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盜旗wyn

    當然不是趕羊一樣湊一起打,那樣的話誰去給大夥送飯啊。。。。

    戰場指揮基本靠吼和一些樂器,扯著嗓子喊大家都懂,用樂器的手段基本是根據各自民族和軍隊的文化和習慣來,比如中國古代靠擊鼓進軍、鳴金收兵,而西方近代則是靠專業的軍樂隊制度,比較廣為人知的就是那首現在聽來跟戰場格格不入的英國《擲彈兵進行曲》,值得一提的就是解放軍的軍號制度其實算是兩種風格的雜糅,鼓是沒法敲了,軍樂隊又養不起,嗓子喊更不靠譜,那就直接製造幾個簡潔明快且洪亮的聲音大夥一聽就懂得了。

    至於更廣闊空間內的數個大兵團之間的配合,那基本是靠人肉打發來傳遞了,當然了,要是崩潰了的話就只能逮住個逃兵才知道那個兵團完蛋了。比如著名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派出格魯西帶領三分之一的法軍追擊逃竄的普魯士布呂歇爾元帥,然而直到他們的皇帝已經慘敗才發現被坑了,自己前面不過是普魯士軍隊派出的一旅偏師。。。。

    至於冷兵器時代,雖然華人在那時候用擊鼓和鳴金來臨陣指揮玩的很溜,但在整個戰略層級的只會上仍然是和西方同時代國家一樣的慘。受制於道路和後勤條件,參戰的部隊往往跟春運的火車站一樣沿著為數不多的幾條道路一點一點往前挪,同一批人多了道路受不了只能龜速前進,前線的人多了後勤跟不上就餓肚子,所以中國那時候大軍出動擺出個幾百公里的大縱隊一點問題沒有,而在前線的集結就更慢了,甚至出現過前衛在前方打輸了,最後一波部隊還沒出發的坑爹現象。

    所以那時候所謂動員了幾十萬大軍參戰的情況其實沒那麼牛,拋去後勤上的苦力能在一線參戰的人數有個五六萬萬就不錯了,其他的部隊要麼在一點點的往前線趕或是呆在戰場後面當預備隊,要麼就是在搞後勤。而想要搞配合的話要麼重新拉出一條後勤線出來重新弄個大軍團,要麼就是統帥派出將領指揮偏師跟本陣打配合,前者比如漢武帝時期與匈奴的漠北之戰,就是分成衛青、霍去病指揮的兩個五萬人規模的騎兵軍團分路參戰,而後面負責後勤的是整整五十萬步兵兄弟,因為太燒錢所以後世朝代沒必要的話也不會這麼幹;而後者往往是戰役層面的分兵,只要雙方按照事先約定好的節奏來一般也出不了大茬子。這種方式慘的地方是因為前線幾萬人的部隊一旦發生潰敗,逃兵跑的往往比統帥傳令兵要快,恐慌情緒很容易傳遞到後面基層部隊的身上,第二批部隊再發生潰逃的話基本整個部隊就全體完蛋了,淝水之戰的苻堅,高加米拉戰役的波斯帝國,都是這種區域性失敗帶動全域性崩盤的典型。

    所以總的來說,在沒那麼高科技通訊手段的年代,臨陣指揮基本靠吼(製造聲音),排隊槍斃時代幾個大規模兵團之間的配合主要靠默契並補充一些信件交流,而冷兵器時代則完完全全是前面浴血奮戰後面慢悠悠趕路,順風浪逆風投的豬隊友配合,統一指揮神馬的,想想就行了,真弄上幾十萬人一起上戰場,那排成的陣型兩頭望不到邊,臨場指揮完全跟不上最後還是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前麥田未降有效雨如何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