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心淡然368

    變得更和諧!

    1,日結工資有利於減少“月”光族。月結工資,因為發工資時感覺花錢有剩餘,缺乏計劃性,前半月瀟灑,後半月無奈吃土。日結會感覺錢不夠花,有利於日日節省,並不會出現“日”光族。

    2,企業更注重員工的穩定性,管理更人性化。日結工資開始很大可能會造成大量人員流動,特殊工種不是來個人馬上就能上崗的,這就需要企業提高管理的人性化,想辦法留住員工。

    3,有利於整體素質的提高。日結工資人員流動性大了,但是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要自身素質的提高,全民有提高技能的意識,自覺學習的動力增強。

    4,有利於促進平等。企業的領導,老闆很難高高在上,會意識到只是社會分工不同,管理需要更高的水平,簡單粗暴的手段很難施展。

    日結工資的好處不止於此,只不過現階段我們的企業很難達到這種程度,大部分企業管理者的素質遠遠達不到日結工資後的水平,品味一下,是不是這樣?

  • 2 # 稚始梔終

    我們公司目前有70多名員工就是每天晚上發工資的,發完工資對完帳,明天繼續開工,有人幹幾天就辭工了,但人數並不多,大部分人還是覺得公司不錯,願意長期幹。

    這只是區域性員工,而如果是全體員工的話,那將不堪重負。

    以小見大,改變的是全世界的格局,貨幣增發,通貨膨脹,惡性迴圈

    首先,如果真的每天都發工資,那作為企業,一定會有所準備。

    因為工資不能拖,首先當然是與合作伙伴的結款方式上要改變,供應商採購首先得全額支付,同理,你的貨品也得一次性供應上。

    人們在疲於處理這些問題的同時,單位的員工因為要在一天之內必須要趕出要交給客戶的貨品,也同樣在疲憊不堪地工作。精神上和體力上都承擔著很大的壓力。

    而作為領導人員,一邊是客戶和供應商,一邊還要安撫情緒,防止因精神和體力上的壓力導致貨品出問題交不了貨。

    對於大宗物品,比如糧食,是不可能一天就種出來的,作為企業主,要大量資金去去支付種子錢,肥料錢,還有人工工資,但大米還沒成熟,賣不出去。怎麼辦?

    只能像銀行貨款,如果每個企業都這樣,為不使國庫虧空,就必須不斷印貨幣,最終導致通貨膨脹。

    長此以往,全世界會亂七八糟。

    那為什麼不這樣做呢?是沒有必要

    一是自然規律,人一天可以時時刻刻都吃飯,但沒有必要

    二是,用最小的成本幹最多的事情

    三是,人與人之間要有信任。信任是一切的基礎。

    四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為錢而工作。

  • 3 # 泰山三孔

    如果所有的公司單位都下班後就秒結工資,一部分公司會適合,另一部分公司單位那就全亂套了,會出現以下亂像:

    員工的不穩定性,社保公積金不好處理。績效工資、年終獎等如何設定。最終導致難管理,離職率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現代人卻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