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城劉姥姥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的意思是說,立秋這天若是晴天,那麼一整個秋天都會是晴天;立秋這天若下雨,那麼整個秋天都會處在陰雨天裡。農村俗語也是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要和具體場景和區域結合起來,才能適應。不然農村俗語就毫無意義。這句俗語的字面是說,如果立秋當天晴天,那麼整個秋天都會是晴朗的天氣,對於乾旱少雨的地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利於莊稼的生長;相反如果立秋這天下了雨,那麼整個秋天也會多雨,當然對於雨水較多的地區,也是非常不利的。那麼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剛才我上網查了一下,今年是八月七日立秋,立秋這天的天氣預報,報的是晴沒有雨。其實當每一個節氣的到來,都有著不同的農村俗語。在節氣到來時,無論是晴還是雨,也都有著不同的說法。如果立秋當天晴天,那麼整個秋天都會是晴朗的天氣,對於乾旱少雨的地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利於莊稼的生長;相反如果立秋這天下了雨,那麼整個秋天也會多雨,當然對於雨水較多的地區,也是非常不利的。到底說的有沒有道理,我們也可以從其他俗語來檢驗,立秋不下雨,就會有個秋老虎,立秋不下雨,秋後伏裡熱死牛,出現秋老虎的機率也會更大,暑氣影響下的溫度很高。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立秋之後大部分都是晴天,這也正驗證了“立秋晴,一秋晴”。當然,對於農民而言,立秋下雨可以說非常有利,“春雨貴如油,秋雨貴如金”。立秋之時正是大部分莊稼抽穗結子的時期,“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這個時候的降雨可以說,能夠預示秋後有個好收成。還有“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可見立秋的雨水有多麼重要。正如我們前面所講,所有俗語都有地域性,不可能擴充套件至全國,更要結合的本地

    環境的變化。今年如果立秋之日降了雨,估計秋後雨水也較足,出現秋老虎的可能性較小,不僅是個涼快的秋天,更是一個豐收的秋天。

    在自然的條件下,想降溫最好的方法就是下雨,比如“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這是人們長期觀察總結得出的結論。人們對秋雨無疑是歡迎的,“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在通常情況下,“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時還要打雷,這標誌著“立秋響雷,百日見霜”。“立秋”後每降一次雨,氣溫也隨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就在於此。但“立秋”後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其標誌就是“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最直接的後果也很明顯:“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農民總結的經驗立秋那天如果下雨,意味一段時間天氣以晴朗為主;處暑那天下雨的話,一段時間天氣會很糟糕。,如果立秋下雨,接下來會適合收莊稼。

    立秋對於農事的影響相當大。古代的農業,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過節。因為“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溼裳”,這句話說的是立秋之後早晚就會涼快很多了,但是中午仍然很熱,至少還要熱二十多天,這對於莊稼是比較好;這句話就是描述了秋天開始時候的特點,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天氣逐漸就會變涼;雖然早晚比較涼快,溫度比較低了,但是中午的時候仍然很熱。立秋”後下不下雨更不能忽視,“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穫的標誌,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

    立秋既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很值得注意。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一定要把扇子丟”因為接下來就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和“十場秋雨要穿棉”。天涼了,還應注意“白露身不露,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應切記秋天不要吃辛辣食物還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做才合乎秋季養生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負債的自己沒那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