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說保險
-
2 # 盞鬼
這是一個不科學的提問。如果這樣的提問都成立的話,同樣是汽車,為什麼有的車會比別的車貴?為什麼同樣是房子,城區中心比城市邊緣的貴?不也是房子、汽車麼?這沒有可比性。也可以衍生出一萬八千種問題。
-
3 # 一到八年
雖屬於重疾,但有個很大的潛規則所有保險業務員都不會說的,同一個保險,有人說是不同的產品,說實話,這是忽悠人的。價格不同是因為保險的性質不同,要買保險的同志們,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買的保險是年買型別,定期型別,還是終生型別。所以價格差異很大。沒有幾個業務員和大家詳細說的吧。這就是價格相差甚遠的原因
-
4 # 飛飛生活529
很簡單!一樣名字的感冒藥(傷風膠囊)怎麼價格幾十個樣?就是廠家不一樣,有的就算是同廠家或同一個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種,只要名字不一樣都不一樣了?你自己看看人家保障範圍一樣嗎不一樣吧?
所以說‘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
5 # 王魚歷險記
同樣是包包,價格也差很多。有的包包,貴是因為品牌;有的包包貴,是因為做工和質量;有的包包貴,是為了迎合消費者“貴就是好的”想法。很多保險的定價跟這類似。
但包包是面子工程,名牌拎出去有面子。但是保險是裡子工程,也不能逢人就說,我買了某某大公司的保險。重要的,還是要保障內容好、服務好,因為這東西,是誰用誰知道。
道理類似~
-
6 # 燕處危巢
這個問題涉及到保險定價,下面我從專業角度解讀一下為什麼有些公司貴,有些公司便宜。
保險定價有很多影響因素,其中有2個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分別是:預定利率、附加保費。
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是壽險產品在計算保費和責任準備金時所採用的利率。以上這句話過於專業。作為普通消費者要知道的是預定利率的高低和保險產品的價格直接相關。
如果其他假設條件不變,一款產品採用的預定利率越高,這款產品就越便宜,對消費者來說就越實惠。
在2013年8月5日之前,監管部門規定各家保險公司設計保險產品均要採用2.5%為預定利率。當時預定利率2.5%已被強制使用了14年之久。因此在這一時間之內我們買到的保險都比較貴。
而2013年8月5日,保監會(今銀保監會)為了更易不激發保險市場活力,讓消費者買的更加實惠,釋出通知:普通型人身保險實行新費率政策,不再採用2.5%為預定利率上限, 8月5日後新簽發的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不得高於保單預定利率和 3.5%的小者,具體的預定利率數值由各保險公司審慎決定。
>>>> 對保險公司來說:預定利率可以不用2.5%,改用3.5%或兩個數值之間的某個數字,具體用哪個,各公司自己定。
>>>> 對消費者來說:保費要降,能買到更便宜實惠的保險。
而目前,中國91家人身保險公司中,已經有90%的公司採用了3.5%來定價,只有10%的公司還在使用2.5%定價。原因何在呢?道理很簡單。
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對保險業並不瞭解,知道也就那幾家有名氣的公司。知名度大、市場佔有率高的公司沒必要割肉餵給消費者,他們不會透過降價來降低自己的利潤。因為他們正處於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處於壟斷地位。
保費的構成
我們所交的保費,可以大概分為兩方面。
一是純保費,就是我們要買這份保障所要花的錢,因此又稱風險保費或保障保費。上面講的預定利率主要影響了純保費定價。
二是附加保費,主要包括保險公司要賺取的利潤和運營成本。
舉例
假設AB兩家公司採取一樣的預定利率,產品保障內容相同。
在A公司購買100萬保額的重疾險花費4萬元。
總保費4萬=純保費(1萬)+附加保費(3萬)。
在B公司購買100萬保額的重疾險花費2.5萬元。
總保費2.5萬=純保費(1萬)+附加保費(1.5)萬。
A公司的產品貴,貴在了附加保費上。
附加保費包括A公司的運營成本,如果代理人隊伍人數多,經常採用廣告的方式拓寬知名度,在全國各地開辦分公司和營業部,那麼附加保費自然要高。
如果是上市險企,股東會對企業每年的利潤有要求,因此利潤上又會增加附加保費的金額。
各家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不同。有些打廣告增加知名度以打造品牌效益,有些低調示人用實惠產品開拓市場。
保險屬於金融產品,與生活日用品或電子產品不同,不是價格貴就一定好,價格高低主要取決於利率和公司運營成本。
基於中國的法律基礎和政府部門對保險業的嚴格監管,各家保險公司都一樣安全,倒閉機率微乎其微到可忽略不計。
所謂“寧願花多點錢,買個有名兒的聽過的一定能賠的不會倒閉的”是小白消費者的普遍認知。
“保險公司都一樣安全”“買保險先看條款,最後才是公司”已經成為公認的保險常識。
當然,除了以上兩點對保險定價有重要影響之外,各家公司使用的疾病、死亡發生率表(保險基於大資料精算來定價)等定價資料也會影響保險價格。
最後,我們要認識到:不是我們聽過的保險公司才叫“大公司”,沒聽說過就叫“小公司”。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普通人對保險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以是否聽說過公司名稱來判斷一家公司大小是不準確的。
一些人眼中的“小公司”也不一定服務不好,“大公司”也不一定就服務好。他們所提供的增值服務,比如重疾綠通、掛號預約、手術協調、住院安排、重疾二次診療等等也不一定天差地別。
-
7 # 大白讀保APril
寫保險時,經常有使用者拿著幾款產品來問:
保障內容幾乎一樣,為什麼一款這麼貴,一款很便宜,事出反常必有妖,是不是便宜的這款有什麼坑?以後很難理賠?
價格高低跟賠不賠得到完全沒關係,反倒是投保前弄清楚一款產品保哪些、不保哪些,健康告知是什麼,自己要承擔哪些義務,對將來能否順暢理賠影響更大。
話雖如此,但搞明白為什麼不同公司、線下買的和線上買的保險,價格差距會這麼大,也是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今天大白就來好好聊一聊。
價差跟保費的構成有什麼關係?保費低、公司沒聽過不等於理賠難大白小結一、價差與保費構成有什麼關係?
1.保費貴是因為品牌溢價?
保費其實分成了好幾部分:
一部分用來做純保障;
一部分用來維護保險公司的日常運營;
比如房租、場地費、水電費、人員工資……
一部分會拿去支付市場費用;
包括廣告費、手續費(給中介渠道或代理人的佣金)、銷售激勵、渠道維護、銷售人力成本(非代理人制)、銷售促銷活動費用(含宣傳物料、禮物、競賽等費用)等。
還有一部分則會被拿去投資;
當然,客戶的錢不能“免費”花,所以保險公司會設一個預定利率,即你持有這份保單,能享受一定的收益。
那預定利率越高,對我們自然越好;預定利率低,那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也低。
目前人身險的預定利率保險公司是可以自己決定的,以重疾險為例,其預定利率普遍在3.5%。不過,重疾險以保障為主,收益相對不重要。但如果你買的是理財保險,比如年金險、萬能險,自然是預定利率高的好。
除了以上費用會計入保費外,保險公司也不能光幹活不拿錢,還要給自己預留一部分利潤。預留利潤高,那保費也就貴了。
介紹到這裡,相信大家能明白“保障一樣,價格卻相差幾倍”不完全是品牌溢價的原因了。
而且,保障一樣,基本可視為“純保障”的成本是一樣的,那價差只能來自運營成本、市場費用、預定利率及預留利潤這幾塊。
預定利率、預留利潤保險公司一般不公佈,我們無從得知,而運營成本、市場費用相對好量化,普通消費者也能感覺得到。
2.大公司運營成本高
大公司家大業大,支出自然也大。
像大公司的分支機構遍佈全國,連一些偏遠地區都有它們的網點,人力上,大公司又更依賴傳統的代理人模式,都是龐大的成本。
3.大公司廣告投放多
“保險老七家”知名度高,
一方面是它們成立時間長、分支機構多,積累下的客戶資源多;
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每年不遺餘力、鋪天蓋地進行廣告投放,擴大知名度。
而新成立的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少,一些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甚至只有總部,不設分支機構;
它們在廣告宣傳上,也不如大公司高調。大白就經常被問到“為什麼你推薦的價效比高的產品,都是一些我沒聽過的公司的?”
但保險是個公共屬性很強的行業(保障的是人的健康或者生命),保險公司的穩定關乎社會的穩定,所以無論大小,實力其實都很強。這個話題我也專門寫過:保險要不要買小公司的,今天說清楚了!
佔保費的各項成本少了,保費自然就低了。一些新公司為吸引使用者,還會主動讓利,產品價效比更高。
所以,不要因為一款保險賣的便宜,就下意識覺得它有什麼坑。
高價格並不等於高保障,反倒是有不少價格很高,保障卻很一般,條款都是公開的,保哪些、不保哪些,清清楚楚,
二、保費低、公司小不等於理賠難
1.保險價格不會影響理賠
保險不同於一般商品,它本質是一份法律合同,所以它哪些情況會賠、哪些情況不會賠,投保要求是什麼(健康告知、年齡、職業等),保險公司、客戶各自的權利及義務又有哪些,都會在條款裡白紙黑字地寫清楚。
只要你買保險時,願意花點時間把這些重點內容都仔細看一遍,真到發生風險事故時,能不能賠得到,其實基本心裡基本就有底了。
像中暑、猝死、食物中毒,瞭解意外險的,就清楚這不屬於意外險的賠償範圍之內。
而百萬醫療險,不少人以為它啥都能賠,但只要認真看過“免責條款”,就會發現懷孕生孩子、流產、整容美容、洗牙補牙、遺傳病、高風險運動、康復保健這些統統是不報的。
所以,覺得保險這也不賠,那也不賠,有時真不完全是保險公司的鍋,客戶自己也得承擔一定責任。試著問下自己,是不是合同都沒仔細看,就直接買了?
真不幸碰上保險公司無理拒賠的,只要你有理,完全可以據理力爭,投訴保監會、上訴打官司,也不帶怕的。
總之,決定我們最終能不能得到理賠,與價格無關、與公司大小也無關,而與保單合同、遭遇的風險有關!
2.不放心可提前測試
當然了,覺得產品實在好,唯一就是對保險公司不放心,也可以投保前,多方測試下它的各項服務是否完善。
比如看客服電話是否隨時能接通,接通之後是直接人工服務還是機器人語音指引一大堆之後才能和人說上話;
報案之後能否及時響應,理賠人員的態度如何。
有關服務評價,也可以參考保監會每季度、每年會公佈的保險公司萬張保單投訴量排名,償付能力排名等……
不過,提醒下,大公司也是從小公司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所以這些資料可以參考,但不能作為絕對指標,同一家保險公司的不同分公司服務也會有差別,不同時期也會有差異。
要用發展地眼光看待問題。
三、大白小結
一模一樣的責任,價格差距巨大,保費構成不同是主要原因。
無可否認,大公司服務網點更多、流程更完善、理賠經驗更豐富。但家大業大,導致很多成本不得不加到保費裡。
而小公司輕裝上陣,有更多的讓利空間,所以,產品價效比更高、創新意識也更強。
買保險應該關注保障本身,適當的品牌溢價是合理的,貴太多就有點“羊毛出在羊身上”了。
實在不知道怎麼挑,那就找大白,我們會為大家優中選優。
回覆列表
5000元/年的差距確實很大,建議您對比以下因素:
1、保額,保額是您在保險生效後保險公司對您的賠付。保額是保費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2、保障的範圍。對於保障的範圍建議您從三個方面進行對比:
第一、保障的病種,雖說是保監會稽核透過的,但是在病種的選擇上也是各家公司都有不同。當然,在保障的病種方面並非保的病種越多,就越好。(一些保險公司為了宣傳的噱頭,把一些罕見至極的病都給您列上了,卻把一些常見而且容易治癒的病給排除了,這個就是要看合同的細節);
第二、保障病種的治療範圍,就拿燒傷來說,有些保險公司對燒傷面積做了非常苛刻的要求,要求燒傷面積必須達到80%以上才能進行賠付;
第三、報銷方面有無指定的醫院,這個就是保險公司對報銷的醫院有明確的要求,這樣可能會使我們在選擇醫院時自由度下降,不能根據病情做最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