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為前朝修史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二十四史》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的,縱觀中國古代,為前朝修史的目的包括總結前朝興衰的經驗與教訓,為本朝確立合法性等。眾所周知,《二十四史》中是沒有《清史》的,因為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專制王朝,清朝之後的民國已經是共和國體,再仿照專制王朝那樣為前朝修史則顯得不合時宜,不過進入民國後,還是有人專門從事《清史》的編纂的,不過一直到今天,一部官修的《清史》都沒有真正頒行過。

    民國時期清史的編修也是經歷了一個波折的歷程。北洋政府時期,《清史》的編纂是政府主導的。1914年春,北洋政府國務會議議決編纂《清史》,經過總統袁世凱批准後,北洋政府於同年設立清史館,當時參與纂修《清史》的大多是前清的遺老遺少,清史館的負責人由曾經任東三省總督的趙爾巽擔任,此後陸陸續續參與纂修《清史》的包括繆荃孫、金梁、張爾田等人。不過後來因為政權更迭,清史館的經費時斷時續,因此《清史》的編纂工作也就同時斷斷續續,1927年,張作霖入主北京後,重新開啟清史館的工作,由於此後時局再度陷入緊張,北伐軍的腳步越來越逼近北京,所以最終《清史》也沒有成稿,在北伐軍進入北京之前,負責《清史稿》刊印的金梁將印出來的1000多本中的400本運往東北,這是“關外本”的來源,其餘的700多本則是關內本,關內本是經過修改的版本。

    進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清史的相關研究依然存在,但是官修清史的工作則陷入了停頓,因為《清史稿》中存在對革命黨的攻擊和誣陷,所以南京國民政府在接收北京故宮博物院後就宣佈查禁《清史稿》,《清史稿》因此也就成為了禁書,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國更是內憂外患不斷,所以官方修清史的活動並沒有實質開展。

    2002年開始,我們國家開始了新一輪的《清史》編纂工程,目前雖然正式的《清史》還沒有出爐,但是《清史》編纂工程卻產生了許多其他重要的成果,出版了一批有關清史的資料和專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羅巴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