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源常醒

    魯迅不平庸、也能掌控部隊、草船借箭怎麼能幫諸葛亮、而且能穩主周瑜呢、他知道一個槽上栓不住,兩個踢騾子、一個不服一個、不偏燈不向火、目的一個互相聯合取得勝利!所以周瑜不怪魯肅、魯肅象兩個人政委一樣、赤壁之戰魯肅也算一個非常重要人物、所以周瑜舉薦魯肅接管軍權。他能管理指揮軍隊、也是帥才。

  • 2 # 隱士夢言

    魯肅平庸嗎?還是隻是你感覺,對比起諸葛亮、周瑜、司馬懿、呂蒙、陸遜這一類的軍事家,魯肅一生沒有自己主持過哪次重大戰役,沒有過什麼重大功績,因此,就感覺魯肅的才華太平庸,不配做東吳的三軍統帥?

    實際,我想說,閱讀小說,您得把思想的背景放到小說的背景當中,才能夠更深地理解其中的內涵。例如在東漢末年,由於黃巾軍作亂,以及各路諸侯紛爭,在一般老百姓的群體中,能做到識文斷字、飽讀詩書,這已經就不是一般人,而是稀有人才了。

    如果還能夠懂得六韜三略,可以領兵打仗,那就已經是人中龍鳳,是不可多得的高階人才了。如果還能有治國安邦的戰略眼光,那就是當時的頂級人才了。

    魯肅,論文才,知書達理;論武略,熟知兵法韜略;對治國,擁有戰略性眼光;再加上為人敦厚誠實,那就是當時一等一的頂級人才了。甚至,在整體治國戰略的層面,魯肅比周瑜的戰略眼光更長遠,孫權作為君主,也需要參考魯肅的國家治理思路。

    諸葛亮說,東吳打仗,陸戰有魯肅,水戰靠周瑜,足見魯肅的軍事戰略能力並不弱,至少,對比劉備的智囊團,除了諸葛亮,剩下什麼糜竺、簡雍、孫乾等人,魯肅至少是一個人兼顧了他們這些人的所有長處優點。

    糜竺簡雍在劉備手下都是一等一的文官,那魯肅在東吳拜帥,一點都不奇怪。乃至於後來,呂蒙拜帥的時候,有孫權勸學的典故,就證明,魯肅之前的才能,是遠遠勝過於呂蒙的,呂蒙是在發奮學習之後,才讓魯肅感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 3 # 黑水布衣

    一部《三國演義》,讓多少人低估了魯肅?看看他前面的周瑜和後面的呂蒙和陸遜,魯肅似乎黯然失色,一個“單刀赴會”讓他灰頭土臉。難道孫權是傻子嗎?讓一個唯唯諾諾的書生成了孫吳集團的軍隊領袖?魯肅是三國史上最被低估的人之一!

    如果讀過史料,就會發現魯肅是一個能文能武,有勇有謀的人。

    能文能武的魯肅

    魯肅(172-217年),字子敬。出生於士族家庭,但自幼喪父。他自幼好讀書,而且善騎射,絕對的文武雙全。早年間,魯肅見社會動盪,於是召集鄉里的青壯年練兵習武,保衛家鄉。其為人豪爽,喜歡仗義疏財,因而結識周瑜,兩人成為至交。孫氏集團入主江東時,魯肅經周瑜引薦,率部屬加入。所以魯肅是以加盟商的身份進入孫氏集團的。

    尤其在赤壁之戰之後,魯肅一直是主戰派,力主聯合劉備對抗曹操。孫權將魯肅比作東漢開國元勳之首——鄧禹。鄧禹是何許人也?他可是雲臺二十八將之首啊,足見孫權對於魯肅的器重!這樣的人難道還承擔不起大都督的職位嗎?

    有勇有謀的魯肅

    在我看來,魯肅在孫氏集團中,就是他們的諸葛亮!

    早在建安五年(200年)十月,那時,官渡之戰剛剛結束。魯肅根據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為孫權設計出與群雄角逐的整套戰略方案: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這不就是東吳版的《隆中對》嗎?在當時的形勢下,魯肅的建議非常正確,可惜孫權當時對於稱霸天下似乎興趣不大,只想著經營好父兄的基業。

    魯肅為孫權提出統一全國的戰略方案之後七年,即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才三顧茅廬,立邀諸葛亮出山。劉備是真正執行了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見魯肅之謀!

    而大家所熟知的“單刀赴會”,其實是魯肅的勇氣展現。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 ——《三國志》

    周瑜的力薦

    當然,魯肅能夠接任大都督,周瑜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三國志》

    這就是周瑜遺言中最後的部分。事實也證明,魯肅是孫吳集團當時重要的過渡者,他依然以聯合劉備為主,對抗曹操,穩定了當時的中國東南,基本實現了天下三分的鼎足之勢。

    歷史也評價魯肅:

    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吳書》

    可見,周瑜之後,魯肅是最合格的接班人,名至實歸!

  • 4 # 沒戶口的馬

    鬱被《三國演義》帶偏了,魯肅可是個文武雙全的狠角色,他智勇雙全,在三國謀士裡排前十不成一點問題。

    魯肅年輕時和周瑜交好,周瑜兵缺糧,向魯肅借糧,魯肅家有兩囤糧,每囤三千石,魯肅順手一指,借給周瑜,可見魯肅的大氣,這就是魯肅的義。

    周瑜把魯肅介紹給孫策,不一長時間,孫策過世,江東換成孫權,當時孫權才十八歲,地位不是十分穩定,魯肅有了去意,是周瑜促使魯肅留下來,於是有了著名的榻上策,魯肅提出了曹操不可戰勝,漢室復興無望,孫吳發展方向應該向西謀取荊州,這是第一個提出漢室不可復興的人,為孫吳集團規畫的戰略方針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七年,這是魯肅的智,而且是大智慧,魯肅是主張孫劉聯盟共抗曹操最堅決約人,這也是為什麼魯肅和諸葛亮關係最好的原因。

    曹操下江南佔領荊州虎視江東,冮東大部分精英主張投降曹操,是魯肅站在孫權的角度上力主聯劑抗曹,因為別人降曹有出路,孫權降曹就是死路一條。這就是魯肅的忠,

    關羽虎據荊州,威振華夏,是魯單人會見關羽,注意,是魯肅單刀赴會,據理力爭,要回四郡,這是魯肅的勇。

    周瑜死後,魯肅擔任東吳的大督,堅決執行聯劉抗曹的大方針,又和關羽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最大程度維護了江東集團的利益,魯肅死後,呂蒙花取荊州,孫劉聯盟破裂,吳蜀兩國都在爭鬥中削弱,使曹操得利。

    魯肅有能力,有戰略眼光,忠於孫權,有膽量,是孫權最推崇的部下,孫權稱帝時對群臣說魯肅當年就看到了今天的情況,可惜英年早逝。是孫權的不幸,也是劉備集團的不幸,是曹操的大幸。

    所以《三國演義》中魯肅那種忠厚老實的老好人絕對是對魯中川的誤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接到了一個公司的入職通知,沒特別想去,但是通話時沒過腦子給人家說可以入職,該怎麼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