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妝上鎮
-
2 # 滾大夢想雪球
不能說是唯一改變命運的,但確實是目前最為公平改變命運的方式,等到走到社會的時候,有些事或是工作不是你做的最好或是最出色的時候,你就能得到公平的對待的。社會跟學校完全不一樣
-
3 # winner38001萊日方長
對於莘莘學子來說,可以說是最好的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透過高考,可以衡量一個人的文化基礎知識,特別是對其在今後繼續深造,擇業就業的道路上是根本途徑。但因某些內在或外來因素而致高考未能如願,學子們也不要氣餒。正如偉人所說:“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當今中國之博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端正心態,奮發向上,勇於爭先,踏實肯幹,虛心好學,勝不驕,敗不綏,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能幹出成績,名利雙收。一一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
4 # 清溪萬年橋
任何事情,只有相對,改有絕對,說高考可以改變命運的唯一選擇,答案是否定的,高考改變命運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條,改革開放40多年,各行各業蒸蒸日上,百花齊放,哪有一枝獨秀,關鍵是你對生活的態度,說高考改變命運是唯一選擇的人,正好給自己懶惰的行為找到了好的藉口,殊不知七分靠打拼,三分天註定,愛拼才會贏。
-
5 # 狀元志願
肯定不是啊,人生的機遇和選擇,高考只是一個開始,後面每一次的選擇都會讓你的軌跡發生改變。所以沒有關係,只要大方向上是正確的,就可以了
-
6 # 師大草根
題主這個提問應該說是明知故問,當然不是。我猜測題主大概想問的是這個問題後邊沒有說出來的部分——那為什麼大家還瘋狂的迷戀高考。
我先說改變命運。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說明了知識對於人的重要性,但高考或者說考上大學並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世界上有很多名人並沒有上過大學,比如著名的蘇聯作家高爾基。但我們說,上大學與否雖然不能直接與改變命運掛鉤,但知識的獲取,在這個階段,最容易的還真就是在大學裡面。
高中畢業生不考大學,也可以透過其他途徑獲得知識,比如工作。但這種知識的獲取就非常依靠自身學習能力及對知識的敏感程度,還依賴於外界環境的情況。大家可能都還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社會流傳了一句俗話:造原子彈的不如賣雞蛋的。這似乎說明有了知識仍然固窮,致富未必依靠讀書的道理。還有些人說,不上大學去創業,結果自己的學霸同學給自己打工的極端個例。對於此,人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賣雞蛋也罷,自己創業也罷,都需要知識的積累,尤其在事業做大的時候,如果不想永遠是一個街邊小販,那就必須依靠知識的積累。無論是在實踐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或者是一種所謂的“直覺”,其實都是知識的另一種表現形態。
此外,在一些人用這些事例的時候,往往把金錢或者財富看做了改變命運的關鍵。實際上這是很大的誤區。從詞語的本來意思而言,命運可以分為“命”和“運”兩個部分,其中“命”的解釋更接近於我們現在說的三觀,而“運”則是說運氣。一個人透過各種手段,一夜暴富,這是運氣的改變,但對於這些人而言,“命”也就是ta看待世界衡量價值,看待人生的態度卻沒發生改變。舉個例子,一個人在暴富前努力工作,辛勤勞作,過著苦哈哈的日子,突然有錢了,開始揮金如土,紙醉金迷,看似這個人的命運改變了,實則ta並沒有改變。之前的努力實際上就是為了享受,為了消費,而並沒有認真思考富裕了之後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我記得網上有一對網紅旅行家——207和梁紅,在採訪207的時候他也曾說過自己有錢了之後做的一些荒唐事,真正的改變來自08年的汶川地震,這場難忘的經歷使207重新思考人生,此後,他們的命運就發生了轉變。從商人變作探險家,從探險家變作旅行家,透過遊歷豐富人生,將財富化為自己品味有意義人生的一部分。這叫做命運的改變,與一個窮小子躋身富人圈是兩種意義。
但改變這對旅行家的事情是汶川救災,那與知識有什麼關係呢?應該說知識本身就是經驗的積累,之後從感性認知變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這種從實踐昇華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識的獲取過程。因此,我們不能輕慢每一次的人生經歷,因為每次人生經歷的獲得都是我們積累和沉澱的過程。
既然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法寶,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執迷於高考而不可自拔呢?拋開功利主義色彩不說,如前文所說,大學是青年人快速獲得知識的最佳途徑。因為在大學四年所學到的知識來自於短則百年,長則千年的積累;來自於成百上千位優秀的學者窮其一生探尋的真諦。這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能夠極大的簡化你從巨人腳底爬上肩膀的過程。
因此,高考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知識是改變命運的終極法寶,要想獲得法寶,最快的途徑則是上大學。
-
7 # Jenny老師
高考是唯一改變命運的選擇嗎?
高考不是唯一改變命運的選擇。
高考是中國一個很公平的錄用人才的考試。許多辛辛學子,透過高考改變了命運。這是對於那些文科、理科的科目成績總分達到大學錄取分數線的人來說,確實是改變命運的好機會。但是有些人各科的成績並沒有那麼理想,參加高考沒考上大學,後來透過其他途徑獲取大學文憑,在工作崗位上做得很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某女生,她高考落榜了,但是她確實想有一張大學文憑,後來她透過參加自學考試,獲得了大學本科的文憑,她去應聘,進入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幾年後,擔任總經理,年薪25萬。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而有些人雖然成績很好,但是上大學並不是他喜歡的,也選擇不參加高考。比如某90後著名作家,在他讀到高二的時候,他的各科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他說按照他的成績,考上大學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他在高二第二學期就輟學了,獨自去到新疆,在那裡租房子住,進行文學創作,經過幾年,創作出幾部著作,後來成家了,回到家鄉,用鏡頭記錄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兩父子擁有上百萬粉絲,在自媒體方面做得順風順水,除了拍影片,還開網店,當然寫作也不落下。他能夠實現月入上萬不奇怪。
綜上所述,高考不是唯一改變命運的選擇。
我是“Jenny英語”,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教學問題,關注“Jenny英語”,一起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
8 # 我家住樓房
潘石屹高考前遇車禍,許家印復讀才考上、王石靠關係直接進大學!
今天(7月8日),是高考的第二天,也是部分地區的最後一天,在全國1071萬名高考生中,即將有一部分人完成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高考改變命運”!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許家印、王健林、潘石屹、孫宏斌、馮侖、王石、楊國強等房地產大佬,是不是因為參加高考,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一、孫宏斌(“融創中國”董事長)參加了山西省1979年高考,成功考入“武漢水利學院”(後併入“武漢大學”)水利專業;
考上大學這一年,孫宏斌才15歲,22歲時,他又成功考上“清華大學”水利專業研究生,於1985年順利畢業並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後來,孫宏斌還到美國“哈佛大學”研讀了為期2個月的管理課程;
因此,孫宏斌也被稱為“地產圈學霸”!
二、潘石屹(“SOHO中國”董事長)參加了甘肅省1979年高考,由於在高考前8天遇到車禍(肩胛骨被一輛卡車撞斷),因此落榜;
知道自己沒考好的潘石屹,緊接著立刻改名“石屹”,去隔壁縣報考中專,並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蘭州培黎石油學校”錄取;
2年後(1981年),潘石屹再次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石油部系統內)被“石油管道學院”錄取!
三、王健林(“萬達集團”董事長)參加了遼寧省1978年高考(第二屆高考,1977年恢復高考),併成功考取“大連陸軍學院”;
5年後(1983年),王健林又成功考取“遼寧大學”(黨政專修班),並在3年後(1986年)順利完成學業,成功獲得“經濟管理專業”學位!
四、馮侖(“萬通地產”創始人)也是參加了第二屆高考(陝西省1978年高考),成功考入“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魏傑是同學);
4年後(1982年),馮侖成功考取“中央黨校”法學研究生;又2年後(1984年),馮侖順利畢業並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在國家相關部門任職7年左右時間,後又於2003年獲得社科院法學博士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潘石屹也是“萬通地產”的創始人,另外還有王功權、劉軍、王啟富、易小迪4人,他們6人被稱為“萬通六君子”!
五、許家印(“恆大集團”董事長)參加了第一屆高考(河南省1977年高考),但由於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當年沒有考上;
經過一年時間的復讀和精心準備,許家印於第二年(1978年),以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績,順利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
六、王石(“萬科集團”創始人)沒有參加高考,他是憑藉其父的關係,於1974年直接以“工農兵大學生”的身份,進入“蘭州鐵道學院”(現“蘭州交通大學”)給排水專業!
七、楊國強(“碧桂園”創始人)既沒有參加高考,也沒有上大學,高中學歷都是依靠著相關部門的資助才得以完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楊國強早在1997年,就開始了自己的愛心助學,並於2002年和女兒楊惠妍一起,創辦了“國華學校”(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的普通高中學校)!
最後,問題來了:高考是否能改變命運,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高考不一定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改變命運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並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我相信一點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