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人的歷史

    秦孝公是商鞅變法成功的最大助力,也是秦崛起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他繼承父親秦獻公的遺志,以收復河西之地重振穆公霸業為己任。但是秦國怎麼變,如何變,秦孝公心裡是沒有數的,直到商鞅西行入秦後,透過和甘龍、杜摯的一場公開的辯論,讓秦孝公確定秦國變法圖強才是為唯一可行的辦法。

    你說秦孝公是商鞅的靠山沒有錯,因為沒有國君的鼎力支援,變法是不可能過得成功的,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就隨著楚王的去世而被算盤推翻。變法觸動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們當然不會答應,因此甘龍和杜摯作為秦國老世族的代表才會堅決反對變法。但對秦國和秦君來說,變法卻是好處多多,沒有舊勢力的退位,怎麼能夠激勵新興貴族的幹勁呢?

    秦孝公去世了,秦惠文王繼位,他既是變法的受害者,也是變法的受益者,有著雙重身份。因為他做太子的時候,觸犯了秦法導致自己被放逐山野,兩個太子傅也被處刑,因此少年的嬴駟對於商鞅和秦法充滿了憤恨之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意識到秦法是秦由弱變強的需要,為了國家大義,捨棄一些人的個人利益,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老世族們已經沒有了進取心,他們就是秦國的毒瘤,商鞅只不過代替秦孝公行使權力罷了。

    但是嬴駟繼位,他最需要的是穩定,老世族們樹大根深,在這個時候不能立刻觸怒他們,怎麼辦?在商鞅和王位之間,他選擇了鞏固君位。犧牲商鞅是為了麻痺老世族,也是為了強化軍權,因此秦孝公用商鞅是政治需要,秦惠文王殺商鞅同樣是政治需要,這和商鞅的態度沒有關係。因此你說秦孝公是商鞅的後臺可以,說商鞅是秦孝公手裡的工具也可以。身處政治鬥爭漩渦之中的人,沒有誰可獨善其身,對於自己的結局,商鞅早有預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流浪漢為果腹偷外賣會被立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