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義凜然東方欲曉

    建國後並沒有即可進入大集體時代,大集體時代開始於1956年結束於到1983年,持續了27年。這時期農村的文化人應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剛解放到1956年,因為剛建國,中國文化教育的普及率很低,文盲率很高,所以農村的文化人(基本能識文斷字的就可以歸為此列,相當於小學畢業),主要都是舊中國時期家庭相對富裕的地主富農家庭成員,人數很少,顯得金貴,但是不被信任。第二個階段雖然解放後開始大力發展教育,但是到1956年,新中國後第一批小學生也就剛畢業,因年齡幼小,還不堪大用。第二個階段,從1956年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新中國第一批小學生已經已經初中畢業,這裡邊絕大多數是貧下中農的子弟,已經可以作為勞動者進入農村生產勞動中去,擴大了農村文化人的數量。第三個階段從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在中國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很多農村也開始了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進一步發展到八十年代,高中教育在農村的普及率也已經很高,整個農村文化人已經不算是金貴(數量少)的了。當然農村基礎教育的普及是在大集體體制下完成的,否則很難做到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在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落後國家普及基礎教育,這是一個教育史上的奇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改革開放為高等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生源(七八十年代大學生中農村生源能達到70%,基本和農村人口的比例相當),同時大量的有文化的農民才有了進城進工廠打工的資本,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人口紅利。

    總之,這個問題提的非常不嚴謹,所以只能從建國後文化教育普及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它不是僵化的存在,而是發展存在,是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結果。

  • 2 # 春秋風cqf

    這不是事實!剛解放時農村的所謂文化人也就讀過幾年私塾或幾年小學,也就能讀讀《百家姓》、《三字經》,基本都是半文盲。其中大多數是中農出身的,極個別地主出身的洋學生也很少留在農村。到六十年代中期,解放後培養的小學和初高中畢業生,在農村已經很普遍,到70年前後,農村初中已基本普及,70年代中期農村高中開始敞開大門招生。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有多貴重?

    我們這裡有一箇中醫世家,祖祖輩輩人都不壞,懸壺濟世嘛!做不得壞人,也無需做壞人而求利。

    雖然沒做到窮人看病不收錢,富人看病多收錢,但也做到了窮人欠他們的錢永不追帳。

    只是賬本上是要記上的,有錢就還,不還也行,下次去還照樣給你看病,還照樣讓人賒賬抓藥,然後在舊賬上再添一筆新賬罷了。

    有窮人良心上,或者面子上受不住了去還賬,他們也不客氣,照常收下,劃掉賬單再送你一點枇杷膏什麼的也說不定。

    有點蔫壞!

    他們家還有另一個不好,不問政治,什麼人去看病他們也接診,什麼人去請,他們也都上門去看病,診金給的多了,他們也都笑納。

    如果照現在的眼光去衡量,他們應該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唯利是圖”,儘管他們認為他們是“醫者父母心”。

    他們當年經常去給日本人看病。

    當年的老百姓對日本人那真是恨之入骨的,所以很多人對這家中醫世家服務日本人頗有微詞。

    據傳說,也有地下黨去做過他們的工作: 給日本人看病就看病了,弄點情報行不行?

    被他們拒絕了。

    當然了,這中醫世家對那些地主老財也服務的非常周到,掙了不少錢。

    所以,他們家其實也很富,絕對算是地主家庭,鎮上開著藥鋪之外,家裡僱著四五個長工種地呢!

    然後,他們家的成分是地主。

    當年新政府還是非常實事求是的,因為他們畢竟沒有藉著日寇之手害過人,倒也沒有把他們辦成漢奸,但是,是不准他們行醫了,國家分給了他們土地變成了農民。

    你能相信,到1956年他們家所在的村子開始組建大集體之時,這家的小兒子被請去了做大隊會計。

    沒辦法,實在找不到人了,村中其他少數幾個識字的人,早就被國家招到城裡去做工人的做工人,做幹部的做幹部 ,剩下的全是不識字的人 ,連隊長都不識字,只好請了這家的兒子做會計。

    在生產隊時期的會計並不是單純的會計,只做會計工作,他們要幹各種亂七八糟的雜務工作的。

    就出現了,兒子跑前跑後找桌子,拉板凳,寫標語,拉橫幅,佈置批判會會場。

    而被批判的人中間包括他的老子。

    但也沒有什麼人,除非上面有工作隊下來,沒有什麼人去認真批判這會計的老子的 ,因為到了晚上,他們也許要去求人家把脈看病的。

    大集體時代,雖然去醫院看病也很便宜,但鄉民們還是認為非常貴,反正老中醫也不收門診錢,他開的藥方,病人家屬只要 拿出功夫,去田野裡尋找,多數是能找得到的。

    中醫中藥嘛!多數就是些自然界的植物。有時候一張處方下來,只有少數幾味藥才需要去中藥房購買。

    比如你要是感冒了,你如果去醫院,醫院會賣給你“安乃近”西藥片,而老中醫讓你回家用大蔥燒水喝,同時煮花椒水洗腳,一分錢不用花。

    如果有病人需要針灸了(他們家針灸是一絕),針灸十次八次,他們也不會開口要錢要糧,你過意不去,給一點,他們就收,不給,也就不收。

    真真家風不改!

    後來,特殊歲月過去後,這家人會計也不幹了,又開起了診所,雖然沒有像那些農民企業家以及做生意的人一樣,馬上發了大財 ,但也算是富了。

    現在!

    現在這家人已經搬出了村子去城裡了,因為他們的後代多數都去學了醫生,去醫院做醫生了,有中醫,有西醫。

    會一門技術是多麼重要啊!

  • 4 # 真情流露

    過去的地主,財主不單純是有地有錢,最主要是有文化,很少有文盲。我朋友的父親成分是地主。沒辦法過繼給遠房本家,因為他有文化又好學,對傳統民俗懂的多。村裡有婚喪嫁娶記帳寫禮單都離不了他。因為好學。農業方面知識比別的社員懂的多,像化肥,農藥,種子,節氣等,慢慢的從村上調到公社,後來到鎮上農藝站,很多大學生畢業都跟他實習。直到退休有工資開,同村人看著眼紅,。這樣的人特別孝順,按習俗他不該贍養老人,然而他同樣輪流來侍候老母親。老宅拆迀不同兄弟們爭家產。這樣賢德仁義的地主後代讓令人敬佩。

  • 5 # 青山14185

    50年代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文盲,不識字,因為舊社會只有地主資本家等剝削階級家庭的有錢人才讀得起書,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開辦學校,60年代,基本普及了鄉村學校,對成年人還開辦識字班,掃盲班

  • 6 # 資深建築工程師

    我舅舅是解放軍,但沒有文化,一天學沒有上過,當了七年班長,最後轉業到地方。在部隊的時候舅舅刻苦學習,轉業的時候能流利的讀書讀報,在地方當了多年信用社管理人員和村支書。

    舅舅當班長的時候的戰友,也是我舅舅班裡計程車兵,是解放初的師範畢業生,本來在學校教學的,後來投筆從戎和我舅舅一起去當的兵。

    因為有文化,被抽調到師部當文書,後來又到軍部當文書。九十年代是新華社領導了,副部級

  • 7 # 周伯剛

    大集體時期,農村的文化人要想顯得貴重,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成份好,出身於貧下中農之家,政歷清白。

    二,能為大集體所用,主要是能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章或編排一些符合時代要求的文藝節目。

    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才能貴重,否則,待遇比一般農民更差。

    如果成份不好,更不敢亂說話,也得不到重用,曾經有個富農的養子,寫了個順口溜,諷刺當時吃大集體食堂而被判刑,這就足夠使得很多人害怕而老實了,其中有個人,在中學時代慘加過“三青團”,雖有汙點,但平常髒活累活積極肯幹,才避免了被批鬥。

    另一個有文化的人,其父曾經當過保長,也曾多次被批鬥,這兒子被任命參與出納、會計或記賬之類的工作,幹部們平常多拿多佔,一旦被上級發現,出了事都拿他當替罪羊,先解職,後送學習班、批鬥會,一段時間的教育改造,到一線參加勞動,新一任幹部上臺,又再啟用他,再出事,就又得當替罪羊,可謂三起三落,直到接近老年,有了年輕人可替代,才算安生,但心性已經扭曲,為人有點變態,不久鬱悶生病死了。

  • 8 # 1藍天1

    這題目其實是讓不同的人各抒情感發洩、各講一己之見而己,沒有統一認識。因為大集體時期25年以上,什麼樣人叫"文化人",什麼叫貴重,沒有標準。各人經歷不同,觀點不一,也沒有統一說法。不信,去看巳有回答

    有說"文化人"是地富及子女,人下人,受盡欺侮。有說幹部都不是文化人,文化人做不了幹部。有說"文化人"是臭老九,何來貴重。有說讀書無用,沒多少人讀書。有說"文化人"被重視,大小是個"官"等等,如單獨孤立或以不同人經歷和立場,都"真"。但我認為都片面主觀,條條都不絕對。

    只有客觀辯證,實事求是從總體上分析,才符合真實。一是分時期,二是文化人相對而言,三是區別個體整體,部分和整體。分析結果的判斷是:無論哪個時期,相對文化人總體相對貴重。就今天,也如此。

    就教育文化發展歷史,文革前,農村掃盲力度很大,基本村村有初小,兩三村一完小,公社有一兩所初中,縣有幾所高中。文革時農村小學未停課,對中小學影響大的是前三年。自學制改革中小學九年一貫制和教育實行"兩條腿走路"方針(公辦和民辦),大量小學戴帽子的七年制學校興起(68年前後),還有不少高中,直至改革開放至"普九"。

    文革前,農村高中文化算貴重,初中已不少。到改革開放前,初高中都很多。現在農村,初中普及,高中更多,貴重的是大學專科及以上。

    需要強調的是,具體文化人貴重不是僅依"文化"就能貴重的。

  • 9 # 清香益遠5

    大集體時期是1982年,全國解散人民公社,分田單幹之前。這個時期對於農村的文化人,還是分階段的。

    一、六十年代左右,小學多中學少,農村高小畢業生多,初中學歷的沒有幾個人,(高中畢業生考不上大學的,國家安排支邊工作)集體還是重用老初中生的。

    二、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這是教育事業大發展時期,各村完全小學都有初中班,各管區都有聯辦中學,各公社都有公辦初中,各縣都有幾處公辦中學,後來發展到各公社都有一所高中。這個時期,逐漸普及了初中教育,高中生也多起來。

    三、說到文化人的貴重,中國曆來重視知識,重視人才。大隊、生產隊選用的會計、保管,副業生產的管理人員,推薦的民辦老師、培訓的赤腳醫生、拖拉機司機等大都是有文化的。

    但由於抓階級鬥爭,基層幹部對出身不好的子女,只看出身,不看錶現,也埋沒了有文化的人才。

    因此,農村大集體時,對有文化知識的人還是重用的,談不上貴重二字。

  • 10 # 使用者陳維仁501

    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村的文化人就貴重,你以為那時候真的知識無用,知識分子(也只能算識字份子)不受重用嗎?只是說那個年代,由於初中畢業生考的考上了中專,有不少的升入了高中,把一些沒考上的學生留在了農村,參加生產隊勞動,留下勞動的很少有高中生,基本上絕大多數都是初中文化和小學文化,由於工廠招工,有文化的相當一部分有的當兵,有的被分配到工廠參加工作,即使是沒有調出的,有的當了人民公社的八大員,有的在生產隊任會計和記工員。

    特別是一九六四年全國的四清運動,不用說初中文化,就是個小學文化也被抽調去搞四凊運動,四清運動一結束,就分配到各個行業去參加了工作了,由於他們思想素質不錯,被組織提拔當幹部的不少,我周邊的退休幹部,有的是處級政法委書記,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他們基本上算是隻有小學文化。

    就憑文革後的三年,我地農村老三屆高中生,初中生,在七O年以後,不少人分別都被推薦到教師隊伍和供銷部門工作,我有幾個同學比我混得好,混成了法院院長,公社書記,交通局長,供銷社經理等等,現在退休,比我錢也拿得多些。

    像我們這些老朽,還要感謝那個集體化時代,給了我們的鐵飯碗,後來下崗也沒有輪到我們的頭上,在工改中還享受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不然現在怎麼會有六千左右的養老金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國家對農村基層工作越來越重視了,年輕人適合去農村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