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說精神
-
2 # 藝彩Sunny
我們本家一個嬸子患有這種病,她生了一兒一女,現在兒女30多歲了,都挺好的,並沒有遺傳給子女。還有一個,生孩子時就發病了,生了二個女兒,如今二個女兒都50多歲了,也沒有發病。但其中的一個女兒生了兒子,遺傳給了外孫兒,隔代遺傳了。法律上規定精神分裂症病人不能結婚,但許多人都結婚了。
包括我,我是輕度精神分裂,重度抑鬱症患者,患病17年來,中藥西藥在吃。期間是停藥5年才生的孩子,孩子三歲多的時候,也就是停藥9年的時候我又復發了。復發的原因,過度勞累,睡不好覺,再加上生氣,才復發的。這種病,家人的關心和照顧很重要,但我沒有得到好的照顧,孩子一歲多、二歲多,因為小腸疝氣動了手術,我需要三天三夜不睡覺照顧孩子,沒有人幫一把。因為醫生說,前三天很關鍵,孩子下面不能被尿溼了,而且孩子也不能亂動。孩子那麼 小,就需要有人看護。
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或嚴重抑鬱症,我個人覺得一定要停藥最少半年以上才可以懷孕生孩子。我吃藥的時候,出現了閉經,身體很差。據說夏天秋天出生的孩子更健康,天氣暖的,而冬天和春天出生的孩子因為天氣寒冷,長大後更容易患各種疾病。我是出生在冬天,正月初六出生的,生我的那天下著大雪。而那時根本不講什麼優生優育,我媽媽懷的第一個孩子,生下來後,就是死胎。按說最少隔三個月再懷孕,而懷我的時候,僅僅隔了一個月,就懷上了我。那時吃得非常差,營養不良,我出生的時候只有2斤,從小就體弱多病。
孩子出生後,如何教育子女呢?我個人覺得不要溺愛孩子,要教給孩子生活自理的本領,還要抗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自尊自強自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父母對孩子既要愛護,更應該培養他們勤勞堅毅的品格。對孩子要懂得放手,不要過多的保護。還有當孩子做錯事,或者做不好的時候,父母要多鼓勵孩子。不要說:你怎麼那麼笨。當孩子問父母一些問題的時候,要如實告訴孩子,不要說孩子你怎麼那麼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應該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的人。我們走入社會的時候,會遇到各種風雨坎坷,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我們的心裡脆弱,當受到打擊,或者不順的時候,就容易精神崩潰,甚至發展成精神疾病。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從小時候就養成了,我們的父母對於習慣的養成,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恩威並施,對孩子愛中有嚴厲。
我記得我小時候,非常喜歡畫畫,自己經常拿本子的背面畫畫。後來調一位中專學歷的老師,教我們美術,還辦了美術班。對於畫畫,那位老師說,我很有天賦,剛一學,就畫得很好了。和那位老師學習半年後,被老師調走了。後來我想學畫畫,但父母一直不支援我,覺得學畫畫既浪費錢,根本沒用的。如今各種興趣班美術班,孩子全方面發展。孩子能夠主動去學習自己喜歡的,而父母卻扼殺掉了,孩子從而會怨恨父母,也喪失了自信心。那個時候,我想不明白,父母為什麼堅決反對,一個人對於一件事的執著,怎麼就成了任性,不聽話了。長大後我才懂了,那個時代,家庭條件差,父母能供孩子讀書就不錯了,哪還有錢讓孩子學別的呢。還有父母沒什麼文化,他們的認知能力決定了孩子的發展。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在想要孩子之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回覆列表
作為精神科醫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可能是作為精神分裂症子女的童年生活和家庭環境。
我們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有明確遺傳傾向的,一般遺傳學研究得到的結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患病率與普通人相比的確會明顯升高,通常認為精神分裂症一級親屬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7倍。普通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大約在1%左右,那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發病的機率就是7%左右,說多也不多,還不到10%,但這只是一種機率,而最終影響是否發病的因素還有很多。
也許你可能不能理解這種影響,但這種影響在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裡是基本上不可能避免的。更有甚者還有很多實際上的精神分裂症家庭子女還會在童年受到嚴重的創傷,我們叫做童年負性事件,而童年負性事件是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很多精神疾病的常見發病因素之一。
所以,我常對我的患者和家屬說,如果擔心子女以後會發病,那麼就珍惜現有的生活,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給他們一個有愛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在同樣的環境中健康的生活。
當然,這樣做並不能排除精神分裂症子女在今後的生活中患病的可能,但卻可以將這種影響降低到最低,換句話說就是儘量的去預防或者避免精神分裂症的子女以後也會罹患精神分裂症,也可以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努力的方向。
如果父母中有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而且這名患者長時間處於發病狀態,簡單的說就是存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或者長時間持續存在反常的言語或行為。那麼我覺得最好是評估一下孩子在患者身邊成長的危害,如果孩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邊成長可能會受其影響,那麼有可能對患者的性格養成等各個方面造成無法預料的影響,也許就為今後發病埋下了種子。那就儘量讓患者和孩子分開生活吧。為了孩子能正常的成長,為了孩子減少發病的機率,值得的。這麼說可能很多人會不認可,但我真的看到了太多這樣的例子,一些孩子甚至在與患病的父母分開後很久才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