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秦貴在堅持

    "有兒常受氣,無兒常氣短"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沒錯。那麼做父母大人辛苦還要忍受兒子氣:一、從小要培養兒讀書,弄好的給兒子吃。

    二、父母大人在外打工掙錢,為兒子買車、買房子,娶媳婦。過年回家,還要受兒子氣。

    三、無兒常氣短,這句話講的沒錯。在農村,沒有兒子,好象低人一等;還要受人家冷嘲熱諷。

    四、絕大多數兒子還是孝順,不跟爸媽爭吵。在當今社會,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也好呀!女兒孝敬爸媽,老了全靠女兒養。

  • 2 # 灑脫農人

    “有兒常受氣,無兒常氣短”,其實這句農村俗語,我認為更多的是表達出了農村老人無法、無奈、無語的心理,一般口中常會跳出這種語言的,往往都是農村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手背在身後、嘴上叼著旱菸袋、佝僂著身軀,邊走路邊搖晃著腦袋說著這句俗語。

    農村“重男輕女”思想並不是現在才有,早在遠古時期,社會由母系氏族轉變為父系氏族以後就開始存在了,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讓農村家庭必須要有男孩的觀念根深蒂固,在農村,如果家中沒有男孩,無論你家庭狀況如何,都是會被輕視、嘲諷和欺負的,無非只是程度不一而已。所以過去的農村家庭就是拼了命,也會想方設法的養育男孩。

    在很多農村人心裡,對待女孩的態度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腦子裡始終認為女孩是別人家的,以後嫁出去了,就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對娘屋幫不上一點忙,自己的養老也沒有叫女兒來負責的道理,所以農村對於家中的女孩似有似無,根本不抱任何指望。女兒不負責父母的養老,自然也不能繼承父母的財產,所以家中有男孩,才是希望所在。

    但是兒子卻往往是一個“惹禍包”,家中有兒子,就會平添更多的麻煩事,甚至還會增添更多的煩惱。我有一個親戚,家裡想盡一切手段,總算如願生育了一個男孩。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當孩子進入初中後,就完全成為了一個“惹禍包”,天天不是打別人,就是被別人打,甚至還惹得老師也很有怨言。親戚一家的精力,基本都花在了為孩子“消禍上了,為此也增加了不少的經濟支出,親戚煩惱死了。

    就算是這樣,“養育男孩”的觀念在農村人心中仍然是根深蒂固,因為在農村,沒有男孩,就會被左鄰右舍取笑,也會受到白眼,某些時候還會受到別人的欺負;同時家中如果沒有男孩,那就會覺得努力沒有方向,也沒有動力,因為無論再怎樣努力,到頭來取得的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養兒防老”是農村人拼死也要養育男孩的根本原因,為父母送終時按農村風俗,女兒一般是不能端靈牌的,所以如果家中沒有男孩,將來死後也沒有人為你送終,這是最讓農村人忌諱的地方。

    但男孩因為天性使然,往往比女孩更調皮、更大膽,在孝道方面也沒有女兒盡心,有的男孩在成長過程中不僅調皮搗蛋,成人後還有可能缺乏感恩和孝順的思想,對父母不僅沒有耐心,相反還有可能拿氣給父母受。

    就算是如此,居於上述那些因素,農村人仍然會想方設法的養育男孩,所以這才有了農村俗語“有兒常受氣,無兒常氣短”的說法。

    結束語:

    這句農村俗語是在過去的背景下所產生出來的,實際上現在社會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僅是社會養老福利制度越來越完善,而且社會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的願望,生男生女一個樣,女兒也能盡孝道,大家再以不用為育兒育女問題糾纏、煩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尋夢環遊記》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