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日悅讀
-
2 # 老夥計610322
七十年代,學校經常安排我們學生到工廠幫助師傅們做事幹活,我在印刷廠的師傅姓邱、農機配件廠師傅姓戈和金。
麥收季節到農村參加搶運麥捆上場的勞動,到過曹莊、去過朱韓大隊。請駐軍叔叔來校搞軍訓,熟練步槍的拆與裝,實彈射擊三發子彈,我們班的解放軍指導員一位姓李,另一位姓江,都是山東人。
八十年代初,我參加招工考試成為工廠工人,不久戀愛結家,隔年有了心愛的小寶貝,生活有了樂趣,工作有了動力…這些都是我難忘的事情。
-
3 # 文豐山
我是71年,知青招工進入某兵工廠,並且分配到造彈的總裝車間。工廠對我們進行了保密教育,安全教育,等等。老師給我們說,拿彈子,要像拿雞蛋一樣,輕拿輕放。經過幾年工作,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技能,也知道了子彈的效能,脾氣。
76年一天,我正在繁忙的工作,距我兩臺機器邊的一臺裝藥機,突然爆燃,火一下衝上了房頂,火又返回,引爆了附近的裝藥機,一時間,彈雨橫飛,我們拿著彈藥箱,擋著身體,退到車間門口,(子彈有成品,半成品,溫度過高也會爆炸,但是,由於沒有膛壓,沒有大的殺傷力。
很快,我廠的消防車到了,他們馬上組織水槍,封鎖車間的暫存庫,因為我廠生產能力很大,暫存庫,成品比較多。如果,引發連鎖反應。後果嚴重。
一會兒,市裡的消防車也到了。他們快速接上水槍就向車間衝去,一到門口,只見一陣一陣的爆燃聲,彈雨橫飛的場景,都驚呆了,我們總裝車間的幾位男職工,馬上,上前和他們一起,舉起水槍向車間的重要暫存庫掃去,給暫存庫降溫,
隨後,我們幾個男職工,找來鐵錘,把暫存庫後方所有後窗戶,備用門全拍開。一下人們從各門,各個視窗轉運成品到隔離帶,人多力量大,人們排成長隊緊張的轉運成品。我平常可以抱兩箱成品,那時,不知哪來的力氣,四箱,四箱的搬。
還好透過大家的努力,火滅了,成品保住了,職工們都是象戰場下來的,臉花,衣髒,精疲力盡。心情激動。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
4 # 木易拙見
一、七十年代難忘的事太多了:
①舉國上下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②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和毛主席逝世。
④恢復高考。
⑤對越反擊戰。
二、八十年代難忘的大事只有兩件:
①學小崗村分田單幹。
②1983年8月13日,全國開展“嚴打”~嚴厲打擊刑事犯罪。
-
5 # 大道至簡茶道54
七六年九月九日是一生最難忘的日子,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去世的日子,學校,工廠,機關企事業,都設定靈堂紀念毛主席,人們帶黑紗白花排隊,向毛主席遺像,鞠躬悼念,舉國悲哀,是永遠忘不悼的日子,八十年代最難忘的是,改革開放,各行各業都有變化,尤其市場放開,可以做買賣,賣一些服裝,化裝品,卡帶,夜市那真是百花爭鳴,自由消售,永遠忘不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情景。
-
6 # 老七35341
七十年代初,上山下鄉當農民,承包生產隊五金修理店,掙錢多。三百多塊錢的手錶也買得起。八0年,蓋了縣城裡第一幢私人小洋樓,至今完好無損。八二年,一家三口第一次乘飛機逛閒。較早當上萬元戶。也就是這樣了。圖片就是歷史的記憶。
七十老頭。
l
-
7 # 顧小良老師
七十年代難忘的大事:1)1976年三位偉人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逝世。2)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3)恢復高考。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偉人鄧小平決策並領導改革開放。5)黨中央《歷史決議》中明確否定文革。
-
8 # 可靠帆船F
七八十年代,晚上一聽說哪裡有放電影的樂壞了,晚上放學回到家裡就老早的吃飯。吃完了就準備往放電影的村子裡走呀,等放完電影在摸黑回來,有時候回來都半夜了。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美好的。
回覆列表
一
1970年3月,我從部隊轉業來到荊門時,荊門還是一個小山城,戰區內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幾萬人住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山崗上,搭建蘆蓆棚棲身,蓆棚裡鋪鋪相連,擁擠不堪,還有不少人露宿荒野。老天也和我們作對,陰雨綿綿,滿地泥濘,寒風刺骨。在這種環境下,參加會戰的各級幹部,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同工人甘苦與共,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不搞特殊化。
我到荊門報到以後,被分配到八分部九團,當時沒有住房,在竹皮河的山坡上露宿了兩晚上,有一名領導發現以後,把我叫到一個蓆棚裡,將鋪位讓給了我。他說,你們單位還在襄樊,暫時來不了荊門,你先住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工作。
過了幾天,我發現與我們同住在一個蓆棚裡的還有一個六十開外的瘦老頭,身穿破棉襖,白天同我們一起搭蓆棚,搬運席子和竹杆,幹活總是一聲不響,平時也很少說話,大家都稱他老師傅。吃飯的時候,大家都爭搶著去裝飯,而他總是站在一旁,等大家裝完飯以後,才慢條斯里地去裝,待他裝完飯,菜盆裡的菜已被一搶而光。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心裡想,這老師傅可能天天都是餓著肚皮。後來我才發現,團長韓德成同志經常晚上來看他,有時請他到團部深夜才回來。以後我才知道,他就是國家建委主任谷牧同志。
1970年4月,我被調到土方機械連擔任副指導員,連隊主要擔負著土方施工任務。當時,為了加快施工進度確保煉油廠“十一”出油,八分部在分子篩車間的山坡上設立了前線指揮所。為了掌握施工進度,指揮員們蹲在現場,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們幾乎24小時在前線,哪裡有工人,哪裡就有領導;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領導;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領導。副指揮長葉忠貴、施宗林、副參謀長李春甫等把床鋪搬進現場。有時深夜回到蓆棚裡,沒有水喝,就忍著,沒有水洗潄,就穿著一身髒衣服在床上打個盹,第二天清晨又直奔施工現場。
有一次,我到前線指揮所參加施工排程會,副指揮長葉忠貴帶我們去催化工地學習六局三公司的土方施工經驗,大家剛進入鉑重整工地的山坡上,催化工地的炮聲響了,剎那間,工地的上空亂石四處飛,六局三公司一名連長被飛石擊中頭部,當即倒地。在這緊急時刻,我們四處躲避,而葉副指揮長不顧個人安危,奮不顧身地撲向連長,雙手緊緊按住其傷口,並大聲疾呼:“你們快躲、快躲!”這一幕,是我在荊門石化終身難忘的情景。這就是會戰時期的領導幹部。
會戰初期,無論工人,還是幹部,都翻山越嶺步行到工地。當時八分部機關只有兩臺吉普車和一臺破爛不堪的華沙車。客觀上公路不通,主觀上領導為了與工人同甘共苦,有車也不坐。指揮長姬永興,大家都稱他“夜貓子”,當時他住八分部機關,每天都深入施工現場,遠至輕油罐區和原油罐區,近至常減壓、催化、焦化工地,天天翻山越嶺,從不坐車。就是每天晚飯以後,他也要到工地巡視。
有一天晚上,我和楊洪來等在原油泵房工地推土方,深夜零點以後,姬永興同志也拄個木棍翻越三座山來到施工現場,從破棉襖裡掏出煙,給了我們每人一支,我們十分感動。七十年代中期,煉廠初步建成,條件大大改善,不少廠領導仍然不乘車,堅持騎腳踏車或步行進溝。
二
1972年,我從基層調到機關。在廠政治部工作期間,與領導接觸更多,聯絡也更加頻繁,我親眼目睹了廠領導嚴於律己、率先垂範的好作風。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麼幾件事:
一個是帶頭幹。在裝置收尾和系統配套工程中,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大幹,不管前線和後線,不管什麼任務,只要是收尾工程需要的,只要是上級安排的,都愉快接受,堅決完成,從不討價還價。他們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堅持早上班,晚下班,日日夜夜和工人戰鬥在一起,凡是要求群眾乾的,自己幹在前,凡是艱苦的地方,幹部首先頂上去。
不少領導幹部和機關幹部把行李搬進車間,吃在現場,住在現場,有家不歸,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為了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度,李春甫、孫玉寶、萬德錄等領導堅持晝夜在現場指揮,厂部在現場設立了前線政工組,堅持思想政治工作到現場,宣傳鼓動到現場;供應部門堅持送料到現場;後勤部門堅持送飯、送醫送藥到現場,保證了收尾工程的順利完成。
在抓好裝置收尾和系統配套工程的同時,廠黨委還把農業生產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由副政委王若堅帶領一百多名知青和各車間抽出的部分職工住在潛江農場。為了搞好3000多畝水田和旱地的灌溉,挖水溝的任務相當繁重,王若堅在安排任務時,總是以身作則,要求知青和職工只挖20米,他自己卻挖40米,往往還挑選不好挖的地段。職工和知青在王副政委的行為感召下,個個接受任務愉快,幹勁十足,儘管又苦又累,手板磨破了皮,大家毫無怨言。
厂部機關幹部為了響應廠黨委大打農業翻身仗的號召,也帶頭種了水稻、地瓜和大量蔬菜,並規定機關科室每人要向食堂上交蔬菜200斤。政治部辦公室的同志們,在姜馬鈞和劉茂躍的帶領下,白天到施工現場瞭解情況,同工人一起幹活,晚上回來以後,還要到菜地灌水澆肥。為了解決肥源問題,姜馬鈞、劉茂躍就領著大家手拿糞勺,肩挑糞桶,到各個公共廁所去收集糞便,不但打掃了公共廁所的衛生,又積足了肥料,保證了蔬菜上交任務的超額完成,我所在的政治部還成了蔬菜種植的先進集體。
一個是帶頭不幹。由於搶抓裝置收尾的配套工程,有的單位一度忽視了廢舊材料的管理。有的人就違反廠規,拿工地的廢舊鋼材、木材,做傢俱,亂搭亂建等。廠黨委要求各級幹部嚴格遵守紀律,凡是不準群眾乾的,幹部更不得幹。為此,首先整頓機關作風,對機關人員私拿公物做傢俱、亂搭亂建等問題從嚴處理。
有人發現厂部一名幹部在機修廠後面搭起了一間私房,廠黨委立即召開全廠幹部現場會,對這名幹部進行了嚴肅批評並調離厂部機關。政委馬芝田的小孩在外面拾回去一塊舊木板,馬政委還在全廠幹部大會上作了自我檢查。機關這次整頓,在全廠振動很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接著又在全廠開展了以整頓廠容廠貌為中心的五整頓活動。廠黨委在機關組織了百人工作團,由副政委王再義、政治部副主任文光輝帶隊,深入廠區各處,除雜草、清水溝、拆蓆棚、回收散失建材和廢鋼鐵。在五整頓過程中,由於少數職工一時不理解,阻力重重。
有一次,我們拆蓆棚時,遇到一家釘子戶,拿著斧子出來砍人,文光輝首先衝上去,擋住了斧子,並說:“要砍你首先砍我,是我指示他們拆的,與他們無關,今天你家的蓆棚我們是拆定了,不讓拆也得拆。”透過文光輝的耐心說服,這一家很配合地拆除了違章蓆棚。
再一個就是關心部下,體貼職工生活。在建廠會戰中,各級領導幹部都非常關心部下,如政治部辦公室的任務相當繁重,黨委和行政的主要文字材料全由政治部辦公室負責,除年終總結、月總結外,還有崗位責任制大檢查、裝置大檢查和安全大檢查總結材料都由辦公室負責,同時每週還撰寫《政工簡報》、《領導參考》兩至三期。辦公室人員白天下基層調查研究,瞭解生產情況,晚上回來寫材料,經常加班加點,有時幾天幾夜不能睡覺,領導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每當我們加班加點的時候,政治部副主任姜馬鈞、文光輝總是陪伴在身旁,為我們準備夜餐,有時還把家裡的好酒拿到辦公室來。到零點的時候,他會準時地叫喊:“同志們,辛苦了,大家休息一會,填填肚子再說吧!”當我們喝著酒,吃著熱乎乎的夜餐時,心裡無不感動。每逢過年過節,領導對單身職工也十分關切,在過春節的幾天裡,馬芝田、孫玉寶、王再義、文光輝、萬德錄等領導,總是要把我們辦公室的同志請到他們家吃飯。尤其是孫玉寶同志,親自下廚,教我們怎麼做菜,他做的什麼菜最好吃,要我們嚐嚐這個,嚐嚐那個,還要我們給他打分。那種領導和群眾親密無間的形象,在這些幹部的身上,得到充分體現。
三
隨著煉廠的建成和不斷完善,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逐步好轉,廠黨委及時要求各級領導幹部防微杜漸,反驕破滿,繼續保持良好作風。
1975年,在全國建立大慶式企業的活動中,廠黨委每季度都要對各級領導班子的情況作一次分析,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一是廠黨委班子成員約法三章,從自己抓起,從細小的問題抓起。堅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不搞特殊化;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不做官當老爺;堅持“三老四嚴”的作風,不驕傲自滿,不說假話,做到思想公開,缺點公開,工作公開,生活公開。領導班子成員之間,不包庇不護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二是堅持嚴、細、準、狠的作風。廠黨委要求機關幹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抓主要矛盾。解決問題決心要大,要抓死、抓實、抓細。在大打裝置翻身仗過程中,針對裝置及系統跑、冒、滴、漏等低標準,政治部副主任姜馬鈞帶領機關30多人分別到分子篩泵房、供排水一循泵房、鉑重整氫壓機室蹲點勞動,按照規格要求,精雕細刻。點選檢視:1962年中印戰爭中林彪到底有多狠?
在勞動過程中,同志們堅持早上班,晚下班,高標準,嚴要求,對每一臺裝置,每一個螺栓,每寸管線、每個牆角都不放過,許多同志的手磨出了血泡,也沒有一個叫苦的,通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終於刻出了3個樣板,達到了臺臺裝置完好,個個螺栓發亮,螺扣整齊劃一;周邊無垃圾、無雜草;牆上無汙垢,無蜘蛛網;地面無油汙,無破損。隨後,廠黨委組織全廠各單位到3個點上參觀,召開現場會,要求各單位都要按照3個樣板的標準幹,很快在全廠掀起了學大慶,爭上游,大搞精雕細刻、實現高標準的熱潮。先後在全廠刻出了樣板裝置84臺、完好泵房25個,常減壓、催化、分子篩、鉑重整等7套裝置達到了無洩漏的標準。
三是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這樣不僅能接近群眾,瞭解群眾,體貼群眾疾苦,又能發現生產中的問題。廠黨委把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作為一項重要制度來抓,並列入班子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規定機關工作人員和班子成員除每年輪流到農場勞動外,還要到基層蹲點勞動30天。各機關科室根據規定,年初就對每個人勞動時間作出了具體安排。
為了這一制度的落實,廠領導率先垂範,首先派出副總機械師梁廼麟在裝卸車間倒班勞動兩個月,政治部辦公室也派出副主任鄭鴻猷在常減壓裝置倒班勞動達三個月。各機關科室也分別派出幹部到基層勞動。除保障上述兩項勞動制度的落實外,廠領導根據生產的需要,還經常組織一些突擊性義務勞動,如組織機關工作人員清洗油罐、清洗換熱器,到罐區除草,幫助裝置清理邊溝等。透過這些活動,促進了機關作風建設,拉近了機關與基層的距離,加強了上下級的團結。
四是講團結、講風格、讓名利。會戰時期的幹部,不計較報酬多少、不分職位高低、不講份內份外,不分前方後方,一心撲在工作上。那時,幹部的待遇很低,廠長的工資不如一個八級工,機關科長的工資不如五級工。儘管幹部待遇很低,但各級幹部仍然顧大局,講貢獻,講團結,講風格。調整工資時,大家總是互推互讓,誰也不肯要,只能由領導硬定。
1975年,我廠第一次調整工資時,厂部機關300多人按0.5%的比例分得兩名指標,這兩名指標落實給誰成了老大難。當時我是政治部機關支部書記和廠機關總支委員,為此事先後召開了10多次總支擴大會,按機關幹部推薦作出決定,可是誰都不願接受。在1979年第二次調整工資時,仍然如此,機關幹部紛紛表態,指標少,以後再說,還是互相推讓。李春甫、王鶴峰同志首先表態調整工資不要考慮他們,然後從科室長到每個機關幹部都表示要把指標讓給工資偏低和家庭困難的同志,沒有一人向組織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