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歐歐
-
2 # 一號風手
從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歷史發現趨勢來看,這是不可能的,當然,不排除某些國家進行逆全球化發展,進行閉關鎖國政策。
其實製造業從發達國家一步步的轉移出去,這是經濟規律,在統一大市場的環境下,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
一、產業轉移是由於投資回報率低
在發達國家,由於用工成本上漲,拉動了製造業成本的上漲,導致大眾化產品的利潤不斷的走低,最後發現到無利可圖的地步,所以企業要把工廠遷到用工成本較低的地方。
現實中很明顯的,很多企業的工廠的都不斷的從一線城市遷移到二線、乃至三線、四線城市,或者直接遷移到國外,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降成本。
原來在一線城市的工廠,由於城市發展後,城市生活的的成本上漲,企業要想在這個城市招到工人,那就必須給工人開更高的薪水。
因為工人拿不到足夠的薪水,他在這個城市就生活不下去,這樣一來他再這個城市的企業上班又有什麼意義?
很明顯的,他再這個工廠上班,每個月的薪水假如就兩千塊,但是在這個城市裡租個房子住,房租就要兩千的話,那幹個屁啊。
所以像廣東、浙江很多工廠為什麼出現用工荒,這就得考慮城市生活成本與工人薪酬關係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永遠都是用工荒。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醒一下一些相關人士,就算社會失業率很高,你這個地方的城市生活成本降不下來,工廠的薪水提不上去,你這裡有再多的工作崗位也是招不到人的,大家寧可回農村種地,也不會去這種城市的工廠上班。因為在這個城市上班一個月收入只有兩千塊,但生活支出可能三千塊,傻子都不去你那個城市上班呢!
發達國家發生產業轉移,其實就是出現了這種情況,他們的企業在當地不給高工資,就招不到工人,但是給高工資企業就沒有利潤。
在這裡也許會有人莫名其妙的問題,那企業不是給產品加價格提高利潤啊!
對於這樣的想法我都是笑而不語,在這裡我只能簡單的說一句,如果能加的話,人家不用你教。
二、人口與工業規模的關係
人口規模是決定一個國家工業規模的大小的關鍵因素,所以不要忽略了人口與工業的關係。
打個比方說,一個國家只有100個人,他們這個國家能容納多少個工廠?
就算一個工廠只需要一個人去上班就可以,那麼他們最多也只能建一百家工廠而已。
發達國家的人口普遍不多,但是如何的生產體系都是非常龐大的,任何一個產品的生產幾乎都要涉及到幾個不同的行業多家工廠的協作。
打個比方說生產汽車
一家汽車從元素構成上就三樣東西,分別為鋼鐵、橡膠、玻璃,皮革,別的不說,單單要採購這三樣東西就要四個工廠。
但是這四個工廠要正常生產又要涉及到多少個工廠?
其實我要說的就是產業鏈供應的問題,一個人口少的國家無法建立完成的產業鏈供應體系,也就是所謂的工業體系。
由此一個國家的人口越多,那麼他建立的工業體系就越相對完整,人口越少的國家他們建立的工業體系就越殘缺。
一個企業把工廠涉在工業體系完整的國家中,他要找什麼都能找到,這對提高企整體的工作效率與研發效率都是非常重要。
而一個企業把工廠設在工業體系不完整的國家,要這個零件沒有,要哪個零件走沒有,這讓企業如何生產,蘋果公司在美國的工廠就為一顆螺絲釘產生煩惱,影響了組裝效率。
所以在這個問題,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就算想把工廠移回國內也很難的,他們回到國內後,很多生產元素都要依賴進口,這對工廠生產效率影響是很大的。
而且發達國家以這樣的方法讓工業回國,最終也只不過虛有圖表而已,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意義。
說到這裡了,就稍微談一下,工業體系競爭的問題。
工業體系競爭既是人口數量的競爭,也是人口素質的競爭,目前我們國家擁有世界第一的人口數量,並且擁有世界第一的整體人口素質,但是我們缺乏擁有尖端素質的人口。所以我們雖然有全球最完整、最龐大的工業體系,但是尖端方面卻始終不足,
但是拿我們的工業體系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去競爭的話,我們都有壓倒性優勢。
原因在於,我們可以離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生產任何一樣東西,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是可以將就的用,但是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旦離開了我們,他們有很多東西根本沒法生產。
三、木已成舟,不可回頭
從理論上講,發達國家可以透過閉關鎖國的地方保護主義的方式來讓一些工業在他們國內死灰復燃,但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至今,他們要是這麼做的話,有其利,也有期害。
首先回到第一點上,最後那段內容,企業為什麼不加價提高利潤。
其實產品沒辦法透過提價格來獲取利潤空間的時候,說明這個時候該類產品已經出現市場飽和,同類產品之間競爭激烈,你在這個時候提價,誰還買你的。
所以從理論上講,發達國家在國內恢復一些企業的話,由於他們的生產成本高,在價格上沒有優勢,所以需要開啟關稅保護主義,透過提高進口同類產品的價格來讓自己本土產品獲得價格優勢,從而讓這些回來的本土企業能夠生存下去。
但是這個開啟關稅保護這事屬於貿易戰的行為,你既然用關稅來保護你們本土的弱勢企業。
那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同樣也可以用這種手段來限制你優勢的企業在他們本土的競爭力,這樣一來會阻礙你優勢企業的發展。
所以說關稅保護主義是有得有失的,你利用關稅保護弱勢企業的時候也會讓你的優勢企業失去優勢。
自從中國加入WTO後,發達國家放棄了很多弱勢的企業,中國也趁機取而代之。一方面發達國家透過中國市場,促進了他們優勢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也利用他們的市場發展起了自己的優勢企業。
所以這個時候發達國家要是採取“鎖國閉關”政策,對他們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他們這種行為是要低端工業,不要高階工業,而中國高階工業在本土,在美國西方高階工業的擠壓下,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對中國高階工業的發展起到促進做作用。
所以說木已成舟、不可回頭,發達國家沒辦法在毫無損失,或者是損失小於得到的情況下讓那些工業體系迴歸。
對於這個問題,就算他們國家的政府向這麼做,但是他們的資本家不會同意這麼做的。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醒一下國內的一些企業,我們加入WTO承諾的內部產業保護期已經接近尾聲,如果你們還像以前那樣得過且過,不做好與全球企業一起競爭的準備,那你們就等著破產吧!
從經濟發展規律上說,發達國家回遷工業是不可能的,不過這個結論只是建立在當前人類的工業模式上,如果以後人類的工業模式形態發生改變,這個結論就不正確。
為了不讓國家產生盲目自大的行為,我有必然提醒華人,現在人類的工業只是一個“初級物理工業時期”,如果人類進行“高階物理工業時代”那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不用建工廠,可以直接透過電磁操控土壤中的金屬分子運動,讓金屬分子組織有序的組成一輛汽車的鋼鐵構架,這就是等級更高的物理工業。
-
3 # PI2016
現在跟一百八十年前比,真是天翻地覆。那時列強用槍炮逼著我們開放。現在,我們在擔心列強不開放。然而,天下大勢總有自己的運動規律,就如昔日中國無法逆潮流而動,今日亦無人能螳臂當車。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有完整的產業鏈,為全球提供了物美價廉的商品。縱然疫情過後天下出現逆全球化的情形,但各國馬上會發現此舉終究得不償失,他們的產品也很可能因此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做為全球經濟的引擎,誰脫離這個引擎誰就動彈不得。
回覆列表
不會,這個與當地經濟水平有關。不是所有的工業都能遷移回去。
資本的本質是保值與增值,如果這個做不到何談資本與工業化。
資本增值與否第一項是當地勞動力價格與效率。如果當地勞動力價格與效率高,資本增值速度就快,競爭力強,能打起價格戰。有人說我自動化代替勞動力,無稽之談,自動化裝置與系統都與當地勞動力價格效率有關,自動化裝置生產與維修也是勞動力生產出來的。
資本增速還與原材料生產價格及運輸價格有關。原材料價Grand SantaFe低,獲取效率越高,資本競爭力越強。
資本增速還與當地生產貨幣週轉效率有關。生產貨幣週轉快,那麼商品生產效率高,員工工資增值快,消費也快,相應的貨幣池獲取的利潤高,資本獲得得貸款利率低,成本低,資本相應競爭力強。
用貨幣利率翹槓桿而不是從商品生產效率入手,根本不能增加資本競爭力。貨幣利率翹槓桿,只會增加資本在金融領域賭博,買空賣空次數增加,對生產效率增加毫無用處。
所以西方工業國家要回流工業生產,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比中國及其他地區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