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150138465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自古以來,中國的政權跟軍事實力基本分佈在北方,也就是北強南弱,所以就出現了“北方統一南方”這種規律的存在。但是徐達北伐的時候剛好相反,由於元朝的無能,北方出現了十室九空證明了北方經濟受到重創。反觀南方朱元璋集團由於多年實行嚴格紀律,經濟蓬勃發展,實力已經超越北方。

    再有就是明軍多年作戰,部隊已經形成嚴明的紀律跟高效的作戰能力,此次北伐徐達為先鋒,朱元璋坐守南京,為北伐部隊供應充足的糧草。作戰又是先攻打長江流域,穩步推進的戰略

    恆古不變的道理,打仗就是打錢,南方穩定,經濟蓬勃發展,糧草充足,戰略部署得當,這些結合一起,所以徐達北伐成功是必然的。

  • 2 # 左遷右侍郎

    中國歷史北伐少有成功,徐達為何能以25萬兵力滅掉強大的元朝?

    首先,後勤有保障,較為穩定。在戰爭過程當中看的不僅僅是所帶的兵力,後方後勤有保障,也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縱觀歷史,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出現問題,多半都是後方不穩定所造成的。所以說後方不穩定,軍事行動絕大多數都不會成功,堅持不了多久。在後方不穩定的情況之下堅持打仗,那隻能是勉強的去戰爭。

    再看此次徐達征戰,在他出徵之後,朱元璋在南京解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後方的後勤保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他打仗要錢,有錢要糧食,有糧食。所以這場仗打得越來越順心,自然打的也就順暢。

    其次,在軍師的幫助之下,制定了一個合理的作戰方案。當時北伐的副將有提出過,直接向元朝的大都進攻,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元朝給滅掉。但是當時參謀的軍師和徐達都認為,這種戰術是不是太小看敵人了,要知道此時元朝還是有精銳力量存在的。

    這也在和軍師商量以後,便制定了一個北伐的戰略。先是迂迴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將元朝的精銳力量殺傷。然後在精銳力量消滅的差不多時,然後再選擇攻打元朝的大都。之後元朝大都淪陷後,可以繼續掃蕩北方,完成統一大業。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戰略策略,才致使不到一年之內穩紮穩打,將預期的目標全部完成。

    再次,徐達本人也是極為有軍事才能的。在此次北伐的過程當中,他配備了一個智囊團,有一個超級一流的副手,同時手下們也是能征善戰,而且每一個都很機靈。在文臣武將的幫助之下,所制定的戰術計劃都是非常完美的,正所謂戰無不克攻無不勝。

    最後,元朝內部出現內訌。

    其實歷朝歷代每一個王朝落幕,自然是少不了政治方面的問題,其原因都是極為複雜的。當時元朝之所以會不堪一擊,就是因為內部出現了問題,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講是有很大的殺傷力的。皇族內部的激烈爭鬥,而且在70年之間,一共出現過10位皇帝,更替的太快,致使王朝的資源還有精力全部耗盡。內部都已經出現了無休止的鬥爭,在外部的推動之下,怎可能不倒塌呢?

  • 3 # 四月烈日

    冷兵器時代,北方多馬,騎兵佔盡優勢。隨著火器的應用,特別是現代武器威力劇增,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民國不是最後南方統一了北方?以後的戰爭,主要拼得是軍事科技和綜合實力。

  • 4 # 平民經濟學人

    元朝滅亡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蒙古人少力量分散。

    蒙古帝國統治的區域太大太廣,除元朝外還有四大汗國(另外還有四小汗國),蒙古人本來就少,力量又過於分散。在四大汗國部份蒙古人被迅速同化,在元朝部份則是被各個擊破。

    元朝疆域太大,要守的地方太多,力量分散。起義軍力量集中,又是運動戰,元朝軍隊當然是疲於應付,消耗嚴重,讓本來人就少的蒙古軍隊更加相形見絀。

    二是元朝統治腐敗失民心。

    元朝統治者們爭權奪利,內耗嚴重,統治集團不團結。

    自然災害頻發,救治不力,大失民心。特別是黃河大氾濫,百姓受災嚴重,朝庭幾十年都治不好黃河。終於在治黃過程中暴發紅巾起義,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一發不可收拾。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三是元朝攻打起義軍戰略錯誤,讓朱元璋坐大。

    朱元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韜光養晦,迷惑元朝。趁著元朝和其他起義軍大戰之機,迅速佔領地盤,積蓄髮展力量。

    朱元璋佔據了東南經濟發達地區,大力營造應天城防,這樣前方有長江天險和應天固守,後方有發達的東南地區提供源源不斷的錢糧。朱元璋徹底坐大了,力量對比翻轉,不僅在起義軍中最強,連元朝也不能抗衡朱元璋。

    等到朱元璋蕩平張士誠陳有諒等安內,實施北伐攘外,元朝就只有敗亡一途了。

  • 5 # 一粟954

    個人認為:元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達成民族和解,人等的差異並沒有使統治階層和廣大民眾達成一致,也就是同心同德,可以看看歷朝歷代統一王朝,做的第一緊要的事就是與民休息,連農民起義軍都知道打下城池就開倉放糧,收買人心,而元朝統治者卻有先天優越感,這是少數民族統治者的特性,向以前的匈奴、突厥,包括蒙古這種遊牧民族,沒有太多統治策略,即使忽必烈這樣的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也不願放手調整民族政策,導致元統治期間,各民族的反抗從未停止,。所以沒有牢固的統治基礎,上層越高大,就越危險,才有後來被漢族農民起義軍推翻!也因為有了元的打壓,沒有什麼漢族豪強勢力,朱元璋的農民軍才能坐穩江山!當然朱元璋是個反貪愛民的好皇帝,值得尊重!

  • 6 # 驢和熊貓

    古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一個軍隊朝代多麼牛逼,如果人心不在了,依舊是一片散沙。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相對來說,北方有地利方面的優勢,所以當天下陷入動亂的時候,北方崛起的力量經常能夠兼併南方政權。地利不如人和,確切的說地利難以彌補人心的向背和人才優勢所造成的落差!

    在元朝末年的時候,官僚階級已經非常腐敗了,常年的驕奢淫逸導致蒙古兵的軍隊戰鬥力一落千丈,再也不復當年成吉思汗金戈鐵馬的豪氣干雲。

    在蒙古人的統治中,蒙古人、滿人、色目人、漢人有明顯的等級分化,所以導致漢人民不聊生。而中原幾乎都是漢人,自然群起而攻之。先有韓山童立為明王,後有徐福壽、劉福通等等成立紅巾軍,南方的郭子興、彭瑩玉歸入永嘉一帶,北方的張士誠、陳友諒也開始嶄露頭角。

    朱元璋的成就是踩著大亂割據勢力的肩膀來的,徐達雖然勇猛善戰,但是如果不是蒙古兵日落西山,他是無法撼動這一支雄獅的。歷史上的北伐幾乎都是以北方的絕對性優勢一邊倒,這主要有幾方面原因:

    1:佔據北方地區的勢力地盤就是勇武,比南方多文人墨客的戰鬥力強了不止一個檔次,這種情況很多,往往參與征戰的勢力裡,位於北方的正好是最驍勇善戰的這一支(參考五代十國趙匡胤與李煜)

    2:佔據北方地區勢力本來是南方人,但是因為思維慣性,北方處於政治中心,因為地理位置(長城、函谷關、燕雲十六州)的因素,遷都北方,藉助天時地利力壓南方(參考楚漢之爭)

    3:北方地區的統治者大多重權,熟讀策論,懂得籠絡人心,主張改革,而南方大多是儒士,按部就班,不利於社會前進發展(參考北魏孝文帝)

    所以,北方在奪權的優勢是強過南方的,但是我們回頭看看,元朝一樣都沒佔,反而是徐達的軍隊勢如破竹,這就代表民心所向。但是徐達也沒有完全消滅蒙古,只是趕到了燕冀以北,畢竟底蘊在那裡。

  • 7 # 暢享明亮1706

    在古代,從南到北征伐取得勝利的例子鳳毛麟角,而徐達能以25萬之眾,率部打響北伐之戰,最終滅掉了強大的元朝,屬實厲害,但這其中也還是有很多原因

    元朝內訌,內部不穩

    在元朝末期,元朝皇族內部正在進行激烈的爭權奪利,元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與軍閥擴廓帖木兒、張良弼、脫列伯、李思齊等混戰不休,另外,在1295-1368短短的70年間,元朝就出現過10位皇帝也能夠看的出來,帝王頻繁更迭,元朝內部政權必然不穩定,而且,在徐達率大軍橫掃中原、直逼大都之時,元軍主力卻成了皇位之爭的工具,正忙於內戰,一個內耗如此嚴重的王朝,又能指望有多少力量抵擋勢如破竹的徐達主力呢。

    徐達有強大的後方,無後顧之憂

    俗話說“三分軍事,七分經濟”,在徐達大軍出發之後,朱元璋坐鎮南京,朝局穩定,朱元璋對於前線大軍的所有要求基本上都有能力滿足,真可以說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徐達毫無後顧之憂,自然勢如破竹。

    北伐計劃周密,有條不紊

    徐達北伐出征之前,朱元璋與徐達和其參謀軍師一起制訂了一套很完善的北伐征戰計劃,第一步,先迂迴攻取山東、河南,破掉拱衛元大都的外部屏障;第二步,北伐軍佔領河南後迅速揮師西進,一舉攻佔潼關,經過前兩步,元朝主力基本上都損失殆盡;第三部,集中所有力量進攻元大都,元軍此時勢窮力孤,基本不會有什麼變數。

    軍紀嚴明得民心,主帥徐達能力強

    在北伐征戰之前,徐達與朱元璋一起已經征戰多年,且驍勇有謀,是一個軍事天才,經過多年的積累,手下聚集了一幫猛將謀臣,因為徐達也是一步步升上來的,他能與下級同甘共苦,所以,徐達在軍中地位極高,他當主帥眾望所歸,下邊的將是對他也很信服。另外,北伐大軍軍紀嚴明,受到途中百姓的擁戴,得民心者的天下,最後北伐成功也是理所當然

  • 8 # 天下莫能與之爭

    看看朱元璋稱帝后做了哪些措施穩定統治,就知道元朝滅亡的原因了。

    第一:嚴禁后妃干政,除第一代皇子外,后妃均選自小門小戶,太后不得垂簾聽政,外戚不得掌握實權。這顯然是借鑑了元順帝奇皇后亂政的教訓。朱元璋也提了防止宦官專權,但後代子孫沒有落實。

    第二:嚴懲貪官,不惜大開殺戒。朱元璋對元末吏治的腐敗有切身感受,所以最恨貪官汙吏。

    第三:誅殺功臣,廢除丞相和行省,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五府六科都察院通政司,地方上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互相鉗制。這是吸取了南宋元朝權臣專政,威脅皇權的教訓。

    第四:開科舉,提拔寒士,尊崇理學,從思想上控制天下讀書人。元朝不重視儒學和科舉,讓人才為造反者所用,朱元璋才能成功。

    第五:嚴格戶役制度,職業世襲,控制人口流動,取締民間宗教,防止流民中出現第二個朱元璋。

    第六: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明確皇位繼承順序,防範儲位之爭。元朝皇位傳承混亂,也是嚴重的內耗。

    以上可以看出,元朝的滅亡,根本原因不在軍事,也不是徐達的北伐軍戰鬥力逆天,而是明軍打過來之前,元廷已經是個空架子了,一推就倒。

  • 9 # 驃姚校蔚

    徐達並沒能滅掉北元!直到晚晚將近滅亡之1634年是後金多爾滾拿到了元朝的玉璽而不是明朝!明朝五次北伐虎頭蛇尾

  • 10 # 覺沃月甲

    更正一下,元朝退出中原,他們的本部主力走的是西路太原一帶,就是保保那兒,之後徐達北擊,他們就散了,回家各找各媽。嚴格來講並沒擊潰。如果有強勢領袖他們就能很快崛起。

    聚散都在旦夕之間,草原遊牧民族特點不能用中原常規意識揣度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的年輕人願意送外賣送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