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員大哥
-
2 # 中華之美
西方國家善於利用其他國家的人的崇洋媚外心理,把稻草忽悠成黃金,一個人造革包就能賣幾千上萬,美其名曰“歷史積澱文化內涵”,把華人忽悠得趨之若鶩,以用西方衣服飾品為榮。其實這些奢侈品都是在東南亞的血汗工廠生產的,這些文化內涵就是剝削東南亞工人。
既然稻草都能賣成黃金,人家還需要加班加點嗎?說白了,就是中國那些崇洋媚外的人讓西方人過上好日子的。
-
3 # 職擊人心
來到德國才發現除了下班德華人並不守時,火車晚點習以為常,來到德國才知道德華人習慣把包隨手放地上,當眾大聲擤鼻涕,最愛並不是啤酒,只會跪著不會蹲著。
德國單身不容易堂兄40歲在上海還是一個單身漢,外派到德國工作一年就在當地找了個女朋友,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大伯老兩口見到洋媳婦笑得合不攏嘴,而且娶洋媳婦不要車不要房,也不要彩禮。
娶德華人做老婆不用擔心結婚買房的問題,很多德國的丈母孃還租房子住,他們對於結婚買房沒有要求。在德國超過半數的人租房生活,年輕人租房比例更是高達80%,租房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較適合,工作生活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租房可以隨時搬家,而且當地對租客的權益保護比較完善,人們樂於租房子住。
德國的單身男女比起已婚人士來說要付出更多的經濟成本,同樣收入的單身人士要繳納相當於40%的工資作為稅收,已婚群體則是繳納30%即可。即便失業在家,已婚人士可以領到相當於工資68%的補貼,單身人群只有63%。
德華人打兩份工德華人一天上班朝九晚五,堂兄的公司每天上下班打門禁卡,打卡後系統記錄工作時間,到下班時間發現沒有及時打卡,系統會發送提示郵件給主管,主管會和員工確認情況,如果沒有特別的理由需要加班,管理層會和主管談話。
德華人沒有加班的習慣,一是因為他們要趕在商場關門前去買好生活用品,當地大部分商店超市在晚上8點左右就關門了,遇到雙休日直接歇業。
二是因為他們在趕往下一個工作崗位,四分之一的德國上班族有第二份兼職工作,10年間主業下班後從事兼職工作的人口增長100多萬,一份工作收入無法滿足日常開銷。
德國法定退休年齡65歲,其中有8%的退休人員依然活躍在工作崗位,甚至還有7萬多名80歲以上的老年人繼續上班,主要集中在餐飲、家政、服務等行業的兼職工作,也有少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發揮餘熱。
德國底層民眾的退休金平均每月1400歐元,女性的退休金要比男性低30%,很多德華人扣除稅費後實際到手1000歐元出頭,光靠退休金不夠生活,不得不找份工作來貼補家用。
德華人並不守時德華人一向以嚴謹守時著稱,然而他們的守時並非如大家想象一樣,德華人最守時的是上下班時間,到點準時打卡,臨近下班找他們討論工作就是自討沒趣,每週五下午一點高速公路就開始堵車,一直堵到晚上7點,都是週末出門度假的人。
在生活中的德華人就不那麼守時了,吃飯,約會,做客比約定時間晚到才是禮貌的表現,他們認為一般遲來10分鐘左右比較合適,給對方留下足夠的緩衝時間,不至於太倉促。
德國叫外賣絕對是讓人難以忍受,送貨的時間往往超過1個小時,德國的外賣小哥騎著腳踏車送外賣,有些還是搭乘公交車送貨,等飯菜送到基本涼涼了,還要付給他們小費。
德國坐火車實際上並沒有精確到秒的準點,晚點兩三個小時是家常便飯,晚點率低是由於只要晚點時間不超過15分鐘就看作是正點到達,遇到各種原因取消的班次同樣不統計晚點。
德華人的收入德國最低工資標準是每小時9.6歐元,最低月工資是稅前1600歐元,大概是11000元人民幣。德華人均月收入稅後2500歐元,一半的人收入集中在每個月2100到3700歐元,20%的人月收入低於2100歐元,30%的人月收入高於3700歐元。
德國餐廳服務員月收入1500歐元,普通白領月收入2500歐元,汽車製造業工人月收入3000歐元,IT行業職員月收入5000歐元,金融行業職員月收入6000歐元,醫生,律師等行業月收入8000歐元以上。
德華人要繳納相當於工資30%到40%的稅,已婚有孩子的稅收低,單身沒孩子的稅最高。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每個月可以領取204歐元的補貼,兩個孩子就領雙份,第三個孩子每月領取210歐元。
德華人一年有24天的帶薪休假,是指不包括雙休日的工作日天數,還有10天的公共假期,一年裡有近一半的時間可以休息。
德國的物價水平德國一瓶礦泉水0.5歐元,一盒500克酸奶0.5歐元,一升牛奶0.7歐元,一升可樂2歐元,一袋麵包1歐元,一個披薩2歐元。
一公斤洋蔥0.8歐元,一公斤土豆1歐元,一公斤番茄1.1歐元,一公斤胡蘿蔔1.5歐元,一公斤橘子1.3歐元,一公斤蘋果2歐元,一公斤提子2.4歐元,一公斤車釐子4.9歐元。
10個雞蛋1歐元,一公斤雞翅5.5歐元,一公斤豬肉6歐元,一公斤五花肉7歐元,一公斤牛肉8歐元,一公斤三文魚24歐元。
德國咖啡館點杯咖啡1.5歐元,一份土耳其烤肉3歐元,一份連鎖漢堡套餐5歐元,中餐館點一盤葷菜8到10歐元,傳統德國菜烤豬肘人均30歐元,法國餐廳一頓正餐人均50歐元。
德國的公交車票價2到3歐元,地鐵單程票2.9歐元,當地人一般購買月票,價格根據城市不同從60歐元到100歐元。德國計程車起步價3.5歐元到5歐元,超過起步價里程後每公里1.5歐元到2歐元。
德國租房子不便宜,單間的公寓在柏林700歐元,到慕尼黑就要900歐元一個月,雙臥室帶客廳的房租就要每個月1300歐元。像慕尼黑,漢堡,法蘭克福等大城市房價基本在每平米10000歐元,小城市的房價是大城市的一半左右。
德華人的生活習慣德華人下雨天不打傘,習慣披上衝鋒衣戴上帽子就出門,當地的天氣經常下雨,但雨勢不大,衝鋒衣足夠抵擋,德華人又喜歡騎腳踏車,騎車撐傘就不太方便。
德華人很重視自己身上的味道,尤其夏天出汗多,他們出門會隨身攜帶止汗劑,有需要地時候就噴一下,抑制出汗,保持肌膚乾爽,減少身上散發的異味。
德華人早餐經常吃生豬肉,挑選以瘦肉為主的豬腿肉,把新鮮的生豬肉放在攪拌機裡打碎,塗抹在麵包片上,撒上胡椒、食鹽等調料和洋蔥就直接生吃,口感香甜。
德華人吃完餅乾、蛋糕、巧克力等手拿的食物,會用嘴舔乾淨每根手指,甚至把手指放到嘴裡吮吸,反覆舔的次數越多,代表東西越好吃,讓人回味無窮。
德華人比起開車更喜歡騎腳踏車,馬路上有專門的腳踏車道,火車上有專用的腳踏車車廂,德國的小孩從小學習騎車,考取腳踏車駕照後就能上路騎行。
德華人用完的瓶瓶罐罐會集中起來,投放到專門的回收機裡,機器自動識別是玻璃瓶還是塑膠瓶,塑膠瓶會壓扁後回收,玻璃瓶直接回收,回收後小票上有金額可以抵扣消費。
德國的奇風異俗德華人在新年的前夜有倒鉛的傳統,就是用蠟燭把勺子裡放的鉛融化,然後把鉛倒入冷水中,等鉛凝固後撈出看變成的形狀,鉛的形狀像老鷹代表好事將近,像麥穗代表願望會實現,像卡車代表有壓力等。
德華人在復活節的時候要舉行滾火球的活動,把乾草堆點燃後從山坡上滾下去,燃燒的火球象徵著驅趕寒冷的冬季,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很多人還會舉著火把追逐火球。
德國每年的狂歡節前的週四是屬於女性的狂歡節,女性可以在當日剪斷遇到的任何男性的領帶,很多女人會隨身帶著剪刀,出門去找打著領帶的男人,而且男人不能拒絕。
德華人的傳統婚禮上要新郎新娘一起鋸木頭,寓意著夫妻雙方在生活中要齊心協力,平衡關係,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當然不要找太粗的木頭,萬一沒有鋸斷就比較尷尬了。
在德國丟了東西不用急,可以在沿途的樹上去尋找,當地人撿到東西后一般會掛在低矮的樹枝上,方便失主看到。
德國的公共廁所要收費,廁所門口設定投幣機和閘門,每次上廁所要0.5歐元,廁所通常打掃得乾乾淨淨。
德華人更愛喝的不是啤酒,而是葡萄酒,人均每年消耗33瓶葡萄酒,在兩種酒做選擇的情況下,57%的年輕人傾向於葡萄酒。
德華人家裡的窗戶不是朝外開啟的,也不是左右移動的,大部分是朝裡面開啟的,而且夏天沒有裝紗窗的習慣來阻擋蚊蟲飛進房子。
德國的高速公路並不是不限速,不限速的路開車也沒有特別快,基本上德華人開車遵循別人開120公里時速,自己就開差不多快。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德華人把土豆作為定情信物,熱戀的時候情侶會互相送給對方一個土豆,代表愛情和土豆一樣珍貴。 -
4 # 青島的城堡
一個生活在德國的華人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超市的價格已經是樓主說的兩倍價格了,從去年開始因為疫情,通脹達到了5%,退休年齡已經是67歲了,有可能還會延遲到70,絕大多數人的帶薪休假是30天,在德國只要不懶,有份工作,就能養活自己。
-
5 # 夢潭月
你買不起的賓士車在德國只是普通的計程車,德華人生孩子約可以得到50萬獎勵,那是一個經濟發達,工資高、福利待遇好的國家。
但是德國雖好,卻有許多不便之處,許多人覺得在那裡生活極其無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活在德國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德國的生活1、德華人不喜歡加班,他們認為生活和工作應該界線分明,工作時他們講求效率,很少看到有人偷懶或者聊天,下班後他們拒絕再談工作。
2、德華人喜歡在地鐵上看書,很少看到有人在地鐵上玩手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另一方面是因為那裡的網路訊號不太好。
3、德國流行支付小費,在餐廳或者酒店,如果你覺得工作人員的服務還不錯,要支付一定的小費。
4、德國的超市、商場在週日是不營業的,德華人覺得週日不應該工作,所有的人都應該休息。
5、德國很注重廢物回收利用,假如你在那裡購買了瓶裝飲料,你需要為瓶子支付押金,你喝完飲料可以把瓶子投進超市門口的回收機裡,然後你會得到一張小票,憑藉這張小票,你可以去收銀臺兌換現金。
6、在德國,只要不是下瓢潑大雨,人們一般不會打傘,也不會躲雨,他們覺得這點雨根本算不了什麼。
7、德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只佔全華人口總數的6.1%,他們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擁有許多先進的農業生產裝置。
8、德國的農村很乾淨整潔,幾乎看不到什麼土路,全都是柏油路,家家戶戶門前全都有草坪和小花園。
9、在德國,一些公共場所的樓梯扶手、牆壁、門等高度合適的位置會有盲文,這體現了對盲人的人文關懷。
10、德華人很注重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對於別人的生活他們不會過多打探,人們不會問彼此的工資或者婚姻狀況,他們也沒有什麼攀比之心,在他們看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出於個人需要,比如汽車,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代步工具,為滿足自己的出行需求而已,雖然德國是“汽車王國”,但德國街頭的豪車並不算多。
11、在德國買車相對來說價格便宜,許多人喜歡買大眾汽車,街上的法國雪特龍、日系低檔車也不少,這樣的車幾千歐元就可以買一輛。
12、德華人不喜歡討價還價,商場裡所有商品都是明碼標價,一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感覺省去不少麻煩。
13、德華人很守時,和他們約好時間,他們一般都會準時到達,不過在德國做許多事情都需要預約,去醫院看病,到銀行辦卡等,都需要預約。
14、德華人很喜歡養寵物,尤其喜歡養狗,養寵物也是需要納稅的,在那裡寵物允許被帶上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是進入超市、餐廳等公共場所。
15、德華人認為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在地鐵或者公交車上面大聲講電話,同樣也會遭人白眼。
16、在德國,移動支付普及率不高,大多數時候你都需要現金支付,所以你不得不時刻記得帶著你的錢包,而且要準備好零錢。
17、德國很注重垃圾分類,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代表不同的垃圾,比如藍色代表紙類,棕色代表有機物,黃色代表包裝袋等等,此外社群還會定時舉辦一些舊物交換活動。
18、德國有些餐廳的選單上不光有菜名,還附有這道菜的配料和製作方法,這是對那些容易食物過敏的客人的安全負責。
19、德華人喜歡送花給別人,不過不能送菊花、玫瑰、薔薇,不能送13支花,也不能送雙數,鮮花不能用紙包紮。
20、德國的公廁大多是需要收費的,0.5~1歐不等,所以出門在外,你必須準備一些零錢,以備不時之需。
21、德國的建築物很老舊,摩天大樓也不是特別多,和高層建築相比,他們更喜歡鄉村別墅。
德華人的穿著德華人穿衣服並不講究時尚,許多人喜歡穿襯衫,沙灘短褲、牛仔褲、皮衣、夾克,他們對沖鋒衣情有獨鍾,因為許多德華人酷愛戶外運動,週末時他們會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登山、騎腳踏車、慢跑或者遠足,穿衝鋒衣再合適不過。
德華人的飲食德華人很喜歡吃麵包,他們那裡的麵包種類超過400種,蔬菜方面他們喜歡吃洋蔥、胡蘿蔔、捲心菜、馬鈴薯、生菜、青豆等。
肉類方面,他們喜歡吃豬肉,超市裡的豬肉香腸、烤豬蹄、煎豬排銷量非常不錯,不少德華人還喜歡吃義大利麵。
德華人喜歡喝冷水,不少歐美國家的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就算在冬天,他們也照樣是喝冷水,在德國的餐廳你想要一杯熱水侍者一定會用奇怪的眼神看你。
德華人還喜歡喝啤酒、咖啡、橙汁。此外,德國的男女老少都很喜歡吃零食,尤其是軟糖和巧克力。
德國的交通在德國汽車普及率很高,幾乎每個家庭都至少有一輛車,在那裡汽車猶如中國的腳踏車一樣普遍。
德國的計程車是清一色的梅賽德斯-賓士,不得不說這是相當“豪橫”的,不過乘坐計程車的價格也是非常“美麗”,五公里需要花費100人民幣左右。
司機們還算規矩,他們一般不會漫天要價,也不會看你是外國遊客而故意帶你兜圈子。
在德國乘坐公交車,到站時你會感覺車向右邊微微傾斜,這是為了方便乘客上下車。
為了方便坐輪椅的乘客上車,司機會把公交車門口的一塊鐵板搭在地面上,輪椅可以輕鬆被推上車。
在德國乘坐地鐵不會有人驗票,買不買票全靠自覺,不過會有工作人員偶爾抽查,如果發現逃票行為,那麼逃票者將會面臨相當於票價10倍的罰款。
德國的高速不限速,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隨處可見疾馳的車輛,車速可以達到140-160公里/小時。德國的公路沒有收費站,不需要交任何過路費。
德國的工資和物價德華人的工資水平很高,2022年1月德國的最低工資標準為9.82歐元/小時,月最低工資在1500歐元左右,摺合人民幣12000元。德國的平均工資水平為3000~4000歐元,摺合人民幣約21000-28000元。
雖然德華人工資很高,但是他們的稅率也不低,大多數德華人稅後收入為2000-2500歐元。
我們再來看看德國的物價:
瘦豬肉每公斤5-6歐元,摺合人民幣35-42元,五花肉每公斤3-4歐元,摺合人民幣21-28元,每盒雞蛋(10個一盒)1-1.3歐元,摺合人民幣7-9元,1升鮮牛奶0.65歐元,摺合人民幣4.5元,1公斤蘋果2歐元,摺合人民幣14元,大白菜每公斤1.5歐元,摺合人民幣10元。
德國的假期非常多前面咱們提到過,德華人不喜歡加班,他們週六、週日全都在休息,這樣算起來已經有了104天的休假時間,不過這還遠遠不夠。
德國《聯邦休假法》規定,德華人每年還享有至少24個工作日的帶薪休假(不包括週六週日)。
此外,在新年、五一勞動節、復活節、昇天節、降靈節、統一日和聖誕節等法定節假日,他們也全都在休息。
這樣計算下來,他們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休息,但讓人稱奇的是德國的經濟實力依然很強。
德國的福利待遇眾所周知德國屬於高福利國家,它是全球最早建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國家之一,它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備程度是世界公認的。
醫療福利
德國實行的是全民醫保,就診時只需要出示醫保卡,相應費用就可以從醫療保險中支付。
教育福利
德國的公立教育是免費的,學費、生活費都不用繳納,但是不包括私立學校。德國沒有所謂的“高考”,學生高中畢業後,要麼繼續攻讀綜合性大學或者選擇就讀於職業學院。
生育福利
育齡婦女生下寶寶後,夫妻雙方可共同享受生育福利,他們可以申請總時間長度為3年的育兒假期。
休假期間夫妻雙方可以享受部分工資,約為休假前工資的67%。如果生育時夫妻雙方都沒有工作,他們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發放的生育津貼,數額為300~1800歐元。
兒童金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可以領取兒童金補貼,從孩子出生的第二個月開始按月領取,一直到孩子18歲。每個孩子每月大約可以領到200歐元左右。
如果孩子在18歲以後要繼續讀書,可以領取到25歲,如果沒繼續讀書但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可以領取到21歲。
所以說德國的孩子們都是帶著口糧來到這個世界的,兒童金為父母減輕了養育孩子方面的經濟壓力。
德華人生了孩子後,得到的獎勵約為50萬元,但是許多人還是不願意生孩子。
失業金
在德國假如你失業了,只要你交夠了失業保險就可以領取失業金。每交兩個月的失業保險,失業後可多領取1個月的失業金。
失業金的領取分等級,失業金約為失業前12個月平均稅後工資的60%,失業者有孩子的話這一比例會提升。失業金領取時限為6到12月左右。失業者領取的失業金比我們國內許多人的月工資還要高。
此外,德國的退休人員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這也和他的工作年限和退休前的工資水平有關。
德國的經濟德國的經濟非常發達,它的經濟總量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位。2021年德國GDP達到35639億歐元。
德國有著完善的工業體系,多年來它牢牢佔據著全球工業鏈體系的高階,“德國製造”成了一塊叫得響的金字招牌,它有汽車製造、機械裝置製造、化工醫藥、電子電氣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此外,新能源與環保產業近年來也在不斷崛起。
德國是當之無愧的汽車研發製造強國,寶馬、賓士、奧迪、大眾、保時捷等車系都是知名品牌。全球汽車市場上超過7成的豪車來自德國。汽車產業佔據德國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
德國的機械裝置製造業同樣非常發達,普茨邁斯特、通快、西馬克、海德堡印刷、蒂森克虜伯、海瑞克、福伊特是知名的機械裝置製造企業。
德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工產品出口國,巴斯夫、林德、贏創是全球知名的化工企業。
德國電氣工業營業額屢創新高,西門子、英飛凌、博世都是龍頭企業,感應器、積體電路、半導體、電阻器等都是主要的電子元件出口產品。
寫在後面的話德國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那裡的人們工資高、福利待遇好,相對來講他們的生活壓力不那麼大。
不過德國也有許多不太方便的地方,那裡的網路覆蓋不太好,移動支付也不是很普及,週末時大多數商鋪都不開門,想要逛街、購物是不可能的了。德國的飲食習慣、風俗習慣也有許多和我們不同之處,只能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你覺得德國是個怎樣的國家?
-
6 # 河畔的追尋
國外太悠閒了,所以我們華人到了國外,還保持著國內忙碌的生活狀態,你說能不發家致富嗎?外國領導看了也高興吧!所以有中國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做基礎,到哪個發達國家你都將成為富翁。
-
7 # 獨上觀察
德華人每天只需要工作5個小時,但人人都能開賓士,人人都能住大別墅,生孩子非但不用花錢養,還能拿50萬獎金,你說生活在德國是一種什麼感受?
2016年,因為工作原因,我在德國生活了3個多月,那一趟德國之行,徹底打破了我對德國的固有印象。
沒去德國之前,我知道德國是一個發達國家,以為人家處處都是高樓大廈,人人都生活在現代化大都市裡面,到了之後才知道,德國非但不現代化,相反,還有種“大農村”的感覺。
我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所見所聞,分享一下在德國生活的感受吧。
工作方面
我在德國工作的時候,上午9點上班,工作到中午12點,下午2點鐘上班,6點下班,每天工作7個小時,大部分德華人的工作時間也都跟我一樣,每天工作7個小時。
經常有人說德華人每天只需要工作5個小時,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不對,只是不嚴謹。
德國的假期非常多,每個週末也都能雙休,除去節假日之後,每週工作的時間不會超過25個小時,平均到一週之內的5個工作日,相當於每天只工作5個小時,你明白了嗎?
德華人對待工作的確很認真,但是他們對待生活更加認真,只要到了下班的時間點,就會馬上停下工作,一分鐘都不願意多幹,更不會加班,其實,德國的老闆也不會允許員工加班,因為那是違規行為,會被處罰。
不僅是公司和工廠,就連餐廳和超市,以及各種大商場,他們也按時休息,一點都不加班,不存在別人休息,自己上班的情況。
在國內的時候,我喜歡下班之後去逛街,可能是逛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可能是逛商場買一些衣服,也可能是下館子吃好吃的,可是在德國,你下班之後別人也下班了,你休息別人也休息,雖然對你有些不方便,但是從整體來看,這才是公平的,這才是生活。
德華人工作的時間少,是不是收入很低呢?
完全不是!
德華人的平均月薪是4000歐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3萬多,這可是妥妥的高收入啊。
當然,在德國有相當一部分人達不到平均水平,他們從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或者是從事簡單工作,也或許是工作的時間更多,所以收入更低,但只要工作,月入2000歐元是肯定的,換算成人民幣的話,那也是1.5萬元,也很多了。
所以就算是普通的德華人,也能住獨門獨院的大別墅,也能開中中國產賓士,小日子美滋滋的。
德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人口也非常少,所以他們不需要建設現代化的城市,也不需要建設太多高樓大廈,尤其是住宅,他們不喜歡高層住宅,最喜歡的還是獨門獨院的小別墅。
德華人很少居住在市中心裡面,市中心一般是上班的地方,或者是租房住的地方,大多數人都居住在城市外圍,或者是郊區,甚至是農村,那裡有廣闊的土地,他們可以建自己喜歡的房子,全都有自己的院子,很愜意。
德國有一半人都住在農村,他們的農村建設非常好,只要村裡超過1萬人,就會建一個火車站,而且每個村子之間,都有高速公路想通,出門很方便。
德國有很多汽車品牌,賓士就是其中之一,在國內,賓士已經算是比較好的車子了,動不動就要好幾十萬,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德國,滿大街都是賓士車,家家戶戶都能開得起,就連出租車,也是清一色的賓士。
雖然每天只需要工作5個小時,就能獲得高收入,就能獲得美好生活,但是養尊處優的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懶惰,在德國,有相當一部分人,他們每天連5個小時都不願意做,就願意躺著,每天領救濟金生活,這就是德國的福利方面了。
在德國,永遠不工作,也能領錢過日子!
德國有一種福利叫做失業金,失業之後完全不需要擔心,每個月都能領取400歐元的補貼,這些錢雖然不多,但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是完全OK的。
此外,如果失業之後沒有地方住,還能領取一套45平米的單身公寓,面積雖然不大,但是住一兩個人還是沒問題的,所以德國根本就沒有流浪漢,人家全都能過安穩的生活,哪怕是不工作,也能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
其實,德國的福利相當多,德華人從出生的時候,一直到晚年去世,一生都能享受各種福利待遇。
出生的時候,能領取生育津貼,能領取牛奶金等等,累計起來7萬歐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足足50萬元,不僅是小孩,父母每個月也能領取1800歐元左右的父母津貼,這為他們養育孩子大大減輕了負擔。
小孩慢慢長大,讀書屬於義務教育,不花錢,看病屬於義務醫療,也不花錢,除了吃喝拉撒之外,都不花錢,再之後便是成家立業,把上面的種種在重複一遍,最後邁入老年生活,再享受一筆不菲的退休金,一輩子就算是輕輕鬆鬆過完了,這就是真正的德國生活。
到了德國之後才知道的事情:
1,德華人幾乎沒有夜生活,普通人下午6點左右下班,商場超市差不多也是這個點下班,所以想下班去逛超市或者逛街是不行的,他們一般在週六逛一次超市,一次性採購到未來一週的食物。
2,在德國吃飯是需要支付小費的,而且必須是現金,德國現在還沒有流行移動支付,至於點外賣或者是快遞,這些倒是能移動支付,但是送貨的速度太慢了,外賣幾個小時才能到,快遞幾個月才能到。
3,德國的交通很方便,村村都有高速公路,而且德國的高速全都是免費的,而且不限速,家家戶戶都有車,不能開車的人,往往會乘坐地鐵,地鐵沒有安檢,也沒有檢票員,直接上車。
4,德華人很喜歡喝啤酒,隨時隨地都能整2大杯啤酒喝一下,按他們的說法,這就是生活的本質,人生苦短,該享受的時候就要享受,不要約束自己,否則就會痛苦。
5,德華人比較傳統,不願意接收新鮮事物,這一點從他們的穿衣打扮就能看出來,此外還包括智慧手機,他們就是不喜歡用,不少德華人現在還在用按鍵手機,他們不語音也不影片,偏偏喜歡寫信,很奇怪。
以上便是在德國生活的真實感受了,你覺得在德國生活怎麼樣呢?
-
8 # 人間的煙火味
去了德國之後才知道,工人的工時費非常貴,生一個孩子國家還給你500000元,整個德國給人感覺就是一個“大農村”,但在工藝、精細化管理方面卻是世界第一!
說起德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工資高、福利待遇都非常好的國家,同時更是許多豪華車生產的國家,可以說整個德國給人一種非常好的感覺。但實際上德國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至於德國的生活與國內也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都表示非常的不適應。
德華人每天只工作5小時,在德國生活是一種什麼感受?正常來說德國並不是每天只工作五個小時,大部分人工作時間都是在8個小時左右,有一點是不一樣的,就是德華人是不願用加班的,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雙休。
再一個就是所有的重要法定節假日都是按照國家標準來收,而除了這些之後,每年還享24天的帶薪休假的日子,這是除開周未以及法定節假日之後。
所以實際上算下來他們一年大概能工作200天都非常不錯,這也就造成了很多的人認為德華人一天只需要工作五個小時,實際並不是這樣的。
在德國基本上所有的商場和超市,周未和節假日都是不營業的。有些餐廳也是不營業的。
雖然說他們大部分在休息,但是他的效率以及所產生的收益是非常高的,這也是我開頭所說他們的工時費是非常貴。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德國一月份最低的時薪為大約10歐元/小時,摺合人民幣大概是70元一人小時,而平均時薪大概都是15-20元左右,也就是一個月下來最低也能拿到21000元人民幣了。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工時費是非常貴,同樣這個工時貴也體現在生活中,比如:
他們那請一個開鎖的師傅大概是3000元人民幣左右,開一個鎖大概就是10-20分鐘左右。
請一個阿姨打掃一下衛生,大概一個小時左右,需要人民幣2000元左右,
如果是去洗一次車,大概費用是2000-3000元人民幣,所以德國很多人都是自己動手洗車,因為這樣更划算。
從這三個方面就可以體現出來,德國的工時還是非常貴,這裡還不包括那種精密儀器的工時費,所以整個德國實現自動化生產都是非常多。一方面是自己確實有那個實力,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節約更多的成本。
說完德國的工時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德國的日常的生活:德國的生活方面可以說相對比較簡單,因為它們有很多菜系讓你去選擇,基本都是麵包,冷肉腸和一些冷薯條,或者配一些小醃菜等等。
當然也有一些肉類,比如:豬肉和牛肉,還有一些西南花等等。
這裡再說一句,德國的麵包和國內是不一樣的,他們的麵包非常硬。而除了這些之外,德華人還非常喜歡喝啤酒。全世界第二大的啤酒生產公司就在德國,而他們國內總共有一千三百多家啤酒工廠。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德華人喜歡喝啤酒到什麼程度了。
而除了這些之外,德國還有一個讓人比較難接受的生活習慣就是,他們比較喜歡喝冰水。雖然說德國也是實現垃圾分類,但是他們的垃圾回收一個星期才會清理一次。這一點還是挺讓人難以接受的。
德國的日常生活中是沒有移動支付的,都是使用現金或者刷卡,這一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後的。
為什麼說德國是一個”大農村“在德國可以說你很難看到一個高樓大廈,因為他們沒有這種高層的建築物,全國最高的一棟樓只有29米,主是坐落在法蘭克福的商業銀行大樓,而我們國家一線城市大部分的高層建築物都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再者就是德華人所住的房間基本都是7層以下的,有一些還都是大平層,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幸福的方法。
因為只有一個地方居住人口達到一萬以上就可以建一個火車站,村與村之間會有高速公路連通,可以說交通也非常方便,之所以德國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還是為了防止地震。
再來看一下德國的交通情況在德國可以說每家每戶都有一輛車,這也是和他們的國家有關係,因為他們擁有著非常出名的車企,在國內馬路上你所認為的豪車在德國只是一輛非常普通的車。
像賓士、寶馬,這些可以說都是隨處可見的,連出租車都是清一色的賓士,但是這個價格也是非常貴的。
在德國的高速公路是沒有限速的,最高可以開到180碼,只是很少會這樣做而已。
德國也有公交和地鐵,但是他們的票價都很貴,而且上下車的時候還需要你自己去開門,沒有自動開門的,也不會有司機幫你開。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也沒有人會去檢票,全憑你自覺買票,但如果有人查到你沒有買票,懲罰是很嚴重,而且還會上徵信紀錄。
德國的福利方面德國的福利方面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可以說福利都是非常不錯的。
在德國生一個小孩是不需要父母承擔生活費的,國家會每個月發放200歐元(合計人民幣1400元)左右的兒童金給到小孩的一個生活開支。而這個兒童金還可以一直持續到18歲。
也就是說總共可以得到大約43200元歐元,換成人民幣大概是30萬左右,最關健的是母親還可以享受帶薪產假,這個產假大約是三年左右,每個月也可以可獲得300歐元補貼。這是在沒有工作的前提下。
如果有工作的話,還可以拿到基本工資的67%的份額,所以總共加起來差不多生一個小孩可以得到50萬元人民幣了。
在德國所有的醫保都是免費的,只要你是德華人就可以享受這種福利,如果你不幸失業還可以領取失業金。
最關鍵的是在德國上學是不需要出錢的,只要你上的是公立的學校,從小學到大學都是不需要花錢,而讀大學並不需要你去考試,只要你申請就可以了。而且父母也不會很在意小孩的成績,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學習並不是很重要,講究的是一個多方面發展。
雖然德國福利方面不錯,但是他們的稅收非常嚇人,個人所得稅有六個等級,從最終的14%開始到42%,這個稅費到手之後可以說工資少了將近一半。
德國的消費雖然說德國的工資非常高,但是他們的消費同樣也非常高,比如:如果是在外面吃快餐的話,一餐大概需要15-20歐元。一個月下來按照三餐計算,一天就需要60歐元,那一個月就是1800歐元,相當人民幣12600元。
如果你想節約,自己做,那同樣也不便宜,五花肉一斤需要1.75歐元,雞蛋是需要1.35歐元一盒,白菜相對比較便宜,但也需要0.75元每斤。但這樣算下來還是一個月比在外面吃能省下不少錢。
德國的住宿也不便宜,一般情況下是需要500歐元的一個單間,如果是一室一廳需要更貴。
所以說整體德國的消費水平是非常高的。
德國的基本情況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首,在創新領域排名第一,同時其精密儀器同樣也是世界第一。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其領土面積達到357582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有8293萬人。
整體來說德國是一個還算不錯的國家,至少在經濟方面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德國的一些風景德國不僅工業非常發達,它的旅遊業同樣也非常發達,德國總共有38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排名世界第四。
著名的景點是非常多,比如:科隆大教堂、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黑森林、柏林國會大廈等等。其中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
最後:
德國是一個經濟發達不錯的國家,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還是比較好,能有今天的地位,也是透過他們多年努力得來的,但是德國還是有一些缺點,如果讓我們去哪生活,估計很難適應。
-
9 # 科學思維探索者
真實的德國並非天堂,
從多個渠道瞭解情況如下:
德國50%退休人員,養老金不到1000歐,
實際上德國50%沒有自己房子,
大城市,50平方每月租房800歐左右,
平均家庭 儲蓄1.5萬歐,
平均每月稅後收入,2000歐左右,
超市中除基本幾款食品, 便宜外, 其他食物與中國差不多 !
45%的大學生,無法畢業,
人工貴, 稅費貴, 交通貴,
裝個空調要1.5萬人民幣,
約個水管工,經常要1個月時間,
有空調的家庭不到10% ,
德國優點是,可享受慢生活,不用996,有曬太陽喝咖啡的時間,
醫療免費,但排隊等待預約,經常超過一個月,
以上資料,來自不同up主, 經核對基本屬實
-
10 # 體壇小龍蝦
2019年4月,我們公司一行8人,飛到了德國慕尼黑,參加三年一屆的德國BAUMA寶馬展,也就是國際工程機械領域中級別最高的展會。我們在德國一共呆了10天,展會圓滿結束後,我們跟著領導在德國玩了三天,下面簡單聊聊我眼中的德華人,以及他們輕鬆寫意的生活!
德華人工作時間為什麼
在展會上,我遇到了很多德國同行,在聊天的過程中,他們總是感慨中國民眾對工作的熱情,羨慕我們的勤奮!原來,早在2018年,經合組織所釋出了一組資料,德華人每年工作1371小時,成為所有36個成員國中,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平均下來,德華人在工作日每天僅僅工作6個小時。
而且,德華人的假期特別多,雙休日102 天,帶薪年假40多天,聖誕節,復活節等節日,又可以休息20多天,總得算一下來,大部分德華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真的讓我們嫉妒嫉妒恨!
德國勞動保護法非常健全和完善,而且嚴格規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讓不滿18歲的工人上夜班,禁止讓孕婦在產前六週,產後八週上班,除每週休息兩天以外,每個工人每年可以享受六週的帶薪休假。除消防員、醫生、媒體人等特殊行業外,禁止在休息日和節假日上班。
所以,一般情況下,你在週日,是無法敲開德國超市的大門,即便門開了,裡面的人也會生氣地對你說:“我也是人,我也要休息,請尊重我的人權”
德國工人的工作收入
德華人不炒房子,沒有所謂的網際網路巨頭,也沒有數不清的網紅和主播,快遞員和外賣員更是少之又少!在德國,普通勞動者更願意到工廠上班,因為從事製造生產的技術工人,在德華人心中的社會地位很高,收入也相當可觀!
眾所周知,德國經濟總量是歐洲第一,他們的主要支柱產業是製造業,尤其是汽車製造和機械裝置製造,相當發達!因此,在德國製造業的工廠,一名普通工人的月收入都有2000-3000歐元,約合人民幣14000-21000元,而技術工人的月收入基本都在4000歐元以上,約合人民幣28000元。
2022年7月,德國計劃將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0.45歐元/小時,按照6小時計算,約合1881歐元/月。也就是說在德國只要有一份工作,每月最低收入可以達到13000元人民幣!
不僅如此,在德國,如果有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出現,政府會先站出來,將企業欠員工的錢交到工人手中,並先讓職工回家,然後出動警察局、檢察院介入這次欠薪事件。
所以,在德國生活,即便是作為一名普通勞動者,哪怕是車間一線工人,只要努力工作,收入都是相當可觀,而且還不怕企業拖欠工資,你說幸福不幸福?
關於德華人生活的一些見聞
1.在德國,你會發現每個公交站臺都會貼有一張精確到分的到站時刻表,而且電子顯示屏上,也會實時播報車輛資訊。
2.德華人的辦公桌前,一般都會掛一個巨型的日曆,日曆上的文字總是密密麻麻的,但是卻將他們每天的日程安排得井井有序。
3.在德國,只有柏林、漢堡、慕尼黑和紐倫堡四座城市擁有嚴格意義上講的地鐵!但是,德國的地鐵沒有檢票口,想乘坐地鐵,直接買票就可以,雖然無人檢票,但是德華人基本不會逃票,因為地鐵上會有人不定期的抽查,如果發現逃票行為,不僅會受到重罰,還會記入徵信系統,影響個人信用等級!
4.有人說進了德國地鐵車廂,就等於進了圖書館一樣!地鐵車廂裡90%的人都在專心閱讀,不是在看書,就是在看報,根本沒有人像我們一樣都在刷手機!
後來我才知道,前幾年的德國確實這樣,但並不是因為德華人都愛讀書,而是因為他們的通訊基站少,地鐵裡手機訊號太差!不信,你現在去德國,坐一次地鐵再看看,90%的人也都在玩手機!
5.走在德國的大街上,你會發現他們的主要道路都會有專門的腳踏車道,不僅有身著專業裝備的騎手飛馳而過,也有很多人騎著家庭腳踏車(腳踏車後面掛一個嬰兒車)在街頭穿梭。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國除了汽車和腳踏車之外,很少會在馬路上看到電動車。
6.德國超市裡賣的雞蛋也很有講究,一般是這樣,6個雞蛋一盒的是散養雞下的蛋,而10個雞蛋一盒的是圈養雞下的蛋,而且每一個雞蛋都有屬於自己的編號,相當於“身份證”!
第1位號碼錶示飼養方式,包括露天散養、露天圈養、室內圈養、籠內圈養等,第2-3位是國家的簡稱,代表雞蛋的產地。第4-10位號碼錶示產蛋企業以及飼養籠子號碼。這樣一來,雞蛋只要存在質量問題,就能追溯到哪一個生產廠商。
7.德華人一般不會亂扔礦泉水瓶,而且他們還會把它帶回超市!因為在德國,如礦泉水瓶不是以廢品的形式用來賣錢的,而是透過預先付押金的形式,一般0.25歐元左右,最後由超市進行回收再利用。
8.走在德國的大街小巷,不管是火車站,小河邊還是球場旁邊,你總是能看到散落一地的菸頭!千萬不要感到驚訝,在德的國街頭吸菸,將菸頭扔地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為在他們的煙錢中已經包含了環境治理費用。
所以,德國的香菸比較貴,20支一盒的萬寶路都要6.5歐元,不過德華人不喜歡用香菸送禮,因此在德國雖然也有很多品牌的香菸,但價格都差不多,不像我們國記憶體在幾百元一盒的香菸!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香菸還有17支,19支,22支,24支裝等不同規格!
9.在德國,人們依舊習慣用現金和信用卡進行消費,外出身上不帶“幾枚硬幣”,會非常沒有安全感!在中國,就連街邊的乞丐都在使用二維碼收款了,而將工業4.0已經玩到天花板級別的德華人,接受移動支付卻非常困難!當然,如果你來德國旅遊,在一些旅遊勝地的商家店鋪裡,現在還是可以使用支付寶進行付款的!
10.德國的物價不高,跟咱們國內差不錯,一盒雞蛋(10個)1.59歐元;一斤豬肉3.10歐元;一卷衛生紙0.79歐元;一斤大米0.9歐元;一斤乳酪5.5歐元;一斤蘋果1.19歐元;一斤香蕉0.8歐元;一斤橘子1.2歐元。
不得不說,德國的物價跟咱們國內相差無幾,但是德華人的普通職工平均工資,卻是我們的5-6倍,甚至更高,幸福指數能不高嗎?
德國讓人羨慕的高福利
①生育福利:
在德國,生孩子是一件“賺錢”的事情,從你懷孕那天起,從每月正常的產檢,到孩子在醫院出生,根本不用自己花錢。而且孩子出生後,沒有都可以領到兒童金髮,一直可以領到18週歲,18歲以後如果還繼續選擇讀書,則可以領到25歲,
2021年最新的德國兒童金政策,第一孩和第二孩的兒童金為219歐元/月,第三孩225歐元/月,第四孩250歐元/月……
眾所周知,德國是一個人口負增長的國家,政府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發放高額補貼鼓勵人們生育,不僅孩子生得越多,補得也多!身為孩子的父母也可以領到很多福利,比如說父母金!
父母雙方加起來最長可以領到14個月的父母金,一般是這樣,如果爸爸沒有休育兒假,那麼媽媽最多能領到12個月,如果爸爸也休育兒假的話,那麼還可以再多領兩個月,每月300-1800歐元,一般為孩子出生前後平均稅後工資的65%左右!
②教育免費
在德國,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只要你選擇讀公立學校,基本上都是免費的,甚至還會很多補貼,而且相關教科書和學習用品也可以減免一部分。而且,在德國沒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高中畢業證之後,可以選擇攻讀綜合性大學,也可以選擇就讀於職業學院。
雖然德國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但這並不意味著上一個中意的大學,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年那些想要進入知名大學王牌專業的學生們,同樣競爭得頭破血流!
在德國,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基本上可以做到100%,月薪5362歐元以下的公民,必須參保德國公立醫療保險,參保比例是稅前工資的14.6%,公司可以替你交一半,個人繳納的部分上限是每月360歐元!而那些高收入的人群可以公立和商業的二選一!簡單地說一下參保德國公立醫療保會得到哪些福利!
第一,不管是癌症或者是絕症,不管使用多麼昂貴的藥物和治療手段,費用都是無上限全免的!而且不需要先墊付再報銷,只要亮出“醫保卡”,在賬單上籤上字,錢的事就跟你沒關係了!
第二,不管你平時得了大病還是小病,找到醫生開個病假條,就可以不去上班,所在公司會最多支付你6個星期的工資,如果你還沒去上班,醫療保險機構就會介入,三年內最多支付你78個星期的工資(一般為稅前工資的70%),想想都覺得開心!
第三,一人參保,全家都醫療免費,如果家中只有你一個人參保了,那麼你的妻子同樣享受免費醫療的福利,而且不管你生幾個孩子,他們都同樣享受!
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雖然在德國醫療免費,但是同樣存在看病難的情況,歸根結底就是預約制!當社群的家庭醫生無法解決你的問題時,你就不得不去醫院看病,特別是德國的公立醫院,無論看什麼病,都必須提前和醫院預約,
預約好了,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短則三五天,長則1-2個月,最後,很多德華人都是硬抗到底,小病拖到自愈,當然也有意外,很多人小病被拖成了大病!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待遇都非常完善,德國民眾的生活水平也非常高!他們工作時間短,也沒有那麼“狂熱”,但卻收入頗豐!
在極高的社會福利保障下,對於德華人而言,工作永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閒暇的時光才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
印象中的德華人,都比較嚴謹,做什麼事情都一板一眼,甚至有些循規蹈矩!他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但是在特殊的情景裡,他們也會表現得很熱情,對於慕尼黑的德華人來說,啤酒節和安聯球場總是能讓他們釋放壓抑內心深處的激情……
這就是德華人,這就是德華人的“輕鬆寫意”的生活!你喜歡嗎?
-
11 # 異華人文錄
你買不起的賓士車在德國只是普通的計程車,德華人生孩子可以得到約幾十萬獎勵,這是一個經濟發達、薪資待遇高、社會福利好到令人吃驚的國家!
可是,德國再好,也有許多令人不適之處,很多從德國回來的人都說德國的生活過於無聊、單調!下面,我們來看看在德國生活是什麼樣的感覺。
德國是個怎樣的國家?德國,是一個由16個聯邦州組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國土面積35.75萬平方公里,首都柏林,通用語言是德語,人口數為8319萬(2021年7月),是歐洲地區人口數第二多的國家(俄羅斯人口數歐洲第一)。
2021年,德國的GDP總量達到了42302億美元,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實力不可小覷!對於首次站上了4萬億美元的大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眾所周知,德國挑起了一戰和二戰,1945年戰敗之後,被分為東德和西德,1990年,兩德終於完成統一,縱觀德國整個歷史程序,我們不難發現,戰爭似乎出現的頻率很高,或許,曾經的傷痛,讓這個國家有了深刻的記憶,每每提及,都很感慨!
德國在歷史上也被稱為:“詩人和思想家的國家”。這裡曾經有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比如:
1、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塞道爾·蒙森、歐肯、海澤、霍普特曼、托馬斯·曼、黑塞、伯爾因、君特.格拉斯、赫塔·穆勒。
2、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施特萊斯曼、奧西茨基、勃蘭特。(和平獎?)
德國在藝術造詣上也頗有建樹,美術方面的創作形式多樣:卡羅琳式建築、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
德國在音樂造詣上也頗有建樹,音樂家從來不缺,而且柏林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更是享譽世界,德國也是歐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音樂市場,可見,德國的音樂文化相當之強!
德華人的生活方式1、德華人喜歡吃烤肉喝啤酒,尤其是豬肉,烤豬排可是不能錯過的美食,在德國超市,豬肉不愁沒有銷量,德國的啤酒也很受歡迎,德國是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有1300多家啤酒廠,啤酒種類達到5000種以上,甚至這裡還有專門的啤酒節日:穆尼黑啤酒節。
2、德華人很喜歡飼養寵物,這裡的寵物很幸福,很少見到流量貓狗,主人可以帶著寵物去很多地方,辦公室、咖啡廳、餐廳、公園,甚至賓館,只有所有者允許,都可以進去,在德國坐公交車,要習慣跟狗狗一起等車、上車。
3、德國,被譽為“世介面包之王”,對於麵包的製造真的是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不論從種類的數量還是質量來看,在全世界都數一數二,每天換樣吃,一年都不重複,德國的人均麵包消耗量也是歐洲第一,而烤麵包圈和農夫包是德式麵包裡最具代表之一。
4、德華人很喜歡曬太陽,喜歡戶外,每到Sunny明媚的日子,總能看到帶著墨鏡出門曬太陽的德華人,如果你打著遮陽傘,會被另眼相待!
5、德國實行給小費,如果外出就餐,如果對服務員的服務比較滿意,可以給點小費,表示對她提供的服務認可。
6、德國的商品是明碼標價的,基本不存在討價還價。
7、德華人很喜歡看書,有的人甚至在坐火車、地鐵的時候都在看書,不過,有人說是因為火車和地鐵的訊號不好,所以,看書打發時間。
8、德國的移動支付不是很方便,所以在德國生活很多時候都需要準備現金。
9、德國的垃圾分類做的很好,不能隨便扔垃圾,如果不按照規定扔垃圾,被發現要罰款。
10、德華人的擁車率很高,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當然了,以中中國產車為主,而且價格不貴,幾千歐元就能買一輛代步車。
11、德國的超市和商場在星期日是不開門的,這一天是休息日,上班族是休息日,商場服務人員也休息,因為這是全民休息日,想要買東西,需要去火車站或者加油站裡面的小賣店。
12、德華人不喜歡加班,他們將工作時間和私人時間分的很清,工作時講究效率,下班後講究生活質量,下班別談工作。
13、德華人習慣了下雨天,一般不會抓緊時間跑,或者打傘,除非是瓢潑大雨,不然,小雨沒必要太在意。
14、德國的農村很漂亮,也很乾淨,不僅街道整潔,而且家家戶戶的院落也是十分有生活氣息,農村喜歡種點花花草草。
15、德國對於盲人的關心很到位,在公共場所的扶梯、門口等處,會有盲文來幫助他們識路。
16、德華人在意個人隱私,不要隨便打聽對方的工作、收入、情感、家庭等情況,那是不禮貌的交流,對方過得好不好,不要刻意打聽。(這點我們可以多學學)
17、德華人很守時,對於約定的時間會很在意,不要隨便爽約和遲到,畢竟,早到一會也是一種尊重。這點非常適用預約辦事,約的是什麼時間看病、辦事,那就提前到。
18、德華人不喜歡數字“13”和星期五,他們認為是不吉利的。所以,送花不要13朵,約會不要選擇星期五。
19、德國的公廁是收費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20、德華人很喜歡騎腳踏車出行,這種戶外運動深受德國年輕人的喜歡。
德華人的工作狀態德華人的工作態度是很認真的,上班就專心致志工作,下班就充分利用休閒時間,工作和生活互不影響,有人說德華人每天只工作5個小時,其實太片面了,並不是所有德華人只工作5小時,一般以6-8小時的居多。
德華人的假期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因為要區分是公共假期還是區域性假期,也就是說,公共假期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適用,所有人都放假,區域性假期只是在德國的部分割槽域實行,德國休假的法律基礎是《聯邦休假法》,從1963年生效以來,50多年沒有太大改動。
德華人平均每年有一半時間在休息,包含:週日休息+帶薪年假+公共休息日+病假(也有人說假期是176天,差異在公共休息日和病假標準不同),而且加班會有加班費,不會拖欠工資,即便拖欠,會由政府墊付,還有工傷保險、夫妻異地分局補助、就職培訓補助等等!
如果失業了,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前提是需要按時繳納失業保險,能領取上年度平均工資的60%,在1000歐元左右。
德國的工資收入和物價水平德國職業分析網站StepStone,統計了60多萬條的薪資資料,在今年釋出了德國最大的薪資報告。
報告表明:德國所有職業的年平均工資約為 51010 歐元 (人民幣約35.3萬元,按當前匯率6.9240)。
不過,受學歷、行業的影響,每個崗位的平均年薪也有所不同:
半導體、晶片行業:收入中位數為62960歐元,摺合為43.5萬元人民幣
銀行職工:收入中位數為61540歐元,摺合為42.6萬元人民幣
醫生:收入中位數為78320歐元,摺合為54.2萬元人民幣
如此看來,在德國的人均收入還是較高的,而且按照德國政府的工作計劃,德國將進一步提高最低收入標準,將把最低時薪從9.6歐元調整至10.45歐乃至12歐,最低月薪從450歐提升到520歐,也就是說,在德國工作,最低月薪能賺到3600元,按小時薪資來看,每天八小時,每月22天工作日,最低月薪也能賺到1.27萬元!當然了,這是計劃!
收入高,自然消費水平也要高一些,在德國吃一碗米粉要15.99歐、一杯奶茶要4.99歐、一碗牛肉麵要21歐、一瓶礦泉水1歐、一公斤五花肉要5歐、一升牛奶要0.8歐。
德國的福利待遇有哪些?一、醫療福利
德國的醫療繳納是強制性的,以社會保險為主,商業保險為輔,免費的醫療服務種類很多,可以就醫,可以買藥,可以保健。一人投保,全家共享,對於已婚的僱員,只有在公立保險公司投保,本人、配偶和孩子就可以一起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
二、兒童福利
在德國,生育孩子是可以享受到兒童補貼金額的,前兩個孩子,每個月得到219歐元,第三個每個月225歐元,第四個每個月250歐元,一直可以領到18歲,繼續讀書可以領取到25歲,所以,一個孩子能領取到:219*12*25=65700歐元,摺合人民幣大概四十多萬。
不僅如此,低收入家庭還可以額外獲得每月250歐元的兒童補助金,小孩子的教育費用,從小學到高中念公立學校的話,費用都是全免的,如果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不交費,還可以按月領取津貼。
三、孕婦保障
生產免費,包括產前的檢查,生育之後,可以領取父母金,父母雙方可以領取的父母金加起來可以領到14個月,如果父親沒有育兒休假,那麼媽媽能領12個月,如果父親有育兒休假的話,那麼多領兩個月,父母金的額度在300-1800歐元左右!
而且,只要是在德國有工作的媽媽,不管你是不是外華人,都可以領取生育金,產前6周到產後8周,一共14周(3.5個月)。
我們來看看以平均工資2500歐元計算,生育一個孩子大概可以領取多少錢:
1、父母金 2500*65%*14=22750
2、兒童金 219*12*25=65700
3、生育津貼 2500*3.5=8750
4、總計:97200歐元 合計人民幣約67萬元
德國的經濟發達程度驚人德國製造,這四個字就代表著質量,德國在電子、航天、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領域都有所涉獵,並且德國商品在全球廣受讚譽!
德國的經濟總量是歐洲第一,世界第四,世界前三名為:美國、中國、日本,經濟的強大離不開各行各業的迅速發展,德國的工業製造能力日益完善,智慧化、電子裝置化趨於完善,汽車製造、化工醫藥、機械裝置製造和電子電氣方面形成了四大支柱,德國成為工業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尤其是德國汽車,最為眾人熟知,要知道,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由德華人卡爾-本茨發明出來的!現在的德國汽車品牌世界聞名,比如:賓士、寶馬、奧迪、大眾、邁巴赫等,幾乎說出來的沒有人不認識的吧!
寫在最後德國的經濟實力很強,社會福利待遇也很好,工資收入也很高,但是,這裡是德國!
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想要過上富裕的生活都要靠雙手去奮鬥,別看德國說的這麼好,但是,這裡的移動支付很不方便,飲食口味也不適合,人際交往也顯得較為平淡,工作壓力也較大,如果在這裡長期生活,你覺得你能適應嗎?
這樣的德國,你願意來生活嗎?
-
12 # 提示813
國家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大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勞動成了一種需要,滿世界的休閒旅遊佔據了大半的時間。
回覆列表
我是一名遠洋船員,經常在德國常駐,德國是我去的幾十個國家中過得最舒服的,尤其是在郊野,那裡你不僅僅只有人出現,還有很多小動物自由生活。
我船曾在德國不萊梅港和漢堡港靠碼頭,靠碼頭最長的一次是三個月,這三個月讓我過得流連忘返。
那次,我們船是停靠在他們的幹船塢,船舶進行大修,也就是五年一大修,按照國際公約的規定,船舶必須進行一次全船的修理,這次我們的工人是德華人,並不是華人。
生為華人,當然知道華人的處世之道,覺得和他們國家的工人比,真的是差距太大。
華人幹活我有過多次的船舶進船塢維修的經歷,在中國浙江舟山港船塢修過船,也在德國的不萊梅港修過船。
華人修船和德華人修船,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會覺得國外人的工作才像是在幹活。
我們船是2000年造的,已經二十歲,通常二十幾歲的船舶,各大裝置和板材都特別老,維修起來需要非常多人和時間。
當時船舶是在舟山港維修保養的。歷時26天,所有的維修工人都是中國工人。他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裡。
修船的過程中,我發覺指揮人特別多,當時在現場指指點點,而在指揮官的指指點點過程中,工人就在那低著頭邊做邊嘀咕,也不知道是在嘀咕啥,反正就是對領導的不滿。
就如船上的錨機壞了一樣,大早上領導來現場看,覺得工頭瞎搞,根本沒有必要那樣做,而工頭也許經驗足一點,覺得領導的辦法根本行不通,面對兩個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用爭吵和命令的方式去要求大夥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大家要知道,修理錨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活,不是隨便隨便就能拆卸安裝的,不僅工程量大,而且要的人手很多。我看著他們修理一個錨機,就花了十幾天,最後也是草草了事。
這期間,工人們見工頭和領導爭吵,也是各種偷懶,工頭不願來了,工人就每天按時來場地坐等工頭的吩咐,其實他們都懂,只要正常出工了就能領導工資。這是中國工人的思維,他們不需要考慮這個活要不要完成,更不用考慮幹活的質量。
這是工人的想法,而領導的想法就是各種控制成本,實際上總公司給了一千萬維修費用,他們拿著這一千萬掌控在手裡,便開始計算如何能省出錢來到自己的口袋裡。
該請工人乾的活就瞎評估覺得船上的船員可以幹,完全不需要另外請工人來船上維修,而實際做賬的時候就寫著請了十幾個工人在某個位置維護,回頭就讓船上領導給發個維修後的圖片,如此就搞定了一大筆錢在自己口袋裡。
二十幾天的維修,前面的十幾天就各種懶散,最後幾天就要求各種趕工,導致船員就非常的不滿,畢竟加班不加工資,天寒地凍的,工人們根本無心工作。
正常一天八個小時的班,最後上了十三四個小時。每次看到他們的領導手裡夾著檔案去某個修理場地進行視察的時候,工人們都是土頭土臉的,大家板著臉一副不願加班的表情,領導一句話:船馬上要開了,今天這塊沒維修好,大家就不要下班。
大家被一陣批鬥後,自己就溜之大吉,誰不知道他們早已將一千萬的維修費壓縮到幾百萬了呢?
等到船舶維修期到了,一紙檔案往總公司一發,便兜著錢回家過年了。這個時候辛苦的就是船員了,很多工作壓根就沒有完成,最後都需要船員苦命地繼續幹活工作,也就意味著船員往後的日子,在船上都不好過了。
相反,在德國修船那就舒服多了,完全不是一回事。
德華人幹活德華人修船,他們不僅有效率,還特別守時,對於我們船員來說就是度假。
當時我們船在德國不萊梅船塢修船,那天船舶進了船塢後,看到了德國的工人們上船開了兩天的會議,把需要維修的問題全部描述完後,他們各自分工,展開修理。也很少有見到領導去現場各種臨時指揮的,更沒有所謂的批鬥會。
德華人有一點很值得中國工人學習,我們作為駕駛員,在中國修船的時候,總是被工人叫去協助幫忙幹活,而在德國,我們駕駛員主動去幫忙反而還會被他們罵,他們很生氣我們的協助,在他們眼裡,這個工作只屬於他們自己,不需要別人插手,只要你搭把手人家就會覺得你看不起他們。
這對於我們船員來說就舒服了,他們修他們的船,不需要我們幫忙,那船員乾脆都不在船上,每天就會有很多船員直接下去德國旅遊,一開始幾天,廚師還給每個船員做飯,沒幾天,廚師直接不做飯了,即便做了也沒人來吃,到後面廚師乾脆自己下地去玩,晚上也不會來了。
船上只剩下兩三個值班的人,別的船員都不知所蹤。那麼對於值班的船員,他們也想要去玩,或者休息。
這就又體現德華人工作的效率,他們只要是幹活,就幹得非常起勁,根本不需要別人監督,他們每天固定上班五個小時,只要時間一到,他們不管手裡的活幹到哪個程度都會立馬放下手裡的工具,開著車回家了,一個人也找不到。
這就是他們的工作作風,上班乾脆,效率高,也不需要別人指揮,更不需要別人協助。規定上班五個小時就是五個小時。
這樣的上班工作制度也難怪他們國家的人民活得幸福,那麼在德國生活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
我在德國修船的那幾個月,我們很多船員下去當地市中心租酒店住,體驗著德華人不一樣的生活。
德華人生活很閒適,有空就逛逛街,去人少的地方,深呼吸,體驗自然的美景,感受安靜的生活。他們不喜歡聚集除非是節日。尤其是老人家,他們開著車去郊野感受垂釣的快樂。
當然,從另一個視角可以看到華人和德華人的差距。當你走在德國的馬路上,尤其是郊野,你會發現郊野很多兔子自由閒適地蹦蹦跳跳,他們不怕生人,甚至很多當地的人還會給他們餵食。
相反,在中國,如果在大街上有兔子,估計不需要多會這隻兔子就是一桌人的事了。這就是一個明顯的對比,德華人享受的是大自然的美,華人是享受嘴裡的美味。
有一次,我們船舶靠在碼頭上,大晚上的有幾次兔子蹦蹦跳跳的來到我們船上,我們同事竟然偷偷的抓了一隻回到房間,打算開航的時候開席,而德華人當時給我們修船看到兔子來船上並沒有干涉他們,看他們在我們船上呆了一天估計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下班的時候隨手把他們送到林子裡,這就是差距。
當然,德國是一個發達國家,我們從路上的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國家的計程車都是寶馬,畢竟他們國家是盛產寶馬車的國家,就如我們國家盛產吉利汽車一樣,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到寶馬車的出現。
不僅車是好車,他們國家十字路口很多但是紅綠燈很少,大家在路口看到交匯車或者行人都會主動停下來,做個手勢告訴對方先走,這才叫禮讓,也根本不需要像中國的馬路上大大的寫著幾個字“車讓人”,不讓行還得罰款扣分。
如此守規矩,安靜閒適的德華人生活,工作肯定都非常有條理的,當然也是一種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