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同育兒

    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的不用說“教育”這個詞,太嚴重了,只要愛他們,發自內心併科學的給予他們愛與陪伴,他們就會是個好孩子,並且也會是個願意配合家長要求的好孩子。

    當然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小壞習慣或小毛病,家長只要每次都能溫和而堅定的提醒他們,就事論事,不要否定孩子,只是說他這次不正確的事情或言行,孩子就會在這樣一次次的提醒中改進改正的。

    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用這個時間精力教育教育自己,因為生育沒有準入門檻,因為對養育孩子缺乏科學的認知和虔誠的態度,所以,我們很多父母,都是不合格的,自己還沒活明白,就要承擔起一個新的生命,這對我們來說,責任太重太重了。

    不說別人,回頭看我自己,有很多懊惱懊悔的時刻,很多時候看著那些小baby,都恨不得把自己兒子再塞回去,再重新養一遍,可是,生命就是沒有機會彩排、預演,一上來就是玩真的,自己跌跌撞撞的學著活也就算了,最難過的是,要揹負著另一個生命一起跌跌撞撞,這是讓自己最無奈最疼痛的。

    所以,如果對養孩子有迷茫,3到6歲是家長最好的成長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又沒有上小學的課業壓力,甚至也沒有什麼課外興趣班的壓力,只要照顧好他們吃喝拉撒以及情緒,剩下的時間,就專門用來學習如何做個好父母吧。

  • 2 # 麗潔57

    說不好怎樣的教育更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只想告訴孩子們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舉個例吧,有位奶奶帶著孫子回孃家看自己的媽媽,但是小孩子淘氣,看人不注意就拿小棍子打太姥姥(也就是這位奶奶的媽媽),奶奶告訴不能打,孩子不聽,一會又偷著打,這位奶奶就打了孩子幾下,但是沒用,孩子還是偷著打太姥姥。最後奶奶告訴孫子,你在打太姥姥,我就打你的媽媽。孩子聽了就鬧小脾氣,問你為什麼打我媽媽,這位奶奶說,我打你媽媽你不高興,那你打我媽媽,我就能高興嗎,你打我媽媽我就不生氣嗎?孩子聽後不說話了,在也沒打過太姥姥的頭。和孩子說教育不太容易,但是可以根據孩子能理解的去讓孩子明白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 3 # 拓德科技司建峰

    1、生活中不要對孩子採取過激的對待方式,不要粗暴的對待孩子,長久會使孩子性格變得偏激。

    2、一定要以身作責,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3、父母意見要統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決定,而且會使家長威望下降。

    4、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

  • 4 # 王小腸

    3歲到6歲的孩子是他形成自己的是非觀,性格,脾氣的重要年齡段

    所謂3歲定終身就是這麼來的

    對於教育3歲到6歲的孩子

    家裡千萬不要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

    這樣容易形成孩子的依賴感

    就要做到打罵一條心。

    做了錯事,就要罰,不要不忍心。讓他記住。以後不敢在做

    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古人說的還是對的

    等到他在大一點的時候

    就要適當的讓他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

    每個方面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大體有精細動作的發展,語言,社會性,道德,個性等等,

    有時間可以到中國家庭教育網來看看,有不少內容可以幫助你的。

  • 5 # 唐僧選房

    教育孩子是個難題,扔東西、搞破壞、不學習等等。孩子有好奇心理或者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多多觀察孩子的表現,然後根據情況引導孩子,例如和孩子共同做一些事兒或者和他玩遊戲吸引他得注意力等。

  • 6 # AmyQZ

    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心性以及年齡

    一:講道理

    講道理要符合兒童的能力與理解力,不要長篇大論的說教。

    二:有參照物去模仿學習

    把他們應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眼前讓他們學習,不能做的事情的例子也放在他們眼前並制止

    三:多練習,少講規則

    孩子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好的,規則總是會被遺忘,家長應當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他們養成習慣。

    但是習慣不能太多,否則把他們弄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習慣都培養不成。

    四:獎懲機制

    獎勵和懲罰一定要採用的,但需要講究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小企業的負擔如何才能真正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