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虎97
-
2 # 飛紅影下
說20世紀上半葉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文藝復興時期一點都不為過。這一時期有些象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百花開放百家爭鳴的景象,為中國以後文化的繁榮和強盛打下了堅厚的基礎,並且出了許多後人無法企及和望其項背的大家,無論是科學上,文學上,政治上,經濟上的人物都是星光燦爛奪目。特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後,更確定了文藝為工農大眾服務的思想,許多歌頌人民可歌可泣的文學作品如雨後春筍一樣遍生祖國大地以至一直延續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真可以稱得上是繼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個偉大的文藝復興時代。
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文藝復興時期?
錯了,大錯特錯!二十世紀上半葉那是五四運動前後,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提倡的是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否定傳統文化,鼓吹寫白話文,胡適還被封為”白話聖人。
他們幾位寫的都是向西方學來的語法,稱之為拿來主義!
當然啦,白話文從何而來?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胡先生鼓吹學紅樓學水滸學儒林外史的語法,魯迅借鑑了日本文化,而陳獨秀梁任公則是現代的文言文,明白曉暢許多,稱為新語體或現代文。
雖然各位文學前輩鼓吹向西方學習,寫出的詩詞卻很簡單,大白話,成就不大,魯迅則不斷地實踐,終成一代大家也。胡適偏重搞學術研究,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成績卓著,當得起文壇大家的稱號。其實,他們的傳統文化功底是深厚的,中西結合是他們那一代的共同點,也算是亙古未有的一次文化運動吧。餘波還在,影響越來越深遠。
我以為上世紀八十年到九十年代初,可以看做是一次文化復興運動,與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向西方學習,形成了很多流派,而這些流派多數是照搬或借鑑西方的相關流派,形成了諸如“傷痕文學”、“先鋒派”等文學流派。思想也非常活躍,反思傳統,提倡向西方學習。形成了一次文藝界的復興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