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6098
-
2 # 清流的國學觀
你好,我是清流,研究孫子兵法超過10年,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這兩句話都出自孫子兵法,其實並不矛盾,你要結合這兩句話所處的語境,聯絡上下文來分析。現在我來給你分析這兩句話。
1.勝可知而不可為。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形篇,意思是勝利可以預知但不能強求。在這句話的上文,孫子說了“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善戰者能為不可勝,而不能使敵之可勝”,這裡孫子是從形的角度來說的,形就是軍事實力。我們能做到讓自己的軍事實力變得強大,而不能改變敵人的軍事實力。透過敵我雙方實力的對比,我們能預知誰能戰勝,但是我們不能改變敵人的實力,讓敵人被我們戰勝。所以說,勝可知而不可為。
2.勝可為也。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意思是勝利是可以創造的,這裡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敵人強大,我們該怎麼辦?孫子說了“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是以十攻其一也”,“敵雖眾,可使無鬥”。孫子的意思是,我們可以運用計謀,使敵人的兵力變得分散,使我們的兵力變得集中,從戰術上改變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造成我們強而敵人弱的勢態,從而以十打一,以多打少,以強打弱,獲得勝利。所以說,勝可為也。
最後總結一下,在讀孫子兵法的時候,我建議大家聯絡上下文,在具體的語境中分析,這樣才能正確理解這本書的含義。
你這是斷章取義。勝可知而不可為取自第四篇,形篇的第一斷,說的是攻守之形,意思是不給敵人可乘的漏洞,在保證不被敵人打敗的前題下,尋找敵人的漏洞,弱點打敗敵人。但是敵人沒有漏洞,弱點呢?那就勝可知而不可為了。如,長平之戰的廉頗,他見野戰打不過秦軍就守城不出。而勝可為也是第六篇:虛實篇,中間一斷,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說的是實戰中要掌握主動權,這句話應該做為游擊戰和運動戰的指南。簡單說幾句。再希望別斷章取義,害人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