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隨雨動855

    沒錯,關係越親密越容易產生矛盾,因為好多矛盾的物件是親密的直接產物。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A跟B關係的親密程度比A跟C關係的親密程度高,他們之間產生矛盾的可能性與深度就更高。

    這其實很好理解,我跟我前女友老鬧矛盾,但是我們親密程度並沒有非常深入;我跟我老婆也鬧矛盾,但我們已經老夫老妻相當一段日子了;我跟我老婆鬧矛盾遠遠沒有當年和前女友鬧矛盾程度深,頻率大;但是隨著親密程度的加深,的確矛盾逐漸變地多發和深刻起來。

    不過需要著重強調的是,親密關係的深入與矛盾的增多是相關關係,而非因果關係。

    美國離婚率在上個世紀八十年達達到頂峰,心理學工作者以及心理諮詢師們在針對離婚的諮詢工作中,發現“性格不合”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

  • 2 # 心理諮詢師周楚涵

    本文將分為四個部分,乾貨較多,可以收藏再看。

    PART 1 關係越親密越容易產生矛盾嗎?

    我覺得,一定是!只不過看這個矛盾外化了,還是內隱了。

    情況1:假性親密關係,看上去很親密,矛盾只是內隱壓抑了。

    我認識一對夫妻,兩個人簡直是羨煞旁人的神仙眷侶,出門手牽手,吃飯時,互相夾菜。

    有一次聚會,我“有幸”看到了他們吵架。

    起因是這樣的。

    男生對我們點的菜頗有微詞,覺得都是辣的,他最近上火,吃不了。

    而且就在他上洗手間的空檔,居然菜已經點齊了。

    女孩子呢,聽到老公抱怨後,覺得很掛不住,但是她很快收起了慍色,熟練使用著溝通“三明治法則”說——

    老公啊,你先別生氣。(安撫情緒)

    你是覺得我們沒有考慮你的情況,是不是?(詢問語氣,表示對對方情緒背後原因的解讀。)

    那,我們還沒來得及下單呢,咱們趕緊再點一個好不好?

    正好我點了兩個菜,瞎點的,那你來吧,把我的替換了就好。溫和給出建議和方法,且讓對方決定。)

    我雖然是心理諮詢師,也講了不少溝通技巧課,然而,這種讓我現實中看到如此教科書版的矛盾場景處理,還真是第一次。

    男生呢,算是消氣了,拿過來選單,把女生先前點的菜替換了。

    我盯著女孩子的臉,看到她臉上有失望和傷心,但是她看到我在看她,朝我笑了笑,還是那麼溫柔。

    你說,他倆之間有矛盾嗎?

    如果一個不敏感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好啊,知書達理,情商線上,沒有矛盾,甚至會羨慕男生找了一個這麼好的老婆。

    因為親密關係中兩人的矛盾,全在姑娘一個人心裡解決了。

    情況2:“器官關係”中,看上去很親密,看上去會有很多衝突性的矛盾。

    和一個人多親密才算是“越”親密呢?

    那自然是——

    器官關係:我愛你,愛到沒有了自己。我跟你看起來是兩個主體,但實際上,卻只有綁在一起的感受。

    越親密,越容易回溯到“共生融合”的發展問題。

    畢竟親密讓人退行,退行後會爆發出作為生命早期,關鍵幾年中未充分發育的問題。

    比如在器官關係裡,最重要的課題不是活好我自己,而是——保持共生關係不分離。

    於是,我們諮詢裡也經常遇到不少情侶,當自己的心願和對方發生衝突時,更害怕分離的一方,完全不敢想象內心深處對於共生畫面的打破;而成年人對於自己需求的渴望,又處在想說又不敢說的內心衝突中。

    於是乎,但凡這塊創傷問題沒解決,沒有辦法區分“我”和“你”邊界的情侶,一定越親密,矛盾衝突就越多。

    越想解決,就越帶越偏。

    PART 2 為什麼親密關係容易給人壓力?

    再回到問題前半句,我們想想,親密關係中的壓力一般分幾種?

    為對方無法滿足自己心願而產生的失落和失望;為自己無法滿足對方期待而產生的自責和愧疚;為雙方無法準確讓彼此理解產生的憤怒和無力;為長期努力解決卻無果而產生的衝突和對抗。

    第四點,常見於——

    如果越親密,越傷害,越溝通,誤會越多,越加深印象“你果然跟我不合適”,是不是反而收到“熵增定律”的影響,不如拉開距離。

    而那些拉開距離後,產生的舒適感和輕鬆感,會給大腦一個結論——果然我們不匹配,那我先提出分開。

    率先得出結論的人,用中斷關係解決壓力。

    被迫收到通知的一方,則在分離時刻,瞬間陡然升起焦慮。

    最後兩人系統中,壓力不對等,導致一方更想放手,一方負重修復,往往後者累心累身,還沒啥效果。

    其實,都是親密關係中,由壓力引發的一系列發酵後果。

    PART 3 產生壓力的原因

    根據上述壓力,我們再說說,產生壓力的原因。

    原因1:親密關係中,對伴侶投射的期待會比朋友關係的預期高。

    比如,你感冒了,你給朋友發訊息說——

    不好意思,約會取消了。

    這時候,你心裡可能是愧疚的,因為你爽約了。

    只要朋友回覆——

    沒關係,你還好吧?

    你是不是覺得很暖?

    如果朋友很久不回覆,你是不是還擔心朋友因為你的臨時爽約而生氣,你甚至還有愧疚感。

    如果你的朋友說話很直接,回了個——

    好的,那就下次。

    你雖然剎那覺得有點不舒服,但也沒啥,甚至多數人連不舒服的感覺都不會有。

    但是,你感冒了,你給物件發訊息說——

    親愛的,我感冒了,所以今天約會不去了吧?

    對方如果沒回復,請問你啥感覺?

    對方如果回覆個——

    好的,知道了。

    請問你啥感覺?

    對方如果回覆個——

    多喝水,你還好嗎?

    請問你啥感覺?

    但實際上,這些對話中,無論人家怎麼回答,都是迴應。

    因為我們對迴應之外的期待,以及認為“ta應該”的預設,一旦沒有被匹配,於是你的壓力導致你的生氣,傳遞給了對方壓力,一件事,問題就開始擴大了。

    原因2:親密關係中,為了維繫承諾一致性,雙方付出的努力會比其他關係多。

    還是感冒的事。

    可能這次約會對你們都很重要。

    比如是你們的週年慶,你精心選了地方,你也買了新衣服,燙了頭髮,想美美地赴約。

    可這時候你感冒了,約會可能要泡湯,你和對方發信息說——

    親愛的,我感冒了。所以今天約會不去了吧。

    不管對方什麼回覆,你的付出上述已經表達,那麼當你面臨約會取消時,你就因為失落壓力陡然上升。

    而對方,如果是一個跟你一樣注重儀式感的人,也會因為取消一事產生失落,壓力也會上升。

    記住哦,人的心理資源是很有限的。

    兩個人都有壓力,那誰去安慰誰呢?

    但是你只解讀為——對方沒付出,你的辛苦打了水漂,於是乎……

    由於壓力產生的認知狹窄,又導致錯誤的歸因,激發的矛盾,好事變壞事,彼此在感受相互不理解中,除了憤怒失望,次數多了,可能還產生一個假設——

    果然不適合在一起。

    原因3:親密關係中,彼此都存在的原生未解決問題更容易彼此投射。

    再說約會週年慶的事情。

    你說——

    親愛的,我感冒了,所以今天的約會不去了吧。哎,難過……

    (敢於表達情緒,並且,你也知道對方對於你表達情緒這件事,不會認知解讀為“抱怨”或者“指責”)

    第一類伴侶——

    沒事,親愛的,身體重要。你還好嗎?我們不行就改天,我理解你的情緒,我也是……

    (可以承接對方的情緒,可以輸出自己的情緒)

    第二類伴侶——

    難過啥啊,這是你身體的問題,又不是我沒有準備,那去不成你別說我……

    (選擇性注意在“去不了”和“難過”上,所以為此給出了原因分析)

    我不相信,你如果面對第二類伴侶你會覺得舒服。

    而如果第二類伴侶只告訴你,不要玻璃心,你也不要認同。

    但是你也彆著急改造人家,原因就是,這類人的問題,從這個回答中就可以看出來——

    一旦面對矛盾和改變,一旦親密關係者輸出負面情緒,ta是不耐受的,唯恐自己要承擔對方的情緒。可能ta早年中成長在一個“父母沒把事情做好,甩鍋給孩子”的家庭中,於是這個人成年後形成了這樣的防禦性表達方式。

    你只有讓他自己主動認識到,承認了如此,那麼這種表達才可能被修正。

    於是,你感受的壓力,正是你的伴侶早年親密關係中,真實體驗過的問題投射。

    你如果繼續吵下去,那麼ta就回到了早年那個無力被甩鍋的環境中,溝通就會不暢,壓力繼續發酵。

    因為,親密關係的問題,其實是自己與自己的問題,越是兩個邊界分明、沒有許多內在衝突的個體在一起後,越是很少給彼此壓力和不理解。

    PART 4 最後說說做法

    1.建議不要閃婚。

    因為上述這些情況,需要在雙方至少了解半年以上,才可能彼此暴露。而暴露之後,別急著誰順著順,而是思考下背後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只有定位對了,問題解決了,都成長了,親密關係才更容易健康。

    2.學會吵架,建立真實關係,也好過長期不對等的假性親密關係。

    因為所有的壓抑都會有爆發的一天。壓力一點點解決,慢慢磨合,好過爆發式疾風驟雨。

    3.勇敢止損。

    不合適的關係,要喊cut。但是要學會在親密關係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很喜歡這句話——我愛你,不單單是因為你的樣子,更是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9元十罐茶葉,不滿意包退!文字遊戲的虛假廣告為什麼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