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餅叔看電影
-
2 # 聰慧豆漿n7
相聲之雅俗,評判權在民眾,而不在某人或某幾人。如民眾認可,俗一點也是相聲,如民眾不認可,再高雅也不為相聲。相聲的生命力在於民眾,這是根本啊!
-
3 # 卡村老任
在國際政治裡,我們對西方以“普世”為藉口打壓別國的做法很反感。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也時不時的以一種品味、定義、價值取向來要求對方。相聲,它就是一個老百姓茶餘飯後逗樂的一個活動,如果它能教育人給人以啟迪當然好、如果它能諷刺時弊當然好、如果它只是讓人一笑了之也沒什麼不好啊。戲曲、大鼓都有不同的流派,相聲也是一樣,不必強求都得一樣。姜氏相聲、李氏相聲、郭氏相聲同在,各幹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百家爭鳴不是挺好嗎?
短期看在曲協和有關領導部門手裡,長期看還是人民群眾說了算。
俗和雅的標準,是隨著時間不斷髮展變化的。打一個比方,明清時期的小說,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在當時都屬於通俗範圍的作品;詩詞歌賦才是那時候的高雅。幾百年過去了,《紅樓夢》成為我們今天社會的四大名著之一,絕對的高雅作品,位於金字塔塔尖位置。
當年京劇相比於崑曲,它是通俗的。今天京劇已經是國粹藝術,殿堂上的藝術種類。相聲藝術本身也是如此,侯寶林大師的作品,如今也是殿堂級水平,但在當年他是無法和經典藝術掛上鉤的。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相對賈玲和張小斐的小品來說,前者就是紮紮實實的經典高雅之作。
時間是檢驗作品高雅與通俗的標準,也是通俗變高雅的必經之路。在這條必經之路上,也許主管部門可以在起跑線上干預一下,也可能在半途中給予必要的指導,但能夠跑到終點的作品,一定是受到最普通人民大眾喜愛的。
人民群眾真正喜愛的作品,才可能有生命力,才有可能不斷傳承下去,如此說來,俗與雅,並不能左右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群眾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