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聰穎柳葉V

    違背自然規律的教育弊端都會顯現。犯錯就要教育懲戒而不是一味地溫情脈脈讓孩子的辨識度出現問題,所有的人對孩子柔情似水,孩子當然就覺得打罵是不可以接受的。現實生活中每天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反而更能適應生活環境。

  • 2 # 正能量0011

    學校教育出現了嚴重問題:實行玻璃人教育政策(不公佈學習成績,比學趕幫沒有了;學習越戰越勇步步趕超沒有了;越挫越勇頑強拼搏精神沒有了;…)

  • 3 # 我相信未來會更好

    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玻璃心。老師稍微說話重一點,就受不了;輕輕打一個,家長就找學校麻煩;還不讓學校公佈成績。成績差還有什麼臉面?沒承受能力還是家長慣的

  • 4 # Yantongshen

    孩子的問題,完全是家長從小“嬌生慣養”慣出來的!俗話說“嬌子如殺子”,一點不錯。現在有多少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有多少家長收到了惡果。還不值得人們深思嗎?

  • 5 # 智慧教子觀

    首先說一點對上述問題認知的不同,“同樣是捱打捱罵”這句話是錯的,30多年前我們小時候捱打捱罵是真實的大機率事件,現如今小孩子捱打捱罵是少見的小機率事件,而且捱打捱罵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以前捱打捱罵少有心理問題,而現在很少的捱打捱罵卻心理問題很多,這卻是真實的。

    這個問題的社會背景比較複雜,我只能闡述一下自己觀點的概要如下:

    1.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人民的物質生活取得了極大提高,家庭的財務能力為寵養孩子提供了物質保障基礎;

    2. 緊隨改革開放開始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多數家庭為獨生子女,為家庭寵養孩子提供了精神層面的基礎;

    3. 中國社會各階層家庭的物質能力提升很快,而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卻沒有相應的提升,即軟體能力(教育水平)與硬體能力(物質水平)的上升不平衡;

    4. 計劃生育後十來年出生的、第一批受到寵養的獨生子女,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並組成家庭,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這些年輕的父母自己從小就未能接受正確的教育,因此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能力也不高;

    5. 第一批獨生子女的父母,目前已經晉升為祖父母與外祖父母,他們教育獨生子女的方法本就錯誤,他們成為隔代長輩後參與孫輩的撫養,加劇了對孫輩的溺愛與寵養;

    6. 上述各項,是中國40年來造成孩子們從小任性的社會原因大背景;

    7.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伴隨著社會各階層的形成,父母對孩子的學歷教育越來越重視,從先前的高考白熱化,已經發展到中考的白熱化;

    8. 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雖然經歷了高考的文理科到3+1+2、高考錄取的人工投檔到平衡志願計算機投檔,但高考形式的本質沒有變,父母對孩子的學歷期望越來越高、心情越來越焦慮,這種焦慮傳遞給了孩子;

    9. 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從來就存在鄙視鏈,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物質財富層面的鄙視鏈,然後逐漸轉變為教育層面的鄙視鏈,而這個轉變的過程,同時伴隨著社會財富向高學歷階層轉移,即鄙視鏈的轉變與財富的轉移是一致的。

    綜上,這些觀點的概要是有內在邏輯關係的,結果是40多年以來,普遍現象是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而學業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孩子們的心理越來越敏感,心理問題越來越大,而父母是否打罵不是主要原因,最多不過是導火索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考僅僅只是為了那張錄取通知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