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其樂在衷

    基金公司熱衷發新基金,自然是利益驅動。手中管理的資金越多越容易獲取多方面的利益。

    基金經理人無論創造業績是正是副都可以獲得高薪。

    可以得到很高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的職位官位。

    可以管控龐大的資產資金,成為資本市場中有足夠分量的勢力。

    可以在A股市場獲取各種各樣的利益。

  • 2 # 真命天子56

    在資金募集上,主要透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銷售公司透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另外在投資方式上是以私募形式進行,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一般無需披露交易細節。

  • 3 # 奮發春風1S

    因為他們喜歡玩自買自賣、自賣自買的遊戲,如果是一支股票一直向上走的話是需要無限量的資金去往上堆,沒有新的資金繼續填進去它就會倒掉。

  • 4 # 愛拼搏的博雅

    1、基金公司是要吃飯的!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是賺取基金的管理費。按照1.5%的費率計算,每運作一隻100億的大盤,一年就能掙1.5億,平均每天“小賺”41萬。

    所以他們最在乎的,不是能幫你賺多少錢,而是你能否長期持有,每年固定給他交錢。

    但人的本性就是喜新厭舊,比起留住一個長情的客戶,不如回回出新,次次切中你的需求點。

    而老基金,即便本身一度爆款,也會面臨份額減少的問題。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行情不錯,收益率遠超預期,結果持有人一看,“不錯不錯,賺得差不多了,趁還沒跌趕緊落袋為安”,來一波“目標止盈”。

    結果就是,好基反而贖回率重新整理高。

    於是,基金公司就此展開了一波搶人大戰。

    2、銷售渠道也是要吃飯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管理費,新基金首發,銷售平臺還會收一筆0-1.5%的認購費。

    新基金的建倉期一般是3個月,這段時間是沒法買入或者贖回的,等到封閉期結束,基民想要買這隻基金,付的就是申購費了,銷售平臺通常會把申購費打1折,甚至直接歸0。

    而新基金,就很難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認購費一般不打折。

    所以平臺更願推新基,開屏來個廣告,首位再展示一下,時不時還有訊息提醒,多好的宣傳機會。

    而同樣一隻基,在銀行買的申購/認購手續費會更高。

    發現沒?銀行跟你對接的客戶經理,常常會推新發的定開基金,因為他們能賺更多佣金。

    新基金認購費+基金管理費,提成50%,就是他們賺到的錢。

    新發定開基金,認購費不打折,先賺你1.5%,定開保你持有3年,連續三年每年再拿1.5%,一碗飯吃三年,多香。

    3、行情稍縱即逝,此時不發更待何時?

    商品要蹭季節熱度。一到夏季,萬物皆可小龍蝦,薯片冰淇淋也火辣辣。同樣的,基金也喜歡蹭市場週期。

    比如近幾年一直被看好的科技板塊,同一主題,每家公司出一發,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近一年才成立。

    這是因為,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多一隻基金,就多一點被選中的機率。縱使老客換了新口味,也有挽留於同家公司的餘地。

    況且,誰也料不準行情什麼時候會突然結束,在市場有人氣的時候,趕緊發一波基金,是很多基金公司的頭等大事。

    4、散戶送錢來理基

    如果說,前三點還是基金公司的套路,那這一點就是無奈了。

    每到行情好時,銀行券商門口人頭濟濟,都是主動來送錢的主。

    但之前的基金盤子太大,突然湧進幾百億資金,要運作起來也有難度,所以基金公司被迫無奈,只好再發新基金。

    所以在選擇投資之前,要到辨險識財多看看該款基金的風險評價報告,這樣才能知道它倒底是不是真材實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股票投資被套你是否會選擇割肉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