卻與我無關了。

    堂哥就對我這麼說,那15萬元就算是當初借給他的,每年給10%的利息,這樣的話,他回家後拿錢也容易些。

    因為這件事,我就和堂哥產生了分歧,我覺得自己拿20%的分紅是理所應當的,堂哥卻說不行,還讓我不要為難他了。我爸媽也很不高興,認為堂哥的做法沒有道理,當初借錢的事情,堂嫂是一清二楚的,可不能因為賺了錢就不認賬了。

    堂嫂就說她不清楚,還讓我拿出證據,證明那15萬元是合夥資金,否則的話,不可能給我20%的分紅。而我呢,的確沒有和堂哥簽過任何協議,所以拿不出任何證據。

    堂哥看到堂嫂的態度後,也說這筆錢是我借給他的,按照10%的利息計算,所以5年了,可以給我算65000元的利息。

    這個時候,堂嫂就在一旁笑著說,借錢給親戚,還要10%的年利息啊,還算是親戚嘛,利息都比銀行高出幾倍了。

    我真是挺生氣的,事實上,堂哥如果說給我10%的分紅,我心裡都能接受,可非是說10%的利息,我絕不會同意。哪怕錢是一樣多,但是“利息”和“分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最終,我選擇了放棄要分紅,也不要任何利息,只拿回了15萬元的本金。

    在這件事中,我的要求雖然沒錯,但因為相信了堂哥的口頭承諾,到了最後,反而顯得自己不佔理了,吃了個啞巴虧。

  • 13 # 老頑童大輝

    貪圖4000塊,我卻付出了30000塊錢的代價,吃了個啞巴虧。多年之後回想此事,我發現此事沒有那麼簡單。

    倒貨

    幾年前,我做過“倒貨”生意——就是把某個地區富餘的貨物調配到稀缺的地方。比如把廣州的貨物調配到湖南,或者把佛山的調配到廣西等等。

    當然,做過這行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是一件非常厚道的事情,因為它打破了某些生意人的飯碗。

    做久了之後,我就發現了一個群,專做“倒貨”生意的。我趕緊加了進去。

    “倒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時刻注意各地區各種貨物的稀缺和富餘情況。簡單說,我們賺的就是資訊差。所以,這個“倒貨群”大多時候是吹牛聊天的。

    來了新朋友

    有一天,群裡來了個新人,他沒有說過話。

    晚上的時候,他加了我,自我介紹是在廣西做啤酒生意的。

    我說好巧,我就在廣西定居。

    那晚,我們聊了很多,但主要是關於廣西的各種美食和風土人情。

    作為北方人,我其實對廣西瞭解得並不多。透過他,我瞭解了很多前所未聞的知識。

    當天晚上,他就退了群,說那個群沒有什麼意思,認識我就足夠了。我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過了幾天,他突然聯絡我,問我有沒有“珠江純生”啤酒的貨源。

    這款啤酒在當時是受限的,廣西市場並沒有多少庫存。而廣州不僅貨源充足,還很便宜。

    我問他要多少件,以此來判斷有沒有“倒貨”的價值。

    他淡淡地說:“先拿30000塊錢的貨,價格合適的話,以後繼續拿。”

    我當天就聯絡了圈子裡的人,問他們有沒有“珠江純生”。

    遺憾的是,朋友們大多是做“輕商品”的,就是那種重量輕、需求大、週轉快的商品。而啤酒太重,他們沒有人做。

    眼瞅著這單生意要泡湯,我有點沮喪。

    求助群主

    “倒貨群”裡,我無意中透露了這件事,很快就有人出來跟我說話。

    A:“群主是廣州的,他應該有門路。”

    B:“相信群主,他肯定可以的。”

    C:“你算找對人了,我就找群主拿過這個貨。”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所有的人都在告訴我一個資訊——他可以找到貨源,而且很便宜。

    我迫不及待地聯絡了群主,他有點愛理不理。

    我問:“群主,我想拿點珠江純生。你那裡有嗎?”

    他懶洋洋地問:“你要多少件?”

    我說:“先拿30000塊錢的貨。”

    他說:“你開玩笑吧,這種小單哪有什麼錢賺,必須200000塊錢起才發貨。”

    他的語氣中,明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味道。

    我央求道:“首批30000塊錢試試水,以後還會找你要的。”

    好說歹說,他答應給我一批貨,2塊2一瓶,總計30000多塊錢。但需要我們自己找車拉回廣西。

    我找到了那位廣西的朋友,給他報了2塊4的價格。

    雖然我們是朋友,但誰都要養家餬口。所以,他的錢我還是要賺一點的。算了下,這單做下來,我大概能賺3000塊錢。

    他一口就答應了,說這個價格已經很低了。他找人進貨,都是2塊8左右的價格。

    廣州進貨

    我跟他並不在同一個城市,所以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地點,分頭前往廣州。

    在天河客運站,我們相遇了。他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商人模樣,但並沒有廣西人的明顯特徵。

    他迫不及待地問我貨在哪裡,他急要。

    我讓他不要著急,順手就私聊了群主。

    群主讓我們去羅衝圍的增槎路,到了之後聯絡他,他親自來接我們。

    我們兩個打了個計程車,就往增槎路趕去。

    半路的時候,群主又私聊我,說自己臨時有事,讓我把錢打給他,然後去石井提貨。

    我當時有一點不悅——雖然我這批貨金額不大,但好歹跑了這麼遠來找他。從禮節上來說,他這樣做很沒禮貌。但他接下來的話,讓我笑上眉梢。

    他說:“對不起了,我實在有急事脫不開身。你讓他把錢打過來,我再給你1000塊錢,就算是請你們吃飯了。”

    如此一來,我就可以“兩頭賺”了,加起來能賺個4000塊錢。

    我讓廣西朋友趕緊打款過去,並通知了群主。

    上當

    到了石井,我就聯絡群主,希望他能告訴我具體的地址。

    私聊他之後,我才發現已經被他拉進了黑名單。

    瞬間,我有種天旋地轉的感覺。我知道自己上當了。

    廣西朋友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只能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他立馬就怒不可遏地斥責道:“他不是你的朋友嗎?趕緊打他電話啊!”

    我說:“我沒有他的電話,只有QQ,但已經被拉黑了。”

    他說:“那你總該知道他的名字和地址吧?”

    我說:“網上認識的,我不知道。”

    說完這話,我就癱坐在了地上。

    沒有名字、沒有電話、沒有地址,只有一個銀行卡賬號,在人海茫茫的廣州,我怎麼可能找到他?

    廣西朋友又問我:“你帶我來的,也是你讓我打款的。現在錢沒了,你說怎麼辦?”

    我當時就啞口無言了。他的損失,的確是我造成的。

    錢可以丟,但人品不能壞。這錢,我必須賠。我把30000多塊錢全給了他,而我們也自此不再來往。

    套路

    毫無疑問,我遭遇了“風”字門的套路——一窩蜂似的突然出現,得手之後,又一窩蜂地撤退。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倒貨群”裡告訴我資訊的人,還有群主,都是“風”字門的人。他們建了個群,並透過天衣無縫的互相配合,讓我一步步掉進圈套裡。

    當我把款項打過去時,群主消失了,那個群也不見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廣州的風中凌亂。

    結束語

    我貪圖那4000多塊錢的差價,卻損失了30000多塊錢。而且,我還沒辦法告訴那位廣西的朋友,因為我做的是“兩頭賺”的生意,吃的是兩家人的飯。

    若干年後,當我以為這件事情已經非常清晰明朗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此事讓人細思密恐。或許這件事情,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簡單。

    比如:眾多人群中,廣西朋友為什麼會選擇了我?他會不會跟群主是一夥人?

    畢竟,高明的“獵人"都是以"獵物"的樣子出現的。而我,或許才是他們真正的“獵物”。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再去追究,也沒有什麼線索了。

    這件事情深深地影響了我,也讓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更不要妄想貪圖他人的便宜。美味的“餡餅”,也有可能是個“誘餌”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堯舜時代的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