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一些俗語,在這些俗語中大多數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比如燕子不進苦寒門,這是因為燕子喜歡在大門的屋簷下築巢,而以前窮苦人家大門只是有個門而已,根本不滿足燕子築巢的條件。
但是,“寧死不吃騾子肉”這句俗話顯然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正是因為對騾子的認知不夠,才導致了這句話成為了俗語。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人們對騾子肉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錯誤認知?以及騾子肉到底能不能吃?
大多數的家養動物都是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但是騾子卻是個例外,作為曾經主要的畜力工具,騾子的產生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在距今約7000年前,埃及地區的人首先將野驢馴化成了驢,之後到了距今約6000年前,歐亞草原上的人又將Mustang馴化成了家馬,至此人類多了兩個交通和運輸工具。
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各地的人開始了交流,一些地方馴化的動物就開始隨著人走向了不同的地方。由於驢主要是用來運輸和拉磨的,而馬主要是用來騎乘的,所以二者同樣的情況越來越多。
由於驢和馬的發情期差不多,在飼養時,通常都是單一的飼養,所以驢和馬“相愛”了。雖然驢和馬是不同的物種,但是二者的基因相似度很高,就這樣它們生下了騾子。從史料上看,騾子最早出現在秦末漢初,距今約有2200年的歷史了。
騾子出現後,人們發現它兼具驢、馬的優點,比如驢的耐粗飼、抗病能力強、馬的高大、爆發力強等等。騾子的這些優點恰好是人需要的,所以到了明代,中國開始大量的繁育騾子,從此,騾子慢慢地取代了驢,成為了農村地區主要的畜力工具。
在開始我們說過,之所以有“寧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對其存在誤解,那麼誤解從何來呢?這還要從人大量的繁育騾子開始說起。
隨著騾子的數量增加,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讓騾子再次生育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人只能透過讓馬和驢雜交產生騾子,而騾子年老之後不會留下後代。
這一發現在古代封建迷信的大環境下可了不得了,因為在騾子出現之前,所有的家畜都是能生育的,就騾子一個不能。於是,關於騾子的謠言就開始了,最常見的說法就是:騾子不能生育,所以吃了騾子肉後,人也不能生育。
吃個肉,生育能力都沒了,這可把人嚇壞了,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這個謠言就在人們之間傳播,最後竟然成了一個可以流傳至今的俗語。
這顯然是個謠言,而謠言能夠讓很多人相信是因為以前科學不發達,根本就解釋不了作為動物,騾子為何不能生育,所以就只能任由謠言散佈了。而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早已經解決了,騾子之所以幾乎不能生育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騾子體內本身就是來自於驢馬兩套染色體結合的,所以它是異源染色體,相比較同源染色體,異源染色體原本就很難與其他染色體結合。
一方面是騾子體內的染色體數目一半來自於馬(32條),一半來自於驢(31條),所以它有63條染色體,染色體不成對,無法正常的減數分裂。
因此,騾子不具備生育能力是生殖隔離導致的,這與它的肉沒有任何關係。
筆者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頭騾子,而且在一天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死掉了,在當時缺衣少穿的年代,這頭騾子自然沒有被浪費掉,所以我知道騾子的味道。
首先,騾子肉吃起來比較的柴,也就是很難嚼。當時我們家用了一口大鍋燉了整整一個下午,肉依然是難嚼的。現在想來,這可能與騾子的運動量很大以及其吃的東西有關,因為騾子作為當時拉磨、負重的工具,它一天的勞動量是很大的,這讓它們身上沒有過多的肥肉。
非但如此,騾子的壽命要比驢和馬長,所以它被使用的年限也長,而殺它或者它自然死亡時,年齡都很大了,這是它肉柴的原因之一。
而且騾子是一種對食物不挑剔的動物,像牛、羊、馬還得放牧,給它們新鮮的草料,但騾子不用,一些乾草、玉米秸稈等它都來者不拒。因此,長期的粗飼也是它肉質比較差的原因之一。
其次騾子肉還有一股“腥味”,當然這個腥味並不是魚腥味,就是不同動物身上特有的味道,比如羊肉的羶味。在“打死不吃騾子肉”前面其實還有兩段話:驢肉香,馬肉臭。
當然,馬肉並不是真的臭,而是有一種馬獨有的腥味,而騾子身上有一半馬的基因,也是攜帶著這種味的。在當下還有,有各種大料、去腥幾件套等等配料,在以前煮肉最多就是蔥姜、散白(酒),這是不足以掩蓋和去除騾子肉的這種“腥味”的。
俗語裡的“寧死不吃騾子肉”實際上是以前的人不懂騾子為何不具備生育能力,從而將它的肉也“妖魔化”了,但實際上,騾子不具備生育能力是生殖隔離導致的,吃了它的肉並不會導致不孕不育。
其次,騾子肉確實不怎麼好吃,肉柴還有腥味,如果說像豬肉那樣煮的話必然是很難吃的,不過在現在放上各種大料,炒個糖色,慢火兩個小時,出來的騾子肉也是香氣四溢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一些俗語,在這些俗語中大多數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比如燕子不進苦寒門,這是因為燕子喜歡在大門的屋簷下築巢,而以前窮苦人家大門只是有個門而已,根本不滿足燕子築巢的條件。
但是,“寧死不吃騾子肉”這句俗話顯然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正是因為對騾子的認知不夠,才導致了這句話成為了俗語。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人們對騾子肉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錯誤認知?以及騾子肉到底能不能吃?
騾子是怎麼來的?大多數的家養動物都是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但是騾子卻是個例外,作為曾經主要的畜力工具,騾子的產生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在距今約7000年前,埃及地區的人首先將野驢馴化成了驢,之後到了距今約6000年前,歐亞草原上的人又將Mustang馴化成了家馬,至此人類多了兩個交通和運輸工具。
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各地的人開始了交流,一些地方馴化的動物就開始隨著人走向了不同的地方。由於驢主要是用來運輸和拉磨的,而馬主要是用來騎乘的,所以二者同樣的情況越來越多。
由於驢和馬的發情期差不多,在飼養時,通常都是單一的飼養,所以驢和馬“相愛”了。雖然驢和馬是不同的物種,但是二者的基因相似度很高,就這樣它們生下了騾子。從史料上看,騾子最早出現在秦末漢初,距今約有2200年的歷史了。
騾子出現後,人們發現它兼具驢、馬的優點,比如驢的耐粗飼、抗病能力強、馬的高大、爆發力強等等。騾子的這些優點恰好是人需要的,所以到了明代,中國開始大量的繁育騾子,從此,騾子慢慢地取代了驢,成為了農村地區主要的畜力工具。
人們對騾子存在什麼誤解?在開始我們說過,之所以有“寧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對其存在誤解,那麼誤解從何來呢?這還要從人大量的繁育騾子開始說起。
隨著騾子的數量增加,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讓騾子再次生育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人只能透過讓馬和驢雜交產生騾子,而騾子年老之後不會留下後代。
這一發現在古代封建迷信的大環境下可了不得了,因為在騾子出現之前,所有的家畜都是能生育的,就騾子一個不能。於是,關於騾子的謠言就開始了,最常見的說法就是:騾子不能生育,所以吃了騾子肉後,人也不能生育。
吃個肉,生育能力都沒了,這可把人嚇壞了,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這個謠言就在人們之間傳播,最後竟然成了一個可以流傳至今的俗語。
騾子肉真的可以讓人不能生育嗎?這顯然是個謠言,而謠言能夠讓很多人相信是因為以前科學不發達,根本就解釋不了作為動物,騾子為何不能生育,所以就只能任由謠言散佈了。而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早已經解決了,騾子之所以幾乎不能生育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騾子體內本身就是來自於驢馬兩套染色體結合的,所以它是異源染色體,相比較同源染色體,異源染色體原本就很難與其他染色體結合。
一方面是騾子體內的染色體數目一半來自於馬(32條),一半來自於驢(31條),所以它有63條染色體,染色體不成對,無法正常的減數分裂。
因此,騾子不具備生育能力是生殖隔離導致的,這與它的肉沒有任何關係。
騾子肉是什麼味道?真的很難吃嗎?筆者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頭騾子,而且在一天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死掉了,在當時缺衣少穿的年代,這頭騾子自然沒有被浪費掉,所以我知道騾子的味道。
首先,騾子肉吃起來比較的柴,也就是很難嚼。當時我們家用了一口大鍋燉了整整一個下午,肉依然是難嚼的。現在想來,這可能與騾子的運動量很大以及其吃的東西有關,因為騾子作為當時拉磨、負重的工具,它一天的勞動量是很大的,這讓它們身上沒有過多的肥肉。
非但如此,騾子的壽命要比驢和馬長,所以它被使用的年限也長,而殺它或者它自然死亡時,年齡都很大了,這是它肉柴的原因之一。
而且騾子是一種對食物不挑剔的動物,像牛、羊、馬還得放牧,給它們新鮮的草料,但騾子不用,一些乾草、玉米秸稈等它都來者不拒。因此,長期的粗飼也是它肉質比較差的原因之一。
其次騾子肉還有一股“腥味”,當然這個腥味並不是魚腥味,就是不同動物身上特有的味道,比如羊肉的羶味。在“打死不吃騾子肉”前面其實還有兩段話:驢肉香,馬肉臭。
當然,馬肉並不是真的臭,而是有一種馬獨有的腥味,而騾子身上有一半馬的基因,也是攜帶著這種味的。在當下還有,有各種大料、去腥幾件套等等配料,在以前煮肉最多就是蔥姜、散白(酒),這是不足以掩蓋和去除騾子肉的這種“腥味”的。
總結俗語裡的“寧死不吃騾子肉”實際上是以前的人不懂騾子為何不具備生育能力,從而將它的肉也“妖魔化”了,但實際上,騾子不具備生育能力是生殖隔離導致的,吃了它的肉並不會導致不孕不育。
其次,騾子肉確實不怎麼好吃,肉柴還有腥味,如果說像豬肉那樣煮的話必然是很難吃的,不過在現在放上各種大料,炒個糖色,慢火兩個小時,出來的騾子肉也是香氣四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