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皮卡皮卡呀
-
2 # 老韓頭和小韓臭
能見到多少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多大程度認可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上的多元。
從這個意義上說,選城市比選大學重要,選大學比選具體的專業重要。學校有怎樣的氛圍,周圍人是什麼價值觀,比傳授了哪些知識更重要。
開放度高的城市優於保守的城市,開放度高的學校優於保守的學校。開放度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方式考察:瞭解一下這個學校所謂的「優秀學生」,看看他們多大程度上屬於同一類人。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越大,代表這裡的開放度越高。反過來說,如果你看到的大體上都是同一類人:努力學習,考研,考公務員……最好在你已經確定自己也屬於這類人的時候,再加入這個地方。
不是說努力學習有什麼不好。而是說,在你周圍的人都爭相學習,爭相考研的氛圍下,你很難堅信「其實我有更適合做的事」這樣的想法。
郭德綱老師說過一段相聲,大意是說,上大學好比坐火車,985/211的就像是坐軟臥,舒舒服服的,也有的坐硬臥,還有硬座的,還有站票的。但坐的都是同一趟火車,到站下車,大家還得一起奔生活。這之後你能混成什麼樣,取決於你到底會做什麼,沒有人問你「剛才是坐什麼座位來的」。——這話不完全對,實際上也會問。但問這句話的本質目的,還是你到底會做什麼。
記住,什麼都是可以學的。
什麼都可以學,在哪裡都可以學。這個時代,知識是最便宜的。書很便宜,網上的課程很便宜,還有各種社會培訓機構。只要想學習,大多數學校和專業課程都可以旁聽。很多同城活動,線下沙龍,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做講座做分享,幾乎是求著你免費參加。這種條件下,還以為只有「選對一所大學」才能獲得必要的教育,是過時的想法了。
所以放輕鬆,這次你怎麼選都不會出錯。相比於一次選擇,更重要的是你未來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做多少事情,來維護這一次選擇。
這條是寫給父母的:作為父母,念及孩子長遠的發展,有很大好處。孩子進一所大學,選一個專業,不足以確定人生。即便是大學最初幾年,都有可能發生很大變數。按我在大學工作的經驗,變化的方向分兩類:一類努力證明自己做對了選擇,而另一類則要證明自己做錯了選擇。後者的選擇中往往強加了別人的意志。在父母看來,自己的判斷永遠是比孩子更對的。但是相信我,當孩子想證明你的選擇並不對的時候,他們絕對有這個能力。
一次選擇,對人生有影響。但若抱著「一次選不好,人生則無希望」這樣的信念,這個信念對人生的負面影響,要遠遠比一次選擇更大。
-
3 # 老鷹飛飛飛
分數做主。
選出不同地城不同學校不同專業。
4x4,6x6,8x8,,,學校,排除法填報志願。
-
4 # 光吃不胖楊小野
1.提前瞭解想報考的學校、地區、專業2.積極參加高校宣講會,問有招辦經驗的學長學姐或者其他志願者3.留意百強榜等學校以及專業排行榜
-
5 # 龔哥話說高考一、你需要參考的資訊和資料龐大
要填報好志願,必須對歷史錄取資料進行深入分析篩選。中國有2000多所高校,你在志願填報前,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從這2000多所高校當中,把適合你並和你成績匹配的大學篩選出來。這,必須要藉助大資料系統。
二、學校、專業、區域的平衡我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主要是學校、專業、區域等許多因素的權衡。是以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還是區域優先,或者是三者都必須要滿足意向?這些問題你都要思考清楚,並且在填報的時候達成最最佳化的組合。
三、高考志願填報處處有風險高考志願沒填報好,可能會造成三大風險:一是落榜或滑檔,二是高分低就,三是專業偏差。每一個風險,對考生來講,都是可能嚴重未來生涯發展的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那麼,為了科學填報好志願,杜絕高考升學風險,考生應該怎麼做呢?我建議,也是做好三個方面:
一方面,提前做好升學規劃。怎麼做呢?就是根據你的診斷性考試的成績,制定出明確的專業目標方向和大學目標方向。這樣,你在學習備考的過程當中,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的動力就更強了,以後填報志願也更輕鬆。
另外,學習之餘,也要花點時間去了解了一下大學的知識,以及專業的知識,為未來填報志願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就是要吃透志願填報的規則,多研究學習,杜絕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想當然。特殊提醒,尤其要搞清楚平行志願和順序志願的投檔規則,要嚴格按照規則去填報志願,這樣才不會出現問題。
回覆列表
怕不穩妥的話可以花錢請人填志願。我是和父母自己填的,還有我姐姐一家過來幫忙。如果家裡沒有填報志願經驗的,還是花錢比較好,因為確實很讓人頭疼,要看近三年的學校錄取分數,對應名次,你的高考分數,摺合到前幾年的名次,錄取分數走向,填報專業分數,專業調劑什麼的,亂七八糟的我當時怕被調劑,報的很穩很穩,提交之後還是很擔心