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碼字的蝸牛
-
2 # 快樂人生168025476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農村人吃生產隊秋後分配的口糧,每人4oo多斤口糧(毛糧),每人每年十八尺半布票,另外每戶一個購買火柴,肥皂,毛巾,燈油的供應證,每月每口人供應四兩豆油,每月一塊肥皂,一年一戶一條到兩條毛巾,農民進城首先用小米兌換幾斤糧票,才能在飯店吃上兩角一碗四兩糧票的兩大碗麵條,或吃上兩斤油餅。生活就是這樣,當時的農民只要全家能吃飽,穿暖,夏天有糧吃,冬天有柴燒,就感到幸福和滿足了。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害怕浪費時間,不被推送。
計劃經濟時代,票據主要是給予非農業戶口居民使用的、農村戶口的居民只能憑公分到供銷社兌換商品。但是票據並非是可以替代金錢使用的。一句話,糧票或其他票據只是到供銷社或商店購買的一種憑據,在購買糧食或商品時,依舊是需要付錢才能購買到的。
很多人認為計劃經濟是在60年代開始,到了70年代末結束。其實也是不正確的,計劃經濟時代,最早是在1949年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根據我爺爺的說法,早期的計劃經濟是相對傾向於農村人民的,當時剛剛解放,各地百廢待興,各地施行了公社制度。爺爺曾講過,開始時,因為農村擁有土地、糧食、燃料等等資源,相對於城市居民而言,農村的生活更好些。
當時的農村農民是沒有任何票據的,但有公分。公社是一個集體,會根據公社內部的勞動力來區分,比如壯年男子勞動力,為10分,壯年婦女為7-8分,半大小子或老人為5-6分,施行按勞分配。若是小孩、或者是喪失勞動力的老人或殘疾人,是以公社福利來供養,即集體供養。
對於怎麼生活而言,農村有糧食就能生活——種植的糧食,按每戶每人留有口糧、以及根據公分,給予的個人需求的其他票據。
爺爺曾講過,“三大災害”之前的公社,並沒有捱餓(其他地區不懂,僅僅是桂南一帶),雖然地裡產出的糧食,只能留下口糧,大部分都要賣給國家。可本地屬於東南亞氣候,水道縱橫,山上的果、動物、水裡的魚蝦還能補充蛋白。
但是根據我老爸的說法,他說他的記憶中,成長道路上從來沒有飽過。當時缺乏油脂,真有“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局面(我爸說他十來歲時能吃八兩米飯,還感覺不飽)。
而根據村裡長輩的說法,大都認同“三大災害”之後,口糧就無法滿足家庭需求了。可同時按長輩們的說法,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村裡依舊有糧食或者其他土特產,相互協助運往城市裡,與城市非農業戶口的居民,交易,兌換其他票據,比如布票、肉票、糖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